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2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66篇
测绘学   120篇
大气科学   95篇
地球物理   48篇
地质学   156篇
海洋学   18篇
天文学   19篇
综合类   75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201.
活断层探测是断层活动性评判的基础,也是天然地震灾害预防的依据,而浅层地震勘探是活断层探测的有效方法之一;而目前利用浅层地震方法评判断层活动性的能力亟待提高.通过构建了不同宽度破碎带的活断层理论模型,采用二维粘弹性波动方程有限差分法进行了波场响应特征模拟,运用希尔伯特变换方法提取了瞬时频率和相位属性.结果表明:地震水平叠加剖面和瞬时属性相结合可有效获取穿过第四系活断层的响应特征和实现断层活动性评判;当相干噪声达到30%时,水平叠加和瞬时频率属性剖面已难以追踪第四系中弱反射信号,而瞬时相位属性剖面仍可有效追踪;在实际活断层判定中,水平叠加、瞬时频率与瞬时相位地震属性剖面均可判断断层的存在,而穿过第四系的断层 (或破碎带) 特征瞬时相位属性最为明显和突出,水平叠加剖面次之,瞬时相位地震属性是判定断层活动性的重要和有效的属性.   相似文献   
202.
无人机遥感技术在采煤地面塌陷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无人机遥感技术在采煤地面塌陷监测中的应用,以宁东煤炭基地金凤煤矿011805综采工作面为例,探讨了利用无人机遥感技术进行地表裂缝解译、地面沉降量计算和地面塌陷规律研究的方法。结果表明:无人机飞行航高可根据需要识别的地表裂缝宽度确定,地形平坦地区识别2 cm地表裂缝的飞行航高一般应不超过143 m;地表裂缝宜于采用基于光谱、延长度和紧密度规则的面向对象的信息提取方法进行自动识别,在采用这种方法发现地表塌陷裂缝时宜采用基于边缘检测的图像分割模型和基于Full Lambda Schedule的图像融合模型;对无人机遥感地表高程值进行拟合校正可近似获得采煤工作面地表下沉量和下沉系数,说明无人机遥感技术可应用于采煤地面沉降量监测;综采工作面内地表裂缝数量多,总体垂直回采方向排列,切眼和顺槽附近地表裂缝数量少,总体平行顺槽和切眼展布。   相似文献   
203.
苏亥图-苦草洼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的西部,古生界煤层的煤质为中灰、中高挥发分、中硫、低磷、低氯煤,煤类以气煤为主,局部以1/3焦煤或弱黏煤为主,可以作为炼焦配煤、动力燃料及民用煤,也可作煤的深加工原料煤等.  相似文献   
204.
PDA支持下的高精度曲线测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高精度曲线测设系统的设计思想和结构体系,对系统功能和实汉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工程的应用,表明该系统实用可靠,使用简单方便,曲线测设精度很高,并可极大地提高曲线测设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05.
根据现有文献资料,按甘肃西部(河西地区)、中部(陇中地区)、东部(陇东地区),由老至新,阐述了甘肃古近纪哺乳动物群,包括各哺乳动物群化石的产地、层位、性质、时代和研究者等。  相似文献   
206.
贺兰山-银川盆地构造带分布有一系列平行的正断层,历史上发生过8.0级强震,这种在大陆内部具备8级以上发震能力的正断层系统是非常罕见的.为深刻认识这一构造系统的精细结构特征,在该构造系统附近布设了104个宽频带流动台站,同时收集周边固定台站和其他流动台站资料,通过对206个台站的接收函数与面波联合反演研究,获得了构造区下方高精度三维S波速度结构.结果显示,在银川盆地内部以四条断裂为界呈现典型的“堑中堑”盆地特征;通过对正断层系统的地震活动性分析,在盆地南侧发现一个沉积层厚度变化显著、地震分布集中的条带,推测为正断层系统的南部边界.贺兰山与银川盆地交界两侧,存在地壳厚度差异和壳内速度结构分异现象,而交界处在上地幔呈现低速带,这可能与构造带位于阿拉善和鄂尔多斯块体之间有关.银川-平罗8.0级主震发生在银川盆地下方四条断裂交汇部位,位于盆山交界高低速分异部位偏高速区一侧,盆山交界下方的上地幔低速异常体可能促进了地震成核.综合地质钻探证据、微震活动性、区域应力场和本文速度模型,推测贺兰山东麓断裂带是1739年银川-平罗8.0级大地震的发震构造.  相似文献   
207.
随着激光雷达技术在地形测绘、数字城市建设等领域的广泛应用,点云数据采集的精度和效率变高,若要进一步利用这些数据,还要对点云数据进行分类。因此,如何高效、高精度地对点云进行分类成为了目前的研究重点。机器学习不同分类器之间存在一定互补性,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概率矩阵特征值的加权多分类器组合方法,利用矩阵的特征值来自适应调整分配权值,通过支持向量机和随机森林分类器组合进行点云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结合两种分类器的优势,提高了分类的精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8.
毕金孟  蒋长胜  来贵娟 《地震》2022,42(1):33-53
为系统地考察全球强震序列参数的分布特征,对可操作的余震预测(OAF)模型的构建、地震危险性评估以及序列参数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数据支撑,采用可充分利用不完整性地震记录的Omi-R-J方法,对1973年以来的全球225个M6.5以上地震序列进行了参数拟合,并对参数拟合情况以及参数与板块边界之间的关系等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获得了225个序列参数的拟合结果,显示序列参数呈现一种优势分布特征,参数平均值为p=1.0102±0.1777, log10c=-3.1896±1.3249, log10k=-4.3609±1.4596,b=0.9919±0.1651;序列参数与板块边界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如环太平洋地震带的中美洲段p值较小,北美洲段的b值较小、p值较大等。上述序列参数的计算、分布特征的研究以及序列参数与构造带相关关系的探讨,旨在为进一步开展强震序列参数相关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09.
隧道长期监测是保障施工安全的有效手段,本文以太湖隧道为例,研究了几种较为常见的变形分析模型,提出了一种以监测点当前变化量、累积变化量、变化率3个指标为基础的隧道风险数学模型和智能预警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回归模型和BP神经网络的预测精度相当,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误差均在1 mm之内,当存在隧道风险时,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及时有效地做出预警,预警成功率在96%以上。  相似文献   
210.
对气象高等院校图书馆现状进行分析,再根据社会、经济及气象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气象高等院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最后提出目前加强气象高等院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