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19篇
  免费   1460篇
  国内免费   2217篇
测绘学   1035篇
大气科学   1424篇
地球物理   1774篇
地质学   4094篇
海洋学   1244篇
天文学   250篇
综合类   700篇
自然地理   875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195篇
  2022年   418篇
  2021年   460篇
  2020年   382篇
  2019年   452篇
  2018年   405篇
  2017年   402篇
  2016年   459篇
  2015年   438篇
  2014年   462篇
  2013年   489篇
  2012年   505篇
  2011年   546篇
  2010年   480篇
  2009年   453篇
  2008年   476篇
  2007年   470篇
  2006年   431篇
  2005年   335篇
  2004年   275篇
  2003年   251篇
  2002年   261篇
  2001年   237篇
  2000年   228篇
  1999年   251篇
  1998年   211篇
  1997年   218篇
  1996年   164篇
  1995年   180篇
  1994年   149篇
  1993年   128篇
  1992年   94篇
  1991年   90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59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38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3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81.
本文通过辽河盆地曙1 区稠油地化特征的非均质分析确认了原油混聚的存在,并认为这是第三纪以来来自相邻凹陷内沙四油气两期充注的结果。这一发现对本区的石油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82.
朱同兴  潘桂棠等 《地质通报》2002,21(11):717-722
藏南喜马拉雅北坡二叠系基性火山岩位于聂拉木县色龙东山。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无论是基龙组火山岩还是色龙群火山岩,都具有大陆拉伸-大陆裂谷环境火山岩系的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据此,判断两套基性火山岩的性质和喷发构造环境相同。该区二叠纪大陆拉伸-裂谷火山活动标志着冈瓦纳超级古大陆开始裂离、解体。  相似文献   
83.
该文利用1995年6月中旬至7月初GMS-5水汽图象,对青藏高原地区对流层上部水汽分布进行了初步分析.发现高原地区对流层上部水汽的汇集主要通过以下4种方式进行:①水汽从高原东南方的雅鲁藏布江河谷等地进入高原,是主要路径;②从西南方越过喜马拉雅山进入高原;③从帕米尔及其以北地区漂过塔里木盆地后进入高原;④对流活动可以引起水汽在高原上空积聚.从多时相平均水汽图象上反映出高原上西北干、东南湿的水汽分布特征,并初步讨论了水汽图象所揭示的在高原生成的系统对我国东部天气的影响.  相似文献   
84.
地形因素对航空面阵CCD影像的影响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形因素,包括地面起伏和地球曲率,是造成航空数字遥感影像变形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以中国科学院遥感所自行研发的多模态航空CCD相机系统为对象,结合其成像模式和几何形态,分析了地形因素给影像带来的变形,推导出航空面阵CCD影像变形的一般公式,并通过概算进行了定量评价,得出了对于航空面阵CCD影像,要想得到高精度的几何处理,必须改正地球曲率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85.
介绍了石油测井深度光电编码器测量系统的测量原理、系统组成以及电路分析,同时在对系统误差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具体校正方法。  相似文献   
86.
河南省飞机人工增雨试验方案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借鉴国内外已有的探测和分析研究成果,结合国内人工增雨飞机的性能,着重介绍在催化作业和探测时,开展等半径盘旋上升(或下降)垂直观测,和在特定高度上进行水平观测的方案设计及其资料收集、处理、存档的流程。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观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7.
不整合不仅仅是一个“面”,更是一个“体”,其本身具有较独特的微观组构,即具有“空间结构”属性.通过大量的岩心观察、野外踏勘及测井资料对比解释,纵向上提出不整合结构体的概念,并将其划分为三层结构:结构体上层、结构体中层及结构体下层,其中结构体上层与下层构成储集体,结构体中层形成封盖层,且封盖强度随埋深加大而增加.地层油气藏是以不整合为界,并以其为主要圈闭条件,故以不整合为限,将地层油气藏分为不整合之上的地层超覆油气藏和不整合之下的地层剥蚀油气藏两大类,进而划分为十一亚类.通过对准噶尔盆地及渤海湾盆地典型地层油气藏的解剖,提出不整合之上的超覆尖灭线、不整合之下的剥蚀尖灭线及不整合结构体控制了地层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  相似文献   
88.
高分辨率机载SAR影像判读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肖洲  赵争  黄国满 《测绘科学》2006,31(2):42-43
近年来机载SAR系统在国内得到快速发展。由于SAR系统具有不同于光学传感器的成像机理,因而可以提供全新的数据获取手段和不同的地物信息。利用高分辨率机载SAR影像进行解译时必须熟悉其成像机理和图像信息特点,充分了解SAR图像解译标志的特点和各类地物的解译规律。本文以高分辨率机载SAR数据为基础,对比光学影像,从SAR成像特点和地物散射特性出发,对SAR影像进行了目视解译,分析了SAR影像在地形地物要素识别中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89.
青藏高原西北缘盆山过渡带陡坡地貌的形成时代与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均海拔大于4500 m的青藏高原,是通过高原边缘的陡坡地貌与海拔低于1500 m的周缘盆地或平原相连接的,这些围绕高原的陡坡地貌是何时、如何形成的呢?本文通过对西昆仑山中段北缘主逆冲断层上盘陡坡地貌区9件磷灰石样品的裂变径迹年龄与长度分析表明:在海拔3900~4635 m的陡坡地貌中的裂变径迹样品年龄为6.2±1.4 Ma~0.9±0.3 Ma,呈现“上新下老”的反序分布特征; 而通过热历史模拟显示约5 Ma,约3~2 Ma,约2~1 Ma 和约1 Ma该地区出现多阶段的隆升与剥露。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和野外地质的观察认为,现今青藏高原西北缘陡坡地貌的形成是中新世晚期以来高原边界叠瓦状断裂系经历了约8 Ma、约5 Ma、约3~2 Ma、约2~1 Ma和约1 Ma多阶段后展式逆冲运动的结果,这为青藏高原周缘陡坡地貌的形成和青藏高原的隆升时代与型式提供了关键的热年代学约束。  相似文献   
90.
Ultraviolet–visible absorption spectral slope ratios SR (slope in 275–295 nm divided by slope in 350–400 nm) and humification index (HIX, integrated fluorescence emission in 435–480 nm divided by that in 435–480 and 300–345 nm) were compared when characterizing chromophoric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CDOM) in three humic acids and 44 whole water samples. HIX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pH for humic acids, while their SR showed much more complicated dependencies on pH. There wa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SR and HIX. SR increased in the order terrestrial coal/peat < terrestrial soil/river < seawater, while HIX increased in the order seawater < terrestrial soil/river < terrestrial coal/peat. The comparative study in this work indicates that terrestrially derived CDOM has higher HIX and lower SR than marine CDOM. Investigators may potentially use these two indices to compare qualitatively the character of CDOM in different sources (e.g., terrestrial vs. mari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