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53篇
  免费   1216篇
  国内免费   3663篇
测绘学   486篇
大气科学   1766篇
地球物理   2373篇
地质学   5698篇
海洋学   824篇
天文学   327篇
综合类   756篇
自然地理   1102篇
  2024年   74篇
  2023年   217篇
  2022年   139篇
  2021年   224篇
  2020年   111篇
  2019年   171篇
  2018年   213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172篇
  2015年   179篇
  2014年   294篇
  2013年   284篇
  2012年   225篇
  2011年   237篇
  2010年   233篇
  2009年   298篇
  2008年   203篇
  2007年   378篇
  2006年   419篇
  2005年   465篇
  2004年   465篇
  2003年   341篇
  2002年   385篇
  2001年   451篇
  2000年   469篇
  1999年   226篇
  1998年   168篇
  1997年   174篇
  1996年   126篇
  1995年   173篇
  1994年   135篇
  1993年   357篇
  1992年   314篇
  1991年   395篇
  1990年   352篇
  1989年   398篇
  1988年   443篇
  1987年   369篇
  1986年   267篇
  1985年   358篇
  1984年   292篇
  1983年   216篇
  1982年   173篇
  1981年   125篇
  1980年   178篇
  1964年   90篇
  1960年   52篇
  1959年   109篇
  1958年   127篇
  1957年   13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根据波尔近似,借助于波动积分方程,近似求解半无限弹性空间中平面SH波由圆形空腔和刚性包体所散射的问题。获得了空腔表面上的散射位移、作用于被包体上的剪应力、半空间表面形变以及远场位移的近似公式。在数值计算中,ka(k=波数,a=空腔或被包体的半径)取为1.0,γ(SH波的入射角,从垂向方向起算)取为π/4。  相似文献   
62.
我们根据地貌工作者和第四纪地质学工作的人数、专业团体会员人数及其有关出版物等情况对美国地貌学家的活动状况做一个综述。美国的地貌学出现于19世纪末期。当时的地质学和地理学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当地理学成为一个独立学科时,其成员主要是自然地理学家和学过地质学的地貌学工作者。在本世纪30年代期间,地理学家们反对环境决定论的模式,地貌学的重要性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63.
A new species of Liagora,L.perennis sp.nov.from Hawai’i,is described.Unlike dpecies of this genus in China,it is carpotetrasporangial,and at the place of expected carposporangia bears cruciately di-vided tetrasporangia,a detail which differentiates it from the usual species of Liagora without tetraspores that have been reported in China.Notes are provided on other Liagora species that have an impact on the taxonomy of species found in China.  相似文献   
64.
论哈拉阿拉特组的时代及古环境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正> 哈拉阿拉特组是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石炭系的一个地层单位,由于这套地层被认为是克拉玛依油田的生油岩系之一,所以受到较多的注意。这个组首先由郝服光(1964)在总结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地层古生物标准剖面时提出的,层型选在哈拉阿拉特山北坡,沿乌尔禾至和什托洛盖公路旁。原来包括两部分岩层,下部以灰黑色变质泥板岩为主,并有白色石英脉侵入,顶部还夹少量灰岩透镜体,产腕足类和海百合茎化石;上部以绿色为主  相似文献   
65.
本文着重描述了SGR钻孔处冰盖上的积雪在密实化过程中的特征变化,并对该过程进行了分段的和全面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冰盖密度随深度增大,但增长幅度随深度减小.作者提出密度变化减小度的概念.计算得出的所研究冰芯钻取点的密度变化减小度为-0.15kg/m~3·m~2,粒雪成冰前的密实速率平均值为4.08kg/m~3·a.本文得到的冰盖密度变化“临界点”与以往报道的有所不同.分析这一现象时,作者强调当积雪还在活动层时冰盖温度的影响,并以此解释密度剖面的异常变化以及离差的回升.特别指出,积雪的密度变化具有气候学意义,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积雪形成及变化过程中气候变化的某些信息.本文由密度变化确定的钻孔点雪冰转化深度为50米.  相似文献   
66.
云南罗平中三叠世安尼期生物群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介绍了云南罗平地区新发现的罗平生物群的产出层位、生物面貌、保存特征、古地理位置及其研究意义。该生物群产于关岭组二段薄层泥晶灰岩中,地层对比和化石鉴定表明其时代为中三叠世安尼期,以鱼类为主,伴生有爬行类、两栖类(?)、棘皮动物、节肢动物(甲壳类、昆虫等)、双壳类、腹足类以及植物化石;化石保存完好,分布广泛,埋藏方式独特。罗平生物群无论在丰度、分异度及化石保存上都极为罕见和独特,对研究埋藏学、古生态学、古地理以及三叠纪海洋生物尤其是海生爬行类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7.
碳酸盐岩裂缝与岩溶作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从构造与非构造作用角度出发,突出研究断层对裂缝的控制作用、断裂与岩溶的关系和裂缝与岩溶之间的关系,揭示碳酸盐岩裂缝与岩溶的发育规律。研究表明:构造裂缝为岩溶发育提供岩溶作用进行的有利通道,非构造裂缝则可以加速溶蚀作用的进行,促进岩溶的发育;裂缝与岩溶之间的关系始终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68.
The Nordic geological surveys: Geology for society in practic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ince the mid-nineteenth century., when the first of the Nordic Geological Surveys were established, they have generated a substantial amount of information on the Earth's crust, its natural resources, its processes, and on the geological history of Nordic areas. The collective mission of the geological surveys is to carry out "Geology for Society", by doing research and providing services, and by making geological information and data easily accessible to all the varied end users in industry, government agencies, government institutes, public administrations, technical offices, academia and research institutes, as well as for private individuals. The present paper gives a brief overview of a few, selected, research areas and projects currently undertaken by the Nordic geological surveys. These serve as practical examples of how the Nordic geological surveys address important societal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that require geological input for their solution.  相似文献   
69.
In 2006, the Moscow publishing house Nauka (Science) published a 246-page book by Zoya A. Bessudnova entitled Geological Research at the Natural History. Museum of Moscow University, 1759-1930 as No. 32 in its series "Sketches on the History of Geological Knowledge'. The author is a geologist and Senior Researcher in the Department for the History of Geology of the Vernadsky State Geological Museum of the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a member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the History of Geological Sci- ences (INHIGEO).  相似文献   
70.
铁同位素的MC-ICP-MS测定方法与地质标准物质的铁同位素组成   总被引:22,自引:5,他引:17  
详细报道了在低分辨和高分辨模式下运用MC-ICP-MS进行Fe同位素比值高精度测试的方法,对Fe同位素测定过程中谱峰干扰、基质效应、浓度效应、仪器测试的长期重现性等问题进行了评估,并对两种运行模式的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在95%的可信度范围内,所建方法的外部精度优于0.5ε/ainu,达到国际同类实验室的先进水平,并且低分辨和高分辨两种模式下获得的Fe同位素测试结果是一致的.在此基础上对国家地质标准物质GBW07105(玄武岩)和GBW 07111(花岗闪长岩)进行了Fe同位素测定.相对于Fe同位素国际标样IRMM-014,GBW07105的Fe同位素成分为:ε57Fe=1.9±0.3(20),ε56Fe=1.3±0.2(2σ),ε57/56Fe=0.6±0.1(2σ);GBW 07111的Fe同位素成分为:ε57Fe=1.8±0.4(2σ),ε56Fe=1.2±0.2(2σ),ε57/56Fe=0.6±0.1(2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