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7篇
测绘学   65篇
大气科学   16篇
地球物理   36篇
地质学   58篇
海洋学   14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3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遥感影像分类中的空间尺度选择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信息熵的空间尺度选择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了遥感影像的多光谱信息。在这个方法中, 信息熵被用于评价影像类别可分性的定量标准; 另外影像的空间分布特征也被考虑。该方法与已有方法, 即基于局部方差的方法、基于变异函数(Variogram)的方法、基于离散度的方法, 进行了比较。TM和QuickBird两种影像被引入到评价中来。实验结果表明, 本方法能够准确地确定两种实验影像的最优分类精度所对应的空间尺度。QuickBird影像采用了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进行实验, 这表明本方法不仅适合于传统的分类方法, 同时也适用于面向对象的方法。通过比较分析表明, 本文方法明确优于已有各种方法。  相似文献   
142.
ABSTRACT

Hydrological model parameters may vary under the impacts of climate and land-use change. This study proposes a hydrological modelling framework based on the 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 (SWAT) to investigate the variability of model parameters in three different experiments and to assess the impacts of climate and/or land-use change on these parameters in the upstream of the Lancang River Basin, China. In Experiment 1 (E1), most parameters show clear temporal trends under changing climate and land use, implying that model parameters are strongly influenced by their combined effects. Experiments 2 (E2) and 3 (E3) investigate the separate impacts of land-use change and climate change, respectively. Due to the almost invisible changes in land use in E2, there is no change detected in the model parameters. Temporal trends are found in most parameters in E3 and over half of them show consistent trends with E1, which indicates that climate change has greater impacts on model parameter variability. The simulated extreme streamflow and sediment fluxes vary substantially with time-variant parameters, implying that the variations in model parameters do matter for hydrological prediction.  相似文献   
143.
李东  毛之琳  廖文兵  刘璐 《测绘通报》2013,(10):8-10,14
CGCS2000 GPS成果向城市独立坐标系转换中,常规精度估计方法以转换残差反映转换坐标精度,这在有些情况下存在着问题。本文提出利用不同坐标系边长差和方位角差检验方法,有效分析转换坐标精度;通过实例对提出的方法进行验证,并证明转换采用Bursa七参数模型产生的转换坐标具有高精度;另外,对常规精度估计适用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4.
塔里木盆地绿洲是中亚干旱区历史时期和现代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古丝绸之路和现代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对此区域绿洲沉积记录进行研究,可以了解绿洲演化过程,从而进一步对绿洲演化的机制进行分析。由于塔里木盆地周边绿洲人类活动剧烈,导致连续完整的绿洲沉积记录较为缺乏;而且此区域环境变化敏感复杂,沉积记录存在‘同期异相’等特性,限制了对绿洲演化过程和影响机制的探讨。因此,对塔里木盆地绿洲沉积物与绿洲演化过程研究进行系统总结非常必要。通过梳理目前对绿洲和绿洲沉积物的分类与定义,认为除了地貌与沉积相,还需结合表征绿洲沉积阶段的指标体系才能更好地厘清绿洲演化过程。筛选了记录塔里木盆地末次冰盛期以来的24篇绿洲沉积序列的文献,对文献中232个绿洲沉积发育年代和其中的120个河湖相沉积发育年代数据分别进行概率密度统计。总体来看,绿洲沉积与河湖相沉积发育年龄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暗示绿洲发育与盆地内部水文过程密切相关。同时,6 ka之前,绿洲发育概率密度与古里雅冰芯δ18O记录的温度具有相同变化趋势,盆地周边高山地区冰川融水可能是绿洲发育的主控因素;6 ka之后,绿洲发育与天山鹿角湾黄土-古土壤序列记录的湿度变化较为一致,绿洲发育可能主要响应于山地降水变化。进一步对塔里木盆地不同区域绿洲发育概率与古环境演化记录进行对比,发现不同区域绿洲发育与古环境记录存在着不一致性。在未来研究中,应该对塔里木盆地各区域大范围不连续的绿洲沉积进行集成研究,构建区域绿洲演化过程和年代框架,在此基础上对控制各区域绿洲发育的因素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45.
