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1篇
  免费   171篇
  国内免费   167篇
测绘学   77篇
大气科学   246篇
地球物理   188篇
地质学   638篇
海洋学   41篇
天文学   38篇
综合类   30篇
自然地理   30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54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48篇
  1983年   42篇
  1982年   24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6篇
  1974年   20篇
  1964年   33篇
  1960年   13篇
  1959年   31篇
  1958年   48篇
  1957年   46篇
  1956年   26篇
  1955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为了满足叶城县社会经济用水需求,基于叶城县社会发展情况,从协调规划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角度出发,对县域地表、地下水资源条件和开发利用情况进行分析,对存在的水资源利用低、分布不均、调蓄能力不足、开发初级、农业用水比例大等问题和用水潜力进行探讨,认为叶城县农业用水粗放、工业用水紧缺、节水潜力较大,到2022年预计节水可达1.437 4×108 m3,采取节水措施,压缩农业用水弥补工业用水和城市用水需求是可行的。研究结果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水资源配置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32.
在与干旱区河流水文变化过程的长期适应过程中,荒漠河岸林植被繁育更新、群落演替及分布格局与河流水系变迁形成了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因此,深刻理解多尺度下的荒漠河岸林与水文过程的协同适应机制成为开展生态保护最为关键的科学基础。本文针对不同水文过程下荒漠河岸林多尺度协同适应过程的关键科学问题,从水量水文的研究角度出发,以水量平衡原理出发,并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对流域覆盖植被盖度进行研究,得到河道耗水量和生态闸放水量的峰值与地下水埋深的谷值存在一致性,生态闸放水对抬升地下水埋深,进而促进植被生长起到关键作用。表明生态水利工程促进了植物生长需水与供水(即生态闸放水和地下水埋深变化)的过程耦合,提高了植物生长对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933.
介绍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地震应急救援协同联动系统架构与设计,阐述系统的实现技术和各模块功能,并以2020年1月19日新疆伽师MS6.4地震灾情获取和多方协同联动为例,展示了地震灾区公众、现场指挥部和协同联动成员等多方的信息互通与共享,初步实现地震灾情信息获取和应急指挥的数字化和平台化.结果 表明,作为当前新型应急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934.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区域加密自动站风场资料、NCEP1° ×1°再分析资料和喀什多普勒雷达资料,从天气背景、中尺度特征、物理量和雷达回波特征等方面对2018年春末喀什地区岳普湖县发生的一次致灾冰雹天气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次冰雹天气发生在中亚低涡影响的有利环流背景条件下,中尺度切变线、中尺度地面辐合线及中层干冷空...  相似文献   
935.
利用9期水准观测资料和重力观测资料,对呼图壁储气库在不同注采气周期及各周期不同阶段地表沉降与局部重力场变化进行了系统精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现有优化观测网可有效监测储气库注采全过程地表形变与重力场变化。储气库注采可引起地表显著形变,注气引起的形变量大于采气引起的形变量,地表形变与注采周期对应较好;重力变化与注采周期相关性不强。不同注采量导致地表形变在相同月份也存在变化,形变量自NE向SW逐渐增大,且集中在井位附近。表明地表形变不仅与注采周期有关,也与注采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36.
利用春夏季(3~8月)12个站降水资料以及冬季(12~02月)温度资料,通过统计方法选取新疆南部地区温度异常年份与春夏季降水异常年份,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暖冬年份对应的来年春夏季总降水量偏多;反之,冷冬年对应的春夏季降水总量偏少。再利用NCEP/NCAR1960-2000年全球月平均网格点资料分析500 hPa高度场环流特征,结果表明:暖冬年前期环流特征为西低东高型,冷冬年前期环流特征为西高东低型,具有反位相关系。暖冬年后期才为西高东低型,与冷冬年前期相较起点晚,从而影响到来年的环流入夏时间,这可能就是导致暖冬年份来年降水增多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37.
近40年来塔里木河流域气候及径流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塔里木河流域的21个气象站和10个水文站1961~2000年观测资料为基础,对塔里木河流域的温度、降水及径流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得出:(1)20世纪60年代以来塔里木河流域的年平均气温呈逐年代递增趋势,源流区的年平均气温增高了0.57℃,上游区增高了0.6℃,中游区增高了0.7℃,下游区增高了0.8℃,越往下游方向变暖趋势越明显,并且气温增高幅度逐步加大.(2)60年代以来塔里木河流域的年降水量也逐年递增,但是与温度的增幅趋势相反,从源流区到下游区,降水增幅逐步减少,源流区平均增加了34.2%,上游区增加了22.0%,中游区增加了15.3%,下游区只增加了6.1%.(3)该流域各源流的出山口径流量除和田河减少外,阿克苏河增加9.04亿m3,叶尔羌河增加5.51亿m3,开都河增加9.27亿m3.(4)该流域源流径流受温度和降水变化的双重影响,源流区的气候变暖和变湿是塔里木河源流径流量增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938.
利用新疆昌吉佃坝绿洲区陆气相互作用观测站2020年3—11月的地表辐射观测数据和同期的天气现象观测记录数据,定量分析昌吉绿洲区不同时间尺度和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地表辐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辐射分量日均值和日峰值时间有季节性差异,特殊天气现象对辐射通量有影响。(2) 地表辐射月曝辐量随季节变化显著。(3) 地表反照率月平均日变化季节性明显,晴天时地表反照率呈平滑的“U形”曲线,非晴天时曲线变化皆不规则、不平滑。(4)不同天气下辐射分量有独特日变化特征,轻雾、雨天、大风、扬沙、多云天等典型天气会给辐射分量带来不同程度的衰减,雨天、大风和多云天气衰减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939.
参阅了水文学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杰出出版物,评述了水文科学基础的成长历程。将水文学发展史划分四个时期,每一个时期各有其特点。这四个时期是:(a)经验时期(1900~1930);(b)推理时期(1930~1950);(c)理论化时期(1950~1975);(d)计算机化时期(1975~2000).  相似文献   
940.
新疆跨世纪区域经济发展若干思路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通过对新疆经济发展特征、基本格局与面临的问题进行的系统分析 ,提出了新疆跨世纪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基本构想及其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