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09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334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29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5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23篇
  1977年   23篇
  1976年   46篇
  1975年   41篇
  1974年   7篇
  1966年   19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41.
伊洛河下游的夹河地区,位于河南省偃师县中部,西起马庄,东至岳滩,南临伊河,北依洛水,总面积约90.64平方公里。区内村落棋布,人多地少。在农业生产上急切要求改良土壤,增加单位面积产量。但土壤多盐碱、下湿,轻者減产,重者弃耕,所以改造利用盐碱、下湿地,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42.
武鸣站为了做好对当地的农业生产服务工作,需要更好地运用本地资料独立自主地制作天气预报。我们在老农说的“多看天”、“随时看天,才能知道天变不变”的启示下,从1958年5月开始,自动地将观测次数由四次增加到八次。同时学习了群众经验,学习了兄弟台站的先进经验,经过不断的摸索,建立了一套独立自主、结合本地情况的天气预报基本工具,并且在实践中不断作了改进。  相似文献   
143.
我县位于浙南沿海,是西太平洋台风经常袭击的地区。每年盛夏,正当稻谷黄熟的季节,也正是台风活动频繁之时。台风的袭击给农业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因此,如何做好台风预报服务,是我站一年中工作最突出的问题,也是我县广大群众和党政领导对气象预报迫切的要求。我站于1961年开始试作单站台风预报,前后共经四次改  相似文献   
144.
本学报本年第一期曾发表伍荣生同志“变压风假定下垂直运动计算方法”一文。该文发表后朱抱真、施鲁怀等同志曾几次致函本编委会对此文提出意见,伍同志提出两次答复。鉴于来往函件比较长,占篇幅太多,问题也比较明显,因此数次来往函件均不拟刊登,而由编委会加以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5.
暴雨过程的物理诊断和水汽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暴雨发生的物理成因进行了分析诊断,计算了与降水有关的各种物理量,讨论了各种物理量的特征,建立了物理模型.结论指出,随着大气环流由春末夏初向盛夏季节的过渡,松嫩流域东北冷涡暴雨过程的降水性质由初夏的连续性降水发展成盛夏的以对流性降水为主;暴雨区的水汽辐合中水汽平流的作用占有重要地位;影响暴雨的水汽分别来自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南部低纬热带地区和孟加拉湾.两支水汽分别由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南侧的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直接向北方输送,或是分别向西或向东在我国南海合并再向北输送.来自孟加拉湾的水汽可追溯到印度洋赤道以南洋面,水汽先沿马克斯林高压东侧经索马里急流穿越赤道进入印度季风槽.关键是水汽最终能否输送到较高纬度的嫩江、松花江流域.  相似文献   
146.
为了解日本在气象环境综合治理方面的情况,在中国气象局国际合作部的大力支持下,与北海道科学技术交流协会联系并经省政府批准,以黑龙江省气象局副局长贾世民为团长的黑龙江省气象环境综合治理代表团一行8人,于1999年10月4日至15日对日本进行了考察访问.  相似文献   
147.
利用MM5和η坐标等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对嫩江、松花江流域东北冷涡大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试验。可以肯定这两个模式对这类暴雨有一定的预报能力,能揭示暴雨过程中的一些中尺度特征,在业务上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和潜力;数值试验表明,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等地形对嫩江、松花江流域的暴雨形成有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对暴雨落区和范围的影响;切变带上升运动的强迫来自中层偏南气流与偏东干冷气流间强风向切变形成的动力抬升作用;阻塞高压的减弱会导致其底部偏东气流的减弱及后部偏南气流在高层减弱、在低层增强,使高层辐合增强及低层辐散增强,从而使降水减弱,并使系统偏南、偏东。  相似文献   
148.
149.
1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