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75篇
测绘学   26篇
大气科学   100篇
地球物理   48篇
地质学   117篇
海洋学   56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35篇
自然地理   4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1.
引用"中国知网"1991—2009年的统计数据,从载文、引文、被引、被引期刊等4个方面对《内蒙古气象》进行了分析,客观揭示了该刊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212.
有效识别旅游资源供需空间匹配特征是提升旅游资源利用效率、优化旅游资源空间布局、推进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随着空间信息技术的迭代更新,多源数据为旅游资源供需空间匹配及其交互关系拓展了新的研究视角,其中POI和数字足迹的挖掘为旅游资源供需匹配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本研究选取山东省胶东经济圈为研究区域,基于高德地图、同程网和马蜂窝网络游记平台等多源数据渠道,获取2016—2021年胶东经济圈旅游资源的POI数据和旅游流的“O-D”数据,在此基础上运用核密度估计和复杂网络分析分别识别二者的空间结构特征,并进一步结合空间匹配测算模型探索胶东经济圈旅游资源供需匹配的时空演化规律。研究表明:(1)胶东经济圈旅游资源供给呈“康乐游憩类、公共休闲类、观赏科普类、宗教祭祀类”梯度递减的数量结构特征,以及“整体聚集、局部分散”的空间分布特征;(2)旅游流在时间上节假日效应和季相性特征明显,在空间上“陆海”差异显著,其中疫情发生前表现出由海岸向陆域扩散的态势,后疫情常态化下旅游流渐有复苏迹象;在类型结构上,康乐游憩类和公共休闲类成为旅游需求的主导类型;(3)旅游资源供需匹配关系的空间结构可划分为供需...  相似文献   
213.
目标的完备性搜索是开展近地小行星预警和防御的前提. 为量化评价近地小行星观测效能, 提高监测设备使用效率, 提出一种综合望远镜参数和测站天文条件的观测效能评估方法. 以观测目标信噪比作为检测指标, 设定检测条件形成目标检测方法, 定义评价指标用于评估近地小行星观测效能. 再基于近地小行星轨道数据和尺度分布模型, 建立近地小行星轨道数据模拟样本库. 最后选取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盱眙观测站和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冷湖观测台址, 仿真分析近地天体望远镜对直径0.01--30km近地小行星的观测效能, 结果表明: 不考虑两观测站年有效观测时间差异, 近地天体望远镜在冷湖观测全尺寸模拟样本的效能比在盱眙提高了5.21倍, 其中对1km以上直径目标的观测效能相当, 对1km以下直径目标的观测效能差异开始显现, 对0.1km以下直径目标冷湖优势更显著.  相似文献   
214.
目的: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评价自拟中药方剂治疗阴道炎的药效和毒性。方法:将40只豚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地塞米松阳性药物组(0.25 mg/ml),中药方剂高(52.00 mg/ml)、中(13.00 mg/ml)、低(3.25 mg/ml)剂量组,每组各8只。于各组豚鼠右后脚背剃毛处分别涂抹相应药物,末次给药15 min后,在点刺处依次涂抹不同浓度磷酸组胺直至豚鼠回头舔舐。大鼠脚趾肿胀模型实验分组同上。将3%甲醛注入各组大鼠脚趾内建立肿胀模型,造模成功后均匀涂抹相应药物于炎症患处。将新西兰大白兔分为染毒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只,分别注射52 mg/ml中药原液、0.9%氯化钠注射液,每24 h重复1次,连续5 d。统计单位时间豚鼠搔抓次数及耐受磷酸组胺总量;观察大鼠脚趾肿胀消退情况并记录脚趾厚度变化;观察实验兔阴道是否水肿,HE染色检测阴道黏膜有无明显变化。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中药方剂高、中、低剂量组豚鼠单位时间搔抓次数均减少,耐受磷酸组胺总量均增加,但中药方剂低剂量组效果更明显,且显著优于地塞米松阳性药物组(P<0.05);中药方剂高、中剂量组消肿速率快,与地塞米松阳性药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组阴道组织无明显充血和红肿现象,阴道黏膜层次清晰,与模型对照组切片无明显差异;染毒组实验兔阴道黏膜刺激指数为0.2。结论:该自制中药方剂对阴道炎具有抗炎、消肿、止痒的功效,且对阴道皮肤黏膜无刺激性,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215.
