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4篇
  免费   256篇
  国内免费   268篇
测绘学   144篇
大气科学   234篇
地球物理   229篇
地质学   730篇
海洋学   280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161篇
自然地理   139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7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5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5篇
  195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本文介绍一种新的现场试验方式:三点激振,研究了在不同类型起振机、不同形状振动基础条件下的人工地震增油技术,观察了增油效果。  相似文献   
122.
第十三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暨国家遥感中心成立20周年学术论坛胜利闭幕 以"新世纪遥感奋进与创新"为主题的"第十三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暨国家遥感中心成立20周年学术论坛"于2001年10月14日在福建省福州市落下帷幕. 会议由中国气象学会卫星气象委员会、中国宇航学会遥感专业委员会、中国空间学会遥感专业委员会、中国参加亚洲遥感协会全国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环境遥感分会、中国地质学会遥感地质专业委员会等10多个学会共同主办,中国气象学会卫星气象学委员会和福建省空间信息工程研究中心承办.大会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本次大会主席童庆禧和国家科技部高新司副司长、国家遥感中心主任郑立中主持.参加本次盛会的有来自各省(自治区)的200多名代表,会议共收到论文179篇,优选80篇编入<中国遥感奋进创新二十年--学术论文集>.会议就遥感技术、图像处理及应用等专题进行了分组讨论,选出青年优秀论文7篇. (本刊编辑部)  相似文献   
123.
引言在地震监测工作中 ,值班人员一直希望有一种性能完善、运行可靠的报警装置 ,这种装置不仅能在地震触发、数据通讯中断与恢复时 ,及时发出声音报警 ,并且能以图像形式显示出地震方位及时间 ,更好地为速报人员提供方便 ,为此 ,我们研制了 LN-SSBJ-I辽宁遥测数字地震台网实时报警系统。1 结构与功能1 .1 报警系统结构“报警系统”的外观正面是一幅辽宁遥测数字地震台分布图 ,在每个遥测地震台站的位置上安装一只双色发光二极管 ,以不同颜色表示正常情况、地震事件或通讯故障。在地图的右上角装有 6位 LED显示器 ,用以显示地震或故障…  相似文献   
124.
论述石家庄 -五台山旅游通道 ,探讨以西柏坡旅游区为中心的石家庄西部旅游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125.
第八届国际盐湖会议将于 2 0 0 2年 7月 2 6日在俄罗斯哈卡斯 (Khakassia)共和国召开 .国际盐湖学会是国际盐湖领域研究的权威学术组织 .学会的宗旨和目的是帮助内陆盐湖 (包括盐田 )领域的研究人员建立密切联系 ,使公众更多地了解盐湖领域的科学研究、管理和保护 .学会拥有自己的专门网站、期刊和完善的会员登记制度 ,每三年举行一次国际会议 .2 0 0 1年 1月 2 2日新修订的章程对学会的各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 :生物技术和医学研究在盐湖管理中的应用 .涉及的内容有 :人口动力学、热带相互作用、微生物加工、当…  相似文献   
126.
127.
气象卫星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是现代气象事业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气象现代化建设的标志之一。1972年,自治区气象台建立了我区第一个 APT 气象卫星接收站,从此,新疆气象系统就进入了气象卫星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时期。其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如下阶段:1972年至1986年主要是云图分析与为预报应用阶段;1986年至1990年为天气分  相似文献   
128.
129.
130.
Poli  GE 于介江 《世界地质》1992,11(4):48-54
微粒包体作为基性岩浆和重熔酸性岩浆I型或S型之间岩浆混合或/和混合期存在的标志,其成因和意义可被重新评价。基于含微粒包体花岗岩套中所观察到的地球化学特征和露头关系,已经提出了用于研究微粒包体和寄主岩组合的一种模式。该模式由三个阶段组成。第一阶段:注入作用;第二阶段:演化作用;第三阶段:混合作用,这是在基性岩浆注入到重熔的地壳环境中发生的。在第一阶段,比酸性岩浆温度更高、粘度更低、几乎完全为液态的基性岩浆通过一次或多次注入作用侵入到酸性岩浆中。两个体系并不容易混合,仍作为独立的单元存在,直至达到了热平衡和粘度相近的时候才能发生混合,并且,沿着二者的边界基性岩浆冷却。酸性岩浆被加热。在第二阶段,基性岩浆既经历了伸展、对流搅动和与酸性岩浆混合的物理作用,又经历了晶体分离和与酸性岩浆混染(混染分离结晶作用)的化学作用。这些物理和化学作用的再循环便导致了微粒包体和进一步演化了的熔体的形成。这种熔体与酸性岩浆已达到了热平衡。因此,微粒包体记载了基性岩浆演化的各个阶段。在第三阶段,基性岩浆进一步演化的产物(成分上为英云闪长质到花岗闪长质)和酸性岩浆参与了两端元的混合作用。该作用可用于解释含微粒包体花岗岩类深成岩的地球化学演化。该模式阐明了复式岩基形成过程中产于深成环境中的各种岩浆作用,并且也提出了有关英云闪长质深成岩成因的某些想法。最终,所观察到的微粒包体单独产出的这一特性表明微小几何学(一种相对新的数学概念)在了解粘性流体混乱流机制方面可能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即基性岩浆的混合和伸展作用动力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