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3篇
  免费   316篇
  国内免费   290篇
测绘学   128篇
大气科学   464篇
地球物理   349篇
地质学   978篇
海洋学   103篇
天文学   57篇
综合类   110篇
自然地理   500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48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40篇
  1983年   32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7篇
  1974年   15篇
  1959年   16篇
  1958年   18篇
  1957年   21篇
  1956年   2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51.
昆士兰州西北部的艾萨山镇硫化物矿床,产在已变质成低级绿片岩相的,并在热液活动影响下发生不同程度蚀变的粉砂岩—页岩层序中。形成铅—锌—银矿体的方铅矿和闪锌矿以及细粒黄铁矿,与这些沉积物成互层;而黄铜矿矿化看来已迭加于其上。在最大的矿体-1100矿体中,有一个高品位的块状黄铜矿核,产在黄铁矿矿化强烈的同一层位上;这个核随着黄铁矿的富集而缩小。钴矿物与黄铜矿矿石密切伴生,并表现出与上述情况相同的关系。黄铜矿与黄铁矿的硫同位素值的变化范围相同,表明硫的来源是共同的。黄铁矿层中硫的丰度,并不随着铜品位的增长而增加。这些因素证实组成黄铜矿和富钴硫化物所必需的硫,来自先存地层层序的观点。硫的这种来源,控制了铜、二氧化硅和钴从矿化溶液中的沉积,并为解释铜与铅—锌—银矿石的空间关系提供了联系。  相似文献   
152.
滇西兰坪盆地西缘铜矿床矿物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滇西兰坪中新生代盆地西缘发育众多的铜多金属矿床,主要以脉状或透镜状赋存于由砂岩、粉砂岩和页岩组成的含盐红色碎屑岩建造中,或产于火山岩中。本文在前人工作基础上,对区域3个代表性矿床进行了系统的矿物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区域铜矿床矿物流体包裹体类型简单,以气液两相包裹体和液相包裹体为主;均一温度不高,显示成矿为中低温度;流体包裹体成分显示为a^+(K^+)+Ca^2+Cl^-+SO^2-4型,表明成矿流体主要是以大气降水补给的热卤水;成矿流体气相组成主要为H2O和CO2,还原性烃类气体的存在并与氧化性气体的反相关关系显示其与盆地有机质的密切关系及在成矿过程中的重要性。结合成矿地质背景及矿物氢氧同位素的分析,认为该带中的矿床地幔物质参与成矿是次要的,成因上应为受深断裂控制的、大气降水补给的热卤水型矿床。  相似文献   
153.
In this paper, statistics were analyzed concerning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torm rainfall far from typhoon and non-zonal upper-level jet strea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jet stream at 200 hPa is constantly SW (90.2 %) during the period in which storm rainfall occurs. Rainfall area lies in the right rear regions of the jet axes. While the storm intensifies, the jet tends to be stronger and turn non-zonal. With the MM4 model,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diagnosis were carried out for Typhoon No.9711 (Winnie) on August 19 to 20, 1997. The distant storm rainfall is tightly correlative to the jet and low-level typhoon trough. The divergence field of jet is related to the v component. The upper level can cause the allobaric wind convergence at low level. This is the result of the form of low-level typhoon trough and the strength of the storm. By scale analysis, it is found that there is a branch of middle scale transverse inverse circulation in the right entrance regions behind the jet below the 300-hPa level, which is very important to the maintenance and strengthening of storm rainfall. This branch of inverse circulation is relative to the reinforcement of jet's non-zonal characteristics. From the field of mesoscale divergence field and non-zonal wind field, we know that the stronger symmetry caused by transverse circulation in the two sides of the jet, rainfall’s feedback and reinforcement of jet’s non-zonal characteristics had lead to positive feedback mechanism that was favorable of storm rainfall’s strengthening.  相似文献   
154.
引言在地震前兆观测中 ,正确地认识和排除观测资料中的各种干扰是准确捕捉地震异常信息的前题。红山地震台地倾斜观测资料中较为明显的干扰有风扰 (通过风压使山体产生形变和洞室内气流变化对观测仪器产生的干扰 )、人员进入观测洞室产生的干扰 (由于体重负荷、气流扰动、洞温变化等产生的干扰 )等。我们还发现架设在同一山洞的 SQ- 70型水平摆地倾斜仪和FSQ型长水管地倾斜仪均记录到一种特殊干扰 ,此干扰在两台仪器上表现出时间同步、形态相似 ,且幅度大、持续时间长 ,严重地破坏了正常的固体潮汐形态变化 ,使观测资料的内精度降低 ,给地…  相似文献   
155.
