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73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35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22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气候变化对中国水资源情势影响综合分析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近年在气候变化对中国水资源影响研究方面的若干进展。研究表明,中国水资源问题的产生不仅与人口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有联系,更与气候环境的显著变化密切相关;未来的气候变化将会导致一些流域水资源更加短缺和洪涝灾害更加频繁,对流域水资源和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在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与管理中,应十分重视气候变化的影响问题。  相似文献   
72.
1概况受C.J.C.Reason教授和Mark New博士邀请,国家气候中心首席专家任国玉研究员于2019年7月18-20日访问南非开普敦大学(UCT)海洋系;受中非水资源论坛组委会主席Gregory Christelis教授和中非水资源论坛秘书长Yongxin Xu教授邀请,任国玉研究员于2019年7月22-27日参加了在纳米比亚温得和克举行的第7届中非水资源论坛会议。  相似文献   
73.
近百年我国地表气温趋势变化的可能原因   总被引:55,自引:3,他引:52  
多套观测资料检测表明,近百年来中国气候明显变暖,变暖趋势达到0.2~0.8℃/100a,近50年变暖趋势更达到0.6~1.1℃/50 a.气候代用资料研究表明,中国20世纪的变暖在近千年中属于明显的,但对于20世纪是否为近千年中最暖的百年,还有待更多的观测研究验证.气候模式归因分析表明,20世纪中国的变暖与太阳活动、火山活动和人类活动有关,近50年的明显变暖可能与人类排放引起的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有一定联系.但是,目前这一结论仍然存在着不确定性,尚需更多的研究工作.由于中国区域辽阔,不同区域气候差异较大,而且20世纪前50年观测资料匮乏,近千年的代用资料分布不广,因此,应该进一步考证中国20世纪的气温变化和在近千年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74.
河北省近40年蒸发皿蒸发量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河北省区域1963-2003年50个站蒸发皿蒸发量资料,分析了蒸发量变化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近40年来河北省区域平均年和四季蒸发量变化,由60、70年代偏多转为80、90年代偏少,转折年均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春、夏季蒸发量减少趋势明显,分别为-31.3、-27.4mm/10 a,年蒸发量的减少主要是由春、夏季减少所致;对蒸发量的空间分析表明,区域内94%的站点呈减少趋势,70%站点减少趋势显著,减少速率最大区域在冀中南部东部区域,减少速率在-100mm/10 a以上;蒸发量变化与各要素相关分析表明,蒸发量变化与日照时数、低云量、气温日较差相关显著,而日照时数、低云量、气温日较差与太阳辐射大小关系密切,因此,太阳辐射是影响蒸发量变化的主要因素,同时平均风速的减少对蒸发量的减少也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5.
长江流域近50年降水变化及其对干流洪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我国长江流域气象观测站近42年的资料,分析了整个流域年和季节平均面雨量、暴雨日数和暴雨量的变化特征,以及降水对流域径流和洪水的影响.长江流域年和夏季平均面雨量存在明显的年际和年代变化特征,也表现出比较显著的趋势变化特点.大部分测站年平均面雨量呈增加趋势,夏季和冬季平均面雨量的增加趋势尤其明显;秋季平均面雨量呈显著下降趋势.同时,年和夏季暴雨日数和暴雨量也在较大范围内呈显著增加趋势.长江流域的降水对干流平均流量具有重要影响.1973年、1983年和1998年的洪水主要是由明显高于平均的流域面雨量引起的;长江下游平均流量变化趋势也同流域年平均面雨量、夏季平均面雨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特别是70年代末以来,下游平均流量和流域面雨量的上升趋势更加明显,并同时在1998年达到最高值.长江流域大的丰水年一般对应El Nino年或El Nino次年,表明E1 Nino对长江较大洪水可能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6.
