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7篇
  免费   158篇
  国内免费   266篇
测绘学   198篇
大气科学   136篇
地球物理   94篇
地质学   475篇
海洋学   155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52篇
自然地理   9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利用1991-2008年强对流资料,分析福建省强对流天气时空分布和形成原因以及主导天气型。结果表明:3-6月是福建省强对流天气的高发期,7-8月是次高发期;主要发生在14-20时,且多为孤立日,1-2个站次较为多见。不同季节强对流天气的地理分布有较大差别,春季地域性强,内陆山区明显比沿海多,中北部地区明显比南部多,其他季节分布较为均匀。强对流天气主要发生在强切变类天气形势下,主要出现在春季和秋冬季,其中66.5%的伴有低空西南急流,并以急流适中型和偏北型居多,≥3站次或≥10站次的主导天气形势为低槽型和低涡切变与高空槽配合型;弱切变类强对流天气主要发生在7-9月,主导天气型为副热带高压边缘型和台风外围型。低层无西南急流,发生较大范围强对流天气的可能性小。  相似文献   
962.
混合像元的存在不仅影响了基于高光谱图像的地物识别和分类精度,而且已经成为遥感科学向定量化发展的主要障碍。目前的混合像元分解算法大多采用线性混合模型,其关键步骤为端元提取。文中从线性混合模型的定义出发,总结了近年来提出的端元提取算法,并重点对SMACC、VCA、SGA等算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最后总结了混合像元分解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63.
夏强  张立军  余学飞  赵旭 《北京测绘》2013,(3):22-25,88
结合实际工作,以EPS2008地理信息工作站为平台,详细介绍了数据库环境搭建方法、地理信息数据实时更新机制关键作业流程以及成果输出情况。文章分析了动态更新方法,总结了关键技术的经验与体会,以供同行业开展此类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964.
郑维忠  余志豪 《气象科学》1999,19(2):111-121
本文是梅雨锋暴雨个例的中尺度数值模拟研究(Ⅰ)—中α尺度双雨带一文的续篇。用(Ⅰ)文中时空稠密的模拟资料,分析了梅雨锋暴雨中β尺度对流系统的垂直结构和它的时间演变特征。结果指出:①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移动路径与中β尺度雨团的活动近于一致;②对流系统发展初期在700hPa以下的流场表现为气旋性弯曲或辐合,之后演变成较深厚的典型涡旋,在300hPa附近流场基本为扰动前的辐散气流;③进一步分析该中β尺度对流系统还是暖性对流涡柱,其直展对流的塌陷崩溃比发展迅速;④雨团的增强与涡柱中心高度降低相伴;⑤在中β尺度场中还有2~3小时量级的振荡起伏,这可以是更次一级系统的活动。  相似文献   
965.
西南岩溶环境中典型植物适应机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涛  余龙江 《地学前缘》2006,13(3):180-184
岩溶生态系统是受岩溶环境制约的生态系统,中国西南7省1市岩溶环境中存在石漠化趋势。植被的恢复和生态重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土壤微生物和植物的碳酸酐酶(carbonic anhydrase,简称CA)在生物岩溶作用中扮演重要角色,对岩溶生态系统的良性演化具有重要作用。从元素迁移的生物地球化学特性和植物、微生物的碳酸酐酶等生理生化指标出发,考察西南岩溶环境中典型植物可能的适应机制,即植物适应偏碱性逆境、高钙逆境、土壤贫瘠逆境、干旱逆境的机制。根据典型植物在西南岩溶环境中的适应机制和植被演替规律,从改善立地条件入手,先草后灌木、乔木来进行石漠化治理。与非岩溶区植物相比,西南岩溶区植物的铝含量较低,重金属(如铅、汞)的含量较低,是一种较优良的绿色植物。由于岩溶区土壤含水量较低等原因导致植物脯氨酸含量的显著增加,脯氨酸具有抗氧化活性,螯合金属离子减少其毒性等特性,可以开发富含脯氨酸的特种食品。这表明在岩溶环境中经济植物的地域性开发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66.
通过天山北缘白杨河及玛纳斯河现代辫状河沉积作用为主的洪积扇的研究,认为此类洪积扇以活动的辫流带和洪水 期才发生沉积的漫洪带为特征。扇面上不能全区同时发生沉积,而是选择扇面低势能区发生沉积。辫状河道呈条带状分 布,与常规砾质辫状河沉积特征类似,并向扇缘散开,沉积的砾石条带物性好。洪积扇的发育受构造、气候、水系的共同 控制,这些条件决定了洪积扇的沉积特征及发育规模。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三叠系古代洪积扇以辫状河道沉积作用为主,是 发育在盆地边缘低坡度洪积扇,更倾向于辫状河沉积特征。  相似文献   
967.
