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80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138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36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2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气候观测环境代表性和观测资料质量是开展大尺度气候变化监测和研究的前提。为了解我国干燥区气象观测环境变化和台站代表性,作者对河西走廊和北疆九个国家级气象站观测环境开展了调研。本文介绍了调研了解到的情况,并结合先前研究结果,从气候变化监测和研究的视角,讨论了西北干燥区地面观测站代表性问题。目前我国西北地区气象站地面观测,对于干燥区的城市和绿洲区域气候及其变化,具有较高的代表性,但对更广大的荒漠和半荒漠背景气候及其变化,代表性仍显不足。作者发现,早先研究中指出的北疆等地区城镇站地面气温序列负向城市化影响,应与观测场周围局地甚至区域尺度绿洲扩大有直接联系,较难反映绿洲以外干燥区地带性气温变化。针对地面观测环境调研所发现的问题,文章最后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对未来国家基准气候站网设计和建设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