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2篇 |
免费 | 125篇 |
国内免费 | 6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7篇 |
大气科学 | 164篇 |
地球物理 | 33篇 |
地质学 | 135篇 |
海洋学 | 51篇 |
天文学 | 2篇 |
综合类 | 45篇 |
自然地理 | 4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9篇 |
2020年 | 15篇 |
2019年 | 9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9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19篇 |
2013年 | 12篇 |
2012年 | 13篇 |
2011年 | 7篇 |
2010年 | 12篇 |
2009年 | 6篇 |
2008年 | 16篇 |
2007年 | 19篇 |
2006年 | 18篇 |
2005年 | 13篇 |
2004年 | 19篇 |
2003年 | 15篇 |
2002年 | 15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16篇 |
1997年 | 13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18篇 |
1994年 | 21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17篇 |
1991年 | 21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12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3篇 |
1975年 | 1篇 |
1959年 | 2篇 |
195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气温长期演变趋势中城市化的可能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兰州、上海及其周围站点的1月和年平均气温资料,通过对比,分析了城市化对气温长度演变趋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区域性气候增暖过程中,城市化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 相似文献
132.
登陆热带风暴Bilis(2006)暴雨特征及其可能原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NCEP/NCAR 1°×1°格点再分析资料、FY-2C TBB(black bright temperature)资料及中国740站降水资料,对0604号强热带风暴Bilis登陆后的暴雨特征及其可能原因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Bilis登陆过程中强降水中心位于风暴中心西北侧沿岸,主要影响福建和浙江两省;进入内陆后强降水中心向风暴中心以西转移,最后在风暴中心西南侧聚集,主要影响广东东北部、福建、江西和湖南南部。(2)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稳定少动为Bilis陆上西行过程中产生持续性降水提供了稳定的背景场。(3)Bilis西南部季风环流的发展增强为Bilis登陆后强降水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水汽条件。(4)涡合并和自激增长形成的中尺度系统与风暴涡旋的相互作用,是Bilis登陆后产生强降水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33.
“麦莎”远距离台风暴雨的排熵指数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2005年8月5日山东省一次远距离台风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从引起远距离台风暴雨的几个因素,分析此次山东地区强降水过程与台风“麦莎”及中纬度西风带系统的关系,判别台风暴雨的类型;应用耗散结构理论,分析了排熵指数与远距离台风暴雨区的关系。结果表明:该次暴雨过程是在远距离台风(0509号“麦莎”台风)和西风槽相互作用下产生的;非纬向的高、低空急流对本次暴雨过程起着重要作用;负熵变区(IRE〈0)对应着暴雨区,负熵变区的汇合反映远距离台风暴雨的落区,排熵指数对远距离台风暴雨分析预报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4.
从数值研究和个例分析两个方面讨论了斜压大气中双涡自组织与台风形成的关系.首先,利用PSU/NCAR 第五代数值天气预报模式(MM5),设计了6个弱环境流场下的理想试验,研究斜压大气中双涡自组织对台风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斜压大气中双涡自组织存在一个临界距离dc,其值在380 km左右.当双涡间距d≤dc时,双涡可以自组织形成台风环流,当d>dc时,自组织现象不能发生.其次,选取一个对我国有重要影响典型台风个例,分析双涡自组织对其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双涡自组织过程是对我国有重要影响台风形成的典型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35.
136.
137.
固井是天然气水合物及其他深水油气资源安全稳定开发的关键环节和重要保障.当前,国内外开发了多种固井水泥浆体系以应对深水天然气水合物地层固井面临的低温、低破裂压力、水合物易分解、浅层高压气、水窜流等难题.概述了当前具有代表性的4类水合物地层固井水泥浆技术的研究现状,对比分析了低温早强固井水泥浆体系、低密度早强固井水泥浆体系、低热固井水泥浆体系、防窜固井水泥浆体系的优缺点.进一步探讨了新型固井水泥浆技术如保温隔热水泥浆体系、微生物自修复固井水泥浆体系、抗盐固井水泥浆体系在水合物地层中的适用性及应用前景,旨在为相关领域专家、学者提供关于天然气水合物地层固井水泥浆技术的最新研究动态,促进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地层固井技术及相关领域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8.
根据粒度、微体生物组合、矿物组分和微量元素丰度,探讨了南极布兰斯菲尔德海峡中央海槽和南部下陆坡区冰-海沉积环境形成的硅质沉积物特征。硅质沉积物主要为硅藻软泥或粉砂质硅藻软泥,由微体生物遗体、粘土矿物、火山物质和陆源碎屑矿物所组成。硅质生物壳体主要为硅藻,含量>30%,含少量放射虫和硅质壳有孔虫。粘土矿物中蒙脱石的含量高达52.5%,其次为陆源伊利石,高岭石和绿泥石含量相对较低。碎屑重矿物以橄榄石、辉石、角闪石等非稳定组合为特征,轻矿物主要包括石英、长石和火山玻璃。微量元素丰度特征与大洋现代表层沉积物有所区别。研究区硅质沉积作用具有多种物源、生物沉积作用居重要地位、陆源(包括火山)物质以粉砂和粘土级细质点为主、相对较高的沉积速率和受地质构造背景影响等特征。 相似文献
139.
本文对硅铝钡铁合金中硅,、钡的测定进行了实验研究。样品经碱熔水浸提取,钡与铁形成人沉淀,借以分离硅和铝,进而使三元素可同时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140.
关于预应力砖墙的变形,延性与耗能问题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预应力与非预应力带圈梁、构造柱砖墙的1:2模型在低周交变水平荷载下的对比试验,研究了墙片开裂至破坏的全过程,着重分析了刚度、延性及耗能等问题。试验结果表明:墙体在施加预应力后,既能较大幅度地提高抗裂度和承载能力,又能明显地改善变形、延性及耗能的性能,从而给预应力砌体在抗震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和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