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大气科学   1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登陆台风引发的龙卷过程特点,从而提高对其监测、潜势预报预警能力,通过2018年8月18日安徽灵璧龙卷的现场灾情调查,并利用地面加密自动站、欧洲再分析资料(ERA5),结合蚌埠多普勒天气雷达和阜阳S波段双偏振雷达资料,分析了龙卷发生时的气象要素、大气环流、关键物理量及雷达回波特征。结果表明:此次龙卷发生时伴随有气压陡降陡升、气温剧烈下降、大风和短时强降水等,强度为EF0级,位于台风“温比亚”中心东北象限,具有对流有效位能(CAPE)和风暴水平相对螺旋度(SRH)的最佳配置,0—1 km SRH最大值为149 m2·s-2,当垂直螺旋度(H3l)增大时,龙卷发生。两部雷达均能探测到超级单体的钩状回波,中心反射率达60 dBz左右,存在有界弱回波、回波悬垂。当中气旋的形状由椭圆形向圆形转变、龙卷涡旋特征(TVS)的低层径向速度差迅速增大时,灵璧发生龙卷灾害。另外,双偏振雷达可探测165 km处超级单体的钩状回波,对龙卷的探测范围更广,并能识别出更明显的正负速度对和龙卷碎片特征(TDS),对龙卷有更强的探测能力。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LD-Ⅱ和ADTD型闪电定位资料的准确性,利用安徽省2010年3—9月两套闪电定位系统监测到的资料,对比分析安徽省雷电活动规律,结果表明:两套资料在地闪总数、地闪时间变化、地闪空间分布、雷电流极性和强度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LD-Ⅱ型闪电定位系统积累的资料时间较长,但ADTD型闪电定位系统在地闪空间分布、雷电流极性和强度的探测方面准确度更高.与雷灾资料对比发现,ADTD型闪电定位仪监测到的闪电记录距离受灾点较近、误差较小.  相似文献   
3.
介绍WUSH-TV2型超声蒸发传感器的系统组成、工作原理以及安装方法,并对实际工作运行中遇到的故障进行分析,提出了合理的保障维护方法和处理思路.  相似文献   
4.
程向阳  朱浩  周昆  王凯 《暴雨灾害》2018,23(3):265-273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ERA-Interim 0.5°×0.5°再分析资料、Himawari-8气象卫星数据、安庆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和安徽省ADTD闪电定位系统数据,对2017年8月19日安徽中部地区一次雷暴天气过程的大气环流背景和闪电特征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这次雷暴天气过程中发生的一次雷电灾害进行了细致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雷暴天气过程发生在500hPa副热带高压北部边缘及高空前倾槽前,对流层中低层黄淮气旋切变、低空急流及中尺度地面辐合线为这次过程的重要影响系统,强对流天气发生在大气不稳定层结条件下。(2)雷暴过程生命周期约为4 h,影响范围覆盖合肥及周边地区。雷暴过程以负地闪为主,正负地闪比例为1:25。(3)负地闪集中发生在雷暴的成熟期,正地闪在成熟和消散期出现较多。78.2%的地闪集中发生在40~55 dBz的雷达强回波区,正负地闪的位置分布差异较大,在雷暴成熟期负地闪集中区域与强回波中心区域较为吻合,而正地闪多分布于强回波边缘和弱回波区。(4)此次雷电灾害发生在MCS南侧边缘,由一个新生发展的γ中尺度对流单体所致,灾害发生在该单体的成熟阶段。灾害附近区域地闪密度约为1次·km-2,雷电灾害主要因人员躲避不及所致,这表明雷电灾害的发生不仅与致灾因子(雷电)有关,还与承灾体的暴露度、脆弱性和雷电防护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利用启东市1956~2010年逐日温度观测资料,分析了启东地区平均气温、极端气温、冷积温和热积温的变化趋势和特征;通过小波变化对其进行周期分析,发现50到80年代存在一个20到24年周期,90年代后存在12到16年的周期震荡,启东未来年平均气温有下降趋势,但总体仍处于偏暖时期。  相似文献   
6.