论硅酸盐晶体结构中配位多面体的功能性替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硅酸盐的比较晶体化学研究表明,在某些含钛(锆)的硅酸盐的晶体结构中,有Ti—O(Zr-O)八面体和四方单锥对Si-O四面体的功能性替代现象存在.因此它们可以称为钛硅酸盐和锆硅酸盐.比较方石英与钙钛矿、长石与石榴石的晶体结构,情况类似,也表明存在四面体SiO4(AlO4)被八面体SiO6(AlO6)功能性替代的现象.作为一个新概念,提出了配位多面体功能性替代以利对比有关的晶体结构.  相似文献   
156.
地震重力测量中重力相对变化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系统地讨论了地震重力测量中地球重力场相对变化(△g 变化)的若干因素,并定量地作了计算。计算表明:在消除了仪器格值、气温等因素影响后,重力相对变化主要是深部物质运动的结果,其次是岩石圈中地下水水位变化引起的,地下水变化作用的量级小于50微加。并就唐山震例作了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157.
冲沟侵蚀是中国西部山区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小流域研究表明,黄河和长江中的泥沙主要是冲沟侵蚀引起的。目前,长江上游80%的冲沟因被幼林草植被覆盖而处于非活跃期。到底这些冲沟系统是什么时候形成的?未来的暴雨和径流是否会激活这些冲沟系统?土地利用与景观结构对冲沟系统的发生、演变有何关系?基于这些问题,近几年来在中科院山地环境学“百人计划”和“国外引进杰出人才”项目及德国洪堡基金的资助下,中德科学工作者进行了合作研究。本文介绍了长江上游地区土地利用变化与冲沟发生、演变的部分研究成果。我们在西昌安宁河干暖河谷选择了两个冲沟系统一个位于西溪乡长山岭,一个位于大青梁子。为了定量评价土地利用对冲沟发育的影响,我们对研究小流域的航片、土壤剖面、泥沙堆积与土地利用历史等进行了详尽的综合对比分析。同时,对两个冲沟系统的大小和土壤流失的体积进行了详细的野外调查、测定和计算。据此,获得了研究流域的冲沟侵蚀速率。研究结果表明,长江上游数百年的持续景观演变,尤其是20世纪中期人为强烈的不合理农业垦殖和利用土地,造成了四川西南部大量冲沟系统的形成和发展,研究流域的冲沟侵蚀速率高达375t/hm2*a-1。采取成功的水土保持措施以控制冲沟侵蚀,对中国西南山地退化环境的生态修复具有重大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8.
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留下了丰富的地名文化。 湖南,古属荒蛮之地,但据考古资料证明,早在10万年以前,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就已经有了人类的活动,他们是湖南境内最早的先民,他们的活动构成了湖南最早的历史文化。 远古的炎黄时期,是中华民族发育、形成的时期。炎、黄是上古时期传说中的两强大氏族部落的首领,是中华民族所尊奉的共祖。据传说,炎、黄二部落曾发生过大规模的拼杀,结果炎帝部落战败,其中一部分纷纷南逃,居于长江中游一带,自此,南方也就有了炎帝的传说。随着炎帝部落的不断南徙,湖南境内便不断有了许多关于炎帝或…  相似文献   
159.
160.
与灾害抗争     
前言阪神·淡路大震灾已经过去 5年了。在这5年里 ,日本各地又发生了暴雨、台风和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国家和地方公共团体早在阪神·淡路大震灾发生的同时就开始修改防灾计划并研究防灾对策。那么 ,震灾教训在应付后来的灾害时是否被有效利用了呢 ?每一个市民是否都意识到自己必须从那次震灾中学到最宝贵的东西了呢 ?兵库县把创造性的阪神·淡路大震灾复兴工作作为奋斗目标 ,以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协调共存的社会为基本理念 ,制订了“兵库凤凰计划”。该计划的完成期限恰逢大震灾后的第 1 0个年头 ,即 2 0 0 5年。将震灾后的 1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