海南石碌钴-铜矿体赋存于石碌群第六层的下段,即介于铁矿体与石碌群第五层片岩之间的含钴-铜层位中,容矿岩石主要为白云岩、透辉石透闪石化白云岩。钴-铜矿床的形成经历了海底喷溢沉积期、石英-硫化物期(热液期)和表生期。海底喷溢沉积期石英包裹体均一温度变化于112~205℃,多集中在130~205℃;盐度w(NaCleq)为1.74%~6.59%;密度变化于0.88~0.95 g/cm3。温度范围与很多古代沉积喷流矿床及正在活动的海底热液成矿作用的温度相似,盐度低于曾报道的多数沉积喷流矿床的流体包裹体盐度值, 但与那些同为低密度成矿流体的喷流沉积矿床极为相近。海底喷溢沉积期形成的硬石膏δ34S值为+21.4‰~+21.8‰,平均值为+21.6‰,强烈富集重硫,硬石膏δ34S值代表着新元古代石碌群沉积时海水的δ34S值。石英-硫化物期石英、白云石和方解石均一温度多集中在170~270℃;盐度w(NaCleq)为1%~7%;密度变化于0.88~0.95 g/cm3。成矿流体属于中温低盐度流体。石英-硫化物期成矿流体δD值为-63‰~-83‰,成矿流体δ18O值变化于1.3‰~6.8‰之间,指示成矿流体来源于岩浆,成矿后期有大气降水的加入。石英-硫化物期硫化物δ34S值为+8.1‰~+21.2‰,硫源来源于石碌群中蒸发岩的溶解作用。石碌钴-铜矿床属中温热液充填交代矿床,与矿床周围花岗质岩浆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968.
榴辉岩中金红石的矿物地球化学研究及其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金红石的微量元素分析在俯冲带地质作用示踪、榴辉岩原岩判别以及形成温度估算等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指示作用,其U-Pb同位素和Hf同位素分析则对于确定高级变质岩的冷却时代以及探讨物质来源和壳幔作用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初步研究显示,苏鲁超高压变质地体及大陆科学钻探岩心中不同产状、不同类型的榴辉岩中的金红石具有不同的微量元素特征,对榴辉岩原岩及金红石形成温度具有很好的指示作用;3个金红石样品的Pb同位素组成在逐步淋溶分析的某个中间阶段和最后阶段均出现有相似规律的2次突变,其余阶段则相对平稳,有可能反映了金红石在其生长过程中构造环境背景的变化.进一步对金红石进行详细系统的矿物地球化学分析,有望在苏鲁地体大陆深俯冲-折返过程的地球动力学及榴辉岩型金红石矿床的研究中获得一些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969.
山东济阳坳陷构造特征复杂,利用地震勘探方法预测潜山裂缝的难度大。由于构造裂缝主要受控于构造应力场,从构造应力场分析入手预测构造裂缝发育规律是十分有效的手段。利用电阻率成像测井资料对济阳坳陷桩海地区井下构造应力场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区井下应力场十分复杂,井旁构造受断层影响较大,各层段地层倾向和裂缝方位变化较大;桩海北部地区现今最大水平主应力的方向为北西西-南东东向,桩海南部地区现今最大水平主应力的方向为北东东-南西西向。  相似文献   
970.
川北元坝气田二叠系长兴组49个碳酸盐岩样品的稀土元素(REE)和钇(Y)含量的测试结果表明:稀土元素总量(ΣREE)普遍较低(平均1.50×10-6),说明岩石样品几乎无陆源碎屑的混入,且未受到深部热液的影响。页岩标准化后的白云岩REE特征表现为轻稀土(LREE)亏损、正La异常、负Ce异常(0.49~1.08,平均0.75)、普遍的正Eu异常(0.89~46.00,平均4.68)及较高的Y/Ho值(28.82~63.47,平均43.04),总体表现出与海水的REE配分特征类似,表明白云化流体为还原性的海源流体,白云岩形成环境为埋藏环境。元坝气田长兴组构造平缓,白云岩横向上连续分布,碳酸盐岩δ18O(-7.07‰~-2.92‰,平均-4.95‰)相对较重,岩心与岩石薄片未观察到角砾状或条带状的热液白云岩典型构造,均说明元坝气田长兴组未受到深部热液流体的影响,白云岩较高的正Eu异常与深部热液流体无关;电子扫描显微镜下观察到大量的热化学硫酸盐还原反应(TSR)的产物单质硫和富硫沥青,表明元坝气田长兴组基质白云岩形成之后的TSR作用导致了地层水极度还原的环境,从而造成了白云岩较高程度的正Eu异常,反过来说明了TSR作用对白云岩储集层具有一定的改造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