北京地区城市热岛强度变化对区域温度序列的影响   总被引:55,自引:2,他引:55  
初子莹  任国玉 《气象学报》2005,63(4):534-540
通过对北京地区20个台站1961~2000年月平均温度资料的对比分析,证实热岛效应对城市气象站记录的地表平均气温的绝对影响随时间显著增大,近20 a尤为突出,但其相对影响即热岛增温对全部增暖的贡献却呈下降趋势。近40 a来,北京地区的国家基本、基准站平均温度距平序列与被认为不受城市热岛影响的郊区站平均温度距平序列差异明显,由于热岛效应加强因素引起的国家基本、基准站平均年温度变化速率为0.16℃/(10 a),对整个时期全部增温的贡献达到71%;近20 a来热岛效应加强因素使北京地区国家基本、基准站年平均温度每10 a增暖0.33℃,对该时期全部增温的贡献达到49%。城市热岛效应加强因素对国家基本、基准站季节平均温度上升的贡献在夏、秋季高,冬季最小。本文的结果说明,目前根据国家基本、基准站资料建立的全国或较大区域平均温度序列可能在很大程度上保留着城市化的影响,有必要做进一步的检验和订正。  相似文献   
77.
百分位统计降尺度方法及在GCMs日降水订正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绿柳  任国玉 《高原气象》2012,31(3):715-722
在格点观测的逐日降水量数据基础上,采用百分位统计降尺度方法对全球气候模式(GCM)输出的日降水量进行了订正处理。5种订正方案的比较结果表明,取12个百分位数进行日降水量订正是合理的。观测资料与3个GCMs订正前后全国平均年、季降水量空间分布以及主要流域平均年、月和日降水序列多年平均、变化趋势及概率密度的对比分析表明:(1)统计降尺度处理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GCMs模拟的降水量偏差,特别是中国中部、长江以南和东北部分地区,对德国马普研究所的海气耦合模式(MPI/ECHAM5)模拟的降水量订正效果最显著;(2)GCMs统计降尺度处理的降水量季节分布特征与观测更为接近,所有流域MPI/ECHAM5订正的降水量优于或接近直接输出结果;(3)与GCM直接输出的降水相比,部分流域经统计降尺度处理后降水量变化趋势与观测的一致性有所增加,但不明显;(4)当日降水量<30mm时,订正的降水量与观测的偏差明显减小;当日降水量>30mm时,部分流域由负偏差转为正偏差。由于GCMs结构和降尺度方法的局限性,在用于具体流域未来气候变化预估及气候变化影响评估时,应选择尽可能多的、模拟能力强的GCMs数据,以包含尽可能多的模拟气候情景。  相似文献   
78.
利用71个气象站1960~2009年共50年的冬季逐日降水、风速和天气现象资料, 以及3个站降水对比观测试验数据, 对东北地区降雪测量记录的风场变形误差进行了评价和订正, 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风场变形误差对研究区降雪量变化趋势估算结果的影响。结果如下:1)东北地区冬季降雪量台站观测记录普遍被低估, 全区观测的冬季平均降雪量为15.1 mm, 而风场变形误差订正后冬季平均降雪量为22.5 mm。各站绝对误差介于1.1~19.4 mm, 平均绝对误差为7.5 mm, 各站相对误差介于11.8%~50.8%, 平均相对误差为34.1%。2)主要由于受气象台站观测环境改变导致的风速减弱现象影响, 东北地区大部分台站雨量计对降雪的捕获率有所增加, 冬季降水观测中的风场变形误差减小, 引起实测的降雪量变化趋势估算值被高估。风场变形误差订正前, 东北地区近50年的冬季降雪量变化趋势为0.4 mm·(10 a)-1, 而风场变形误差订正后, 冬季降雪量变化趋势为0.1 mm·(10 a)-1。3)东北南部地区台站受风场变形误差影响尤其明显, 冬季实测的降雪量变化趋势偏高更大, 订正后和订正前趋势差值为-1 mm·(10 a)-1, 即订正前冬季降雪量变化趋势被高估程度达到了64.3%。  相似文献   
79.
黄淮海流域蒸发量的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42,自引:7,他引:4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郭军  任国玉 《水科学进展》2005,16(5):666-672
利用研究区1956-2000年117个气象台站的小型蒸发皿观测资料,分析了黄淮海流域蒸发量的变化趋势及其可能原因。结果表明,近50年来本区蒸发量减少十分显著,其变化速率一般在-50 mm/10a,平原地区最大变化速率达到-80mm/10a以上。蒸发量下降最明显的季节是春季和夏季,其中春季减少最大区域主要在海河流域的东南部和黄河下游,而夏季的减少主要在淮河流域。造成蒸发量减少的直接气候原因可能是日照时数及太阳辐射的减少,平均风速和气温日较差的降低可能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