利用2011—2019年江苏、浙江和安徽27个探测站ADTD闪电监测定位系统获取的资料,对中国长江三角洲三省一市(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一体化协同发展区域云地闪的发生频次、强度进行统计,运用EOF方法分析闪电频次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中国长江三角洲区域负闪数均占总闪数的95%以上,正闪平均强度均大于负闪平均强度绝...  相似文献   
7.
利用2011年1月至2019年12月安徽省ADTD闪电定位系统监测资料,对安徽南部山区与北部平原的闪电频次、极性、雷电流强度等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安徽南部山区总闪电频次约为北部平原的2.84倍,北部平原正闪比高于南部山区,这与两地区强对流天气类型有关。两地区闪电频次的月、日变化均呈单峰分布,春季、夏季闪电活动明显多于秋季、冬季,午后至傍晚为一天中的雷电活跃时段,但南部山区在雷电高发月份及时段的闪电频次波动程度远大于北部平原。在雷电流强度方面,北部平原整体上大于南部山区,正、负地闪强度分别高出10.77 kA、9.52 kA,其中正地闪强度峰值均出现在2月,负地闪均为10月,南部山区正、负地闪及北部平原负地闪日强度峰值与频次峰值时段相反。对安徽省总闪频次进行主成分分析表明,EOF分解的前5个特征向量累计方差贡献达到59.137%,空间上表现出安徽南部山区与北部平原雷电活动变化趋势既具有一致性,也具有明显的南北差异。  相似文献   
8.
雷电灾害风险区划方法研究及其在安徽省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根据自然灾害系统理论和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理论,利用气象资料、地理信息数据、社会经济数据以及雷电灾情等数据,采用统计方法、灾情解析、专家打分等方法,从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方面,研究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及区划方法,建立起评价指标与风险评估的定量关系,形成了较完整的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及区划技术方法体系,具有很好的应用推广价值。对安徽省雷电灾害风险区划表明:高风险区主要位于经济水平较高的城市以及皖南山区高海拔地区,而低风险区主要位于淮北地区,与灾情验证情况吻合。  相似文献   
9.
安徽省云地闪密度与雷暴日数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61—2015年安徽省雷暴日数资料和2010—2015年ADTD系统闪电定位数据,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基本单位,采用线性和幂两种计算模型分析安徽省年平均云地闪密度N_g与雷暴日数T_d的关系,并与《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公式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2010—2015年安徽省雷暴日数与1961—2015年雷暴日数的观测数据无显著性差异,幂模型比线性模型更适用于表征安徽省年平均云地闪密度和雷暴日数的关系。利用雷暴日数据结合规范两种计算公式得到的安徽省各县区年平均云地闪密度与实际观测的云地闪密度存在较大的差异,公式N_g=0.024T_d~(1.3)计算的云地闪密度的样本平均相对误差为31.65%,低于N_g=0.100T_d计算的云地闪密度的样本相对误差44.03%。拟合公式N_g=0.0281T_d~(1.369)计算的安徽省年平均云地闪密度与实际观测的云地闪密度接近,较规范中的两类公式N_g=0.024T_d~(1.3)和N_g=0.100T_d更适用于安徽地区。  相似文献   
10.
利用1981-2010年安徽省61个站的逐日风速资料,结合卫星遥感台站分类方法,统计分析了城市化进程对年、季节平均风速、最大风速和小风日数的影响和贡献。结果表明:(1) 近30年安徽省年、季节平均风速和最大风速呈显著减少趋势,小风日数呈显著增加趋势。城市站的变化速率明显大于乡村站,郊区站基本介于二者之间。(2) 2000年开始安徽省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城市站与乡村站平均风速及小风日数距平的差异有明显增大趋势。(3) 城市站与乡村站年平均风速的趋势系数之差为-0.10 (m/s) /10a,城市化对年平均风速减弱的贡献率为40.0%,春季更明显;城市站与乡村站年小风日数的趋势系数之差为15.58 d/10a,城市化对年小风日数增多的贡献率为46.9%,秋、冬季更明显;城市化对年最大风速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