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3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69篇
海洋学   8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01.
北祁连东段早石炭世前黑山期岩相古地理主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佟再三 《地层学杂志》1996,20(3):190-195,T001
本区地处北祁连加里东褶皱带东部,早石炭世前黑山期区内为海湾性质的陆表海域。前黑山中期,秦岭海水第一次侵入本区,形成海湾并逐步扩大、超覆,形成了以障壁海岸环境为主的由碎屑岩、页岩以及灰岩组成的海陆交互相的沉积岩系。相区由三角洲平原相和滨海平原相组成。前黑山组中段含有石膏层,在中国的早石炭世沉积中很具特色。基底断裂活动造成了本区沉积基底块断式差异沉降作用,因此,本区各地段的岩相古地理特征均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102.
103.
本文记述了寄生在断斑石鲈体内的两种新吸虫,石鲈双巢吸虫及石鲈充尾吸虫,并分别与相近种作了比较,在新种后面均附有检索表。  相似文献   
104.
阐述了传统制图综合、数字地图与GIS对制图综合概念产生的影响,并对国内外主要制图综合概念框架进行了综述与简明评价,指出现代综合概念应该从系统的高度全面、完整、充分地去认识,为准确反映现代制图综合的内涵和研究范畴,建议将传统的“制图综合”的术语拓展为“地理  相似文献   
105.
为了研究自然状态下半干旱地区湿地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种群生态特征的季节性动态变化以及水分变化对芦苇种群生态特征的影响,基于2007年5~10月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芦苇种群特征以及地表淹水情况的监测资料,分析了该区芦苇种群的盖度、高度、密度和地上生物量等生态特征的季节变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水位变化对芦苇种群生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芦苇种群的生态特征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规律,芦苇种群的盖度随着季节的变化逐渐增高,最高值出现在9月;芦苇种群的高度则随着季节变化逐渐升高;芦苇种群的密度随着季节的变化先升高,然后下降,9月中旬以后又略有回升;芦苇种群的地上生物量随着季节的变化呈现波动状态,但单株芦苇地上生物量则随着季节变化逐渐增加,其峰值出现在9月,随后受自身生长规律的影响,地上部分生物量减少。部分淹水状态下,芦苇种群高度、密度以及地上部分生物量的相对增长速率均与淹水深度变化速率显著正相关(n=5,P〈0.05);而盖度主要受芦苇自身生长规律的影响,与地表淹水深度变化速率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6.
扎龙湿地生态系统变化过程及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随着区域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扎龙湿地生态系统发生了深刻变化。利用20世纪50年代以来扎龙湿地区域的气象数据、1986~2002年间8个时段的Landsat TM影像及2006年的SPOT4影像数据和扎龙国家级保护区管理局的资源调查数据,分析了近20a来扎龙湿地生态系统的变化过程。结果显示,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该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分别比1951~1980年的年平均气温高出1.2℃和1.8℃。与1986年相比,2002年扎龙湿地的湖泊及水库面积减少了15.17%;明水面面积下降了49.36%。这一期间,扎龙湿地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产量、渔类产量、鸟类的种类和数量都明显减少,湿地退化程度十分严重。气候变化对湿地生态系统影响的同时,扎龙湿地上游地区也建设了60余座水库,并在湿地内部兴建了大量的人工沟渠、堤坝和道路。高强度的人类活动不仅截留了大量本应直接流人湿地的水体,使湿地蓄水量明显下降,也使湿地破碎化程度加剧。根据扎龙湿地生态系统面临的现状,就扎龙湿地保护与恢复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7.
煤层气流态是表征煤层气在介质中流动难易程度的阶段量。综合前人研究经验,借助煤层气流态方程推演解译,对煤层气流态界限进行了划分,总结出煤层气在储层中的流态按渗透率k和运移距离L分布的规律。这为煤层气合理开发方案的制定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8.
青海木里煤田天然气水合物特征与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海木里煤田成功钻获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首次在中低纬度冻土区发现天然气水合物的国家。通过对钻获天然气水合物样品的分析,以及对以往异常可燃气体涌出钻孔的测井曲线的重新解释和对比分析,初步确定天然气水合物赋存于中侏罗统江仓组油页岩段的细粉砂岩夹层内的孔隙和裂隙中。研究结果显示,天然气水合物中的气体以重烃类为主,甲烷达52%~68%;其δ13C值为-50.5‰(PDB标准),并具有δl3Cl<δ13C2<δ13C3<δ13iC4<δl3nC4的特征,其δD值分别为-266‰和-262‰(VSMOW标准),显示出明显的深部热解气特征。结合木里煤田煤层气地质特征,认为煤层气是木里煤田天然气水合物的主要来源,并将其命名为“煤型气源”天然气水合物。   相似文献   
109.
煤炭资源是我国的优势矿产资源。正确认识我国煤炭资源现状,实现煤炭资源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攸关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定义绿色煤炭资源为在当前先进技术条件下,资源禀赋条件适宜,能够实现安全高效开采、生态环境友好,适宜清洁高效利用,且具有经济竞争力的煤炭资源。从新的角度重新审视我国煤炭资源状况,详细阐述了绿色煤炭资源的概念内涵,构建了绿色煤炭资源评价技术框架,并对我国绿色煤炭资源进行了总体评价。结果表明,我国绿色煤炭资源总量较大,其中已探明资源量为9 733.65亿t,且集中分布于“井”字形区划下的晋陕蒙(西)宁地区和新疆北疆地区,但绿色煤炭资源基础储量约为855.77亿t,经济可采的绿色煤炭资源储量仅为445.34亿t,资源保障程度仍有待加强。全面确立基于绿色煤炭资源评价的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将有助于系统规划我国煤炭地质工作,明确区域资源开发战略与产能布局,实现煤炭资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0.
恢复原生沉积构造的原始产状要素,是古水流分析中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以往,此项工作都是通过投影法完成的,但此法繁琐,易出差错。笔者设计了一个BASIC程序以代替投影方法,用此程序作图准确、效率高,并能处理大量数据。本文还根据新法,做了沉积环境分析的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