对黄土磁化率、粒度年龄模型的检验(自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临夏塬堡剖面高分辨率的黄土记录,将研究剖面土壤地层界线,即剖面2.3m处的MIS1/2的分界线年龄11.5KaBP、剖面21.4m处的MIS3/4的分界线年龄59.8KaBP组成三种节点控制年龄模式,分界线年龄的获得依据南京葫芦洞石笋气候事件年龄确定,即模式1:0KaBP59.8KaBP;模式2:0KaBP11.5KaBP和11.5KaBP59.8KaBP;模式3:11.5KaBP59.8KaBP。运用磁化率年龄模型和粒度年龄模型分别计算研究剖面各个层位的地层沉积时间,结合剖面岩性和气候阶段对相同层位的计算年龄对比分析后发现:磁化率年龄模型和粒度年龄模型均存在缺陷,但以模式2作为节点控制年龄时,即在冰期或间冰期内选取合适的节点控制年龄,利用磁化率年龄模型或粒度年龄模型高分辨率确定的地层沉积时间与地层实际的沉积时间较接近,且在冰期或间冰期内节点控制年龄越多确定的地层沉积时间越趋近实际沉积时间。  相似文献   
216.
高速铁路地基黄土湿陷性评价中的ANFIS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收集郑西高速铁路地基黄土典型湿陷性试验资料(包括现场大型浸水试验及室内试验),以影响黄土湿陷系数主要因素为基础,运用MATLAB建立黄土湿陷系数的自适应神经网络模糊推理系统(ANFIS)预测模型。通过对样本的训练和预测,表明该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黄土湿陷系数十分接近。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对这些非母体样品进行预测检验,经过对比ANFIS法优于多元线性回归法,证明ANFIS法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217.
2017年7月23日吉林宁江M 4.9地震前,地震影响范围内电磁台站出现多种电磁异常,其中4项电磁手段异常明显,分别是: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幅加卸载响应比异常、地磁场总场强度F21每日一值空间相关异常、绥化地震台地电阻率EW向反向下降异常及林甸电阻率EW向整点值变化异常簇异常。本文对地磁异常进行统计、分析,为东北地区未来利用电磁方法分析预测地震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218.
断层带土壤H2浓度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收集全国15个不同区域、不同地质环境、不同深度测点的H2浓度,以及气温、气压整点值连续观测资料,研究高精度土壤H2浓度日、月动态变化特征,通过计算H2浓度与气温、气压的相关系数,定量分析不同观测孔深气温、气压对H2浓度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土壤H2浓度动态变化与气象因素密切相关,观测孔优选深度为4~11 m。  相似文献   
219.
海底峡谷内浊流流动与沉积特征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值模拟已成为研究海底浊流的重要方式,开展海底浊流的流动与沉积特征的数值模拟,对深水沉积体系特征研究、海底工程设施稳定性评价以及深海油气勘探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不可压缩流体Navier-Stokes方程与湍流k-ε模型构建了浊流数值计算模型,设定不同粒径、速度与悬浮颗粒物浓度等初始条件,模拟并分析了单粒径悬浮颗粒驱动的持续入流的海底浊流沿海底连续坡折带的流动过程及沉积特征。模拟结果显示,浊流在斜坡段处于加速状态,水平段流速骤减并逐渐沉积,且浊流在小坡度的加速不改变浊流的沉积趋势。浊流由于环境水体的夹带效应逐渐增厚,且浊流头部形态与流动特征与实测资料吻合良好。本文另对多频次持续入流浊流进行了模拟,并将模拟结果与实测地层沉积特征对比,结果显示,多频次持续入流的海底浊流在纵向上可能会形成多个不连续鲍玛层序的叠积。  相似文献   
220.
针对如何规模化、定量化评估城市建筑物尺度光伏发电潜力,充分、有效利用太阳能资源,实现建筑物能源自给自足目标的问题,该文通过利用机载激光雷达数据,批量获取建筑物屋顶相关信息,借助三维立体模型确定太阳能板的安装区域,进行区域建筑物表面光伏发电潜力评估。以山东建筑大学校园内13栋建筑物屋顶为例,基于ArcGISPro提供的太阳辐射分析工具获取实验区域2016年逐月太阳辐射数据。实验结果显示,该区域年均太阳辐射强度为1160.7kW·h/m2,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基于建筑物表面的光伏发电容量在建筑物能源供给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文章对实验区域建筑物光伏发电潜力月度容量进行分析,得出一年中的高峰时段为5—7月,而冬季的11月份到次年2月份是低谷期。文章利用机载激光雷达数据批量获取建筑物屋顶定量信息,对区域建筑物尺度光伏发电潜力评估做了初步的尝试及若干思考,实践证明该方法是引导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