多波束测深技术在现代水下地形测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已应用于海洋测绘和内陆水体水下地形测绘中。本文介绍了EM2040C多波束系统的基本组成和性能,并以系统在海砂资源开采监测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海砂开采量监测的技术方法和数据处理过程。研究结果证明,EM2040C多波束系统能够快速、高效地获取海底地形数据,其精度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可推广应用于海砂开采量监测中。  相似文献   
146.
海量时空大数据推动着地图制图的发展,同时也对时空大数据的地图表达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通过分析时空数据的特性及其对地图表达的新需求,将时空数据地图表达面临的突出问题概括为基础理论数学化、地图设计定量化、地图表达自适化、质量预测模型化和制图应用泛在化.然后将这些问题归纳成3组,即地图制图基础理论、地图设计与可视化方法、泛在地图服务,并对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与分析,并给出一些展望.  相似文献   
147.
华南是我国重要的钨锡成矿区。本文围绕华南与花岗岩有关的大规模钨锡成矿作用,系统收集了区内130余个主要矿床的地质和同位素年代学资料,初步总结了与花岗岩有关大规模钨锡矿床的主要类型和时空分布特征。统计结果表明,矽卡岩型和石英脉型是华南最重要的钨成矿类型,而矽卡岩型和锡石硫化物型(或碳酸盐岩交代型)是华南最主要的锡成矿类型。华南与花岗岩有关钨锡成矿作用具有多时代特点,但大规模成矿均集中于燕山期。以南岭和赣北成矿带为主要代表的钨成矿作用主要集中爆发于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早期(160~120Ma),而右江盆地晚白垩世(110~80 Ma,峰期为90~80 Ma)和南岭成矿带晚侏罗世(160~150 Ma)锡矿床则共同构成了华南最主要的锡成矿作用。多种不同矿化或金属类型在同一矿床或矿田尺度上组合产出是华南与花岗岩有关钨锡矿床的重要特征之一,对指导找矿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文章结合华南地区近年来的一些重要成矿机制研究成果和找矿勘查进展,分别以瑶岗仙、川口、茅坪、柿竹园、大厂和个旧等矿床或矿田为例,论述了华南与花岗岩有关大规模钨锡成矿作用的几种成矿模式和找矿方向。此外,本文在钨、锡成矿花岗岩的岩石学、地...  相似文献   
148.
玉溪地震减灾信息系统研究:GIS在地震减灾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王景来  金志林 《地震研究》1999,22(3):285-289
在以往的研究中, 地震学家对地震灾害的分布规律做过大量工作, 然而灾害时空分布的分析主要停留在传统的图表描述上。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地震灾害的时空分布的分析方法在不断发展。人们可以利用 G I S 所具有的功能和地震灾害的特点,实现地震灾害空间信息的存贮、管理、检索、统计分析、自动制图和建立灾害的评估模型等, 使地震灾害时空分布规律的研究向深层次发展。本文阐述了玉溪地震减灾信息系统的作用、功能、主要内容、创新、特点, 以及应用举例。  相似文献   
149.
150.
At present, using Eddy Covariance (EC) method to estimate the “true value” of carbon sequestration in terrestrial ecosystem arrests more attention. However, one issue is how to solve the uncertainty of observations (especially the nighttime CO2 flux data) appearing in post-processing CO2 flux data. The ratio of effective and reliable nighttime EC CO2 flux data to all nighttime data is relatively low (commonly, less than 50%) for all the long-term and continuous observation stations in the world. Thus, the processing method of nighttime CO2 flux data and its effect analysis on estimating CO2 flux annual sums are very importan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s analyze and discuss the reasons for underestimating nighttime CO2 flux using EC method, and introduce the general theory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nighttime CO2 flux data. By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ighttime CO2 flux and air fraction velocity u*, we present an alternate method, Average Values Test (AVT), to determine the thresholds of fraction velocity (u*c) for screening the effective nighttime CO2 flux data. Meanwhile, taking the data observed in Yucheng and Changbai Mountains stations for an example, we analyze and discuss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methods or parameters on nighttime CO2 flux estimations. Finally, based on the data of part ChinaFLUX stations and related literatures, empirical models of nighttime respiration at different sites in ChinaFLUX are summariz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