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0篇
大气科学   70篇
地质学   5篇
海洋学   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本文通过普查得到了广西霜出现的一般统计规律,探讨了霜的预报思路,提出了可供预报参考的方案及程序。  相似文献   
12.
寒露风是秋季强冷空气过程,它与大气环流季节性转变和非周期性调整相联系。寒露风天气过程的爆发不但与中高纬度西风带环流系统的演变,而且与低纬度环流系统有关。在预报员的经验中,9月下旬至10月底,一定强度的北方冷空气南下,若正好遇南海有台风活动,则冷空气南下的强度往往比预料的加强,要警惕寒露风天气的出现。那么,台风在寒露风过程中到底起什么作用?本文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3.
日本气象现代化管理及对我们工作的启示蒋伯仁(山东省气象局.济南.250031)1994年11月16日至25日.我随同由中国气象局副局长李黄同志率领的中国气象代表团访问了日本气象厅及其下属机构。中国气象代表团这次出访主要是对日本气象管理和1991年以来...  相似文献   
14.
寒露风是影响我区农业生产的灾害性天气之一,它往往造成晚稻大面积减产。农谚“禾怕寒露风”,便是广大群众多年来对寒露风危及晚稻生长的经验总结。因此做好寒露风的预报是十分重要的。一、思路农谚有“惊蛰不冷,寒露不猛”的说法,其含义是:如果惊蛰节气内冷空气不强,则秋季寒露风也不强,对晚稻影响就不大。大家知道,寒露风实际上是入秋以后第一次最强的冷空气南侵造成长江以南的低温天气。它发生在大气环流由夏末向秋冬转换时期。这时对我国天气有巨大影响的西太平洋付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1969—1987年冬到初夏季(11至6月)青藏高原探空站07时地面、500hPa温度及其上空不同层次间厚度距平资料与广西前汛期(4—6月)降水资料,探讨了青藏高原冬初夏季冷暖特征及其与广西前汛期降水的关系,得到了一些有预报意义的结果,加深了青藏高原冷暖对广西前汛期降水影响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动力分析在暴雨、冰雹等强对流天气预报中的重要性是众所周知的。近年来不少台站在天气预报分析中开始注重计算散度、涡度、垂直运动速度、水汽通量、水汽通量散度等物理量。这些物理量由于目前计算条件的限制,大部分采用手算。其方法多采用差分法。但差分法一般要求取正方形或菱形网格,若气象测站地理位置不规则就不能直接应用差分法,必须把气象站观测资料,通过一定的资料处理再用插值方法或客观分析方法变成有规则格点上的值,以后方能进行差分计算。因此,手算差分法就比较费事,不便于日常预报业务中使用。计算物理量也常用三点法,三点法较适合于手算,但计算格  相似文献   
17.
广西地处低纬度,汛期降水与低纬度稳定而强大的大气活动中心——西太平洋付热带高压(付高)活动关系极大。本文首先讨论了六月份我地区降水趋势与同期付高活动之间的关系。其次,在肯定付高对我区旱涝起重要作用的基础上,找出了用前期付高活动报六月降水的予报指标。经三年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直到目前为止,热带纬度地区的天气情报尚未能完全满足赤道附近气压场特点的分析。因此,往往不同气象中心所发布的天气图分析不能确切反映辽阔海洋上所发生的天气实况。这种情形是由于赤道地区气象台站很稀少造成的,所以不可能反映高空物理场的实际结构,因此在赤道地区布置专门考察船进行观测及收集资料就显得十分宝贵。  相似文献   
19.
山东主汛期暴雨分析及预报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山东天气预报工作者的暴雨分析和预报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和评述,从天气预报业务角度提出今后需要着重研究的领域。  相似文献   
20.
利用1973~1989年南极海冰北界资料研究海冰变异对华南不同区域后汛期降雨的影响,认为:华南后汛期降雨与南极海冰和南半球大气环流间存在遥相关显著性。分析海冰与南半球大气环流、副高、热带气旋、南亚高压等系统间的相关关系表明,海冰变异是通过影响这些系统,而对后汛期降雨产生影响作用的。其中上年9月罗斯海海冰、7月全南极海冰和威德尔海海冰的作用更明显。当年1月低纬气旋数和前期南美深对流区强弱与广西后汛期降雨关系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