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21篇
地球物理   31篇
地质学   67篇
海洋学   25篇
综合类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1989年6月9日石棉5.2级地震后,在震中附近架设了两个三分向数字地震仪,从1989年至1992年进行了4年的观测.资料分析表明,无论是余震,还是周围地区的微弱地震,在横波窗内的地震记录上都存在横波分裂.横波分裂随时间改变.在余震活动时期,快横波偏振平均为N18W,与5.2级地震主破裂面走向一致;1990年以后,平均为N46W,转向与区域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一致.1990年以后两个分裂横波到时差为1989年观测的一半左右.从两个台的资料分析中得到的结果相同,这意味着观测到的横波分裂的时间变化可能与石棉5.2级地震有关.   相似文献   
82.
本文分析了防城港区海雾的气候规律、生成的天气形势背景,及其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83.
徐公美 《浙江测绘》1987,(2):51-55,50
本文是对光电测距仪测量绝对定标与频率测量技术研究结果上给予总结,并在此基础上修订了光电测距仪测程程序,以达到简化程序的目的。  相似文献   
84.
一位老气象员离队,留下一本自绘的云图。那沾满汗渍的帧页,闪烁着科学的光辉。价值赛过家财万贯,荣誉胜过奖牌金杯。啊,自绘的云图──揭示了风雷的足迹,标明了云雨的影踪。是战友留下的心血,是岁月流盼的升华,是不眠的春夏秋冬。  相似文献   
85.
86.
一、前言石棉地区(本文指101°≤λE≤104°;28°φN≤31°,见图1)地处我省三条主干断裂带(龙门山、鲜水河、安宁河)的复合部位。近年来根据卫星照片解释及实测资料表明,本区断裂发育,新构造运动强烈。本区处在“康滇  相似文献   
87.
一预报思路: 以往采用单一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作月降水量预报,往往达不到允许的误差范围。我们认为控制预报量变化的因子应是多种成份组成。其中有的是与预报量之间存在线性相关;有的是非线性的,但可能存在某种周  相似文献   
88.
变深区浅水波的绕射和折射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德筠  沈国光 《海洋学报》1995,17(2):108-116
本文开发了基于射线理论的浅水波计算程序,提出了一种解决射线相交的简便方法.应用非线性长波方程,以波浪对圆柱形人工岛和海凹的绕射、折射及对坡岸的斜向入射为例,进行了数值计算.在变深区的开边界处,利用射线理论给定入射波,获得了与实际观测相吻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89.
一、引言 在浅海声场分析中,海底反射系数是个重要参数。近20年来,国外由于浅海声场预报及声纳研制的需要,做了大量关于海底反射损失的实验。最早的海底反射系数的测量工作是由Lieberman等人做的。有关沉积层的声学特性方面的大量测量工作是Hamilton和Hampton等人做的。Mackenzie,Robert,Bucker,Morris和  相似文献   
90.
一次寒潮强风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5年11月7日出现的寒潮强风天气过程是由于冷空气不断堆积产生强的气压梯度风,地面迅速加压产生强变压风,冷高压脊前高空动量下传产生强的动量下传风所谓三风合一的所造成。影响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均为历史上所罕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