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50篇 |
免费 | 163篇 |
国内免费 | 29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81篇 |
大气科学 | 129篇 |
地球物理 | 177篇 |
地质学 | 398篇 |
海洋学 | 313篇 |
天文学 | 3篇 |
综合类 | 75篇 |
自然地理 | 13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篇 |
2023年 | 31篇 |
2022年 | 70篇 |
2021年 | 57篇 |
2020年 | 53篇 |
2019年 | 51篇 |
2018年 | 44篇 |
2017年 | 43篇 |
2016年 | 53篇 |
2015年 | 44篇 |
2014年 | 55篇 |
2013年 | 60篇 |
2012年 | 64篇 |
2011年 | 61篇 |
2010年 | 65篇 |
2009年 | 74篇 |
2008年 | 57篇 |
2007年 | 55篇 |
2006年 | 56篇 |
2005年 | 59篇 |
2004年 | 47篇 |
2003年 | 44篇 |
2002年 | 35篇 |
2001年 | 32篇 |
2000年 | 27篇 |
1999年 | 16篇 |
1998年 | 3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64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基于小波的浙江省NDVI与自然—人文因子多尺度空间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地表植被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与自然、人文因子间的关系开展综合的、多尺度的定量分析,这是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土地利用与覆被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以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区的浙江省为研究区,设置了东西向(样线A)和北南向(样线B)两条样线,并应用小波分析方法对研究区NDVI、高程、坡度和土地利用强度等因子的尺度特征以及这些因子间的多尺度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NDVI、高程、坡度及土地利用强度的空间分布格局存在四个尺度域;2上述因子在样线A及样线B上的空间分布分别存在两个主要特征尺度,其中东西向(样线A)上的特征尺度为40 km和80 km,北南向(样线B)上主要的特征尺度为30 km和50 km;3在较大尺度域(8 km以上),土地利用强度是影响NDVI空间分布的最主要因素,而在小尺度域(0~8 km),坡度和高程因子成为影响NDVI分布的主要因子。研究还认为,小波分析方法为识别地理要素空间分布的特征尺度、量测要素间任意尺度、任意位置上的相干关系,提供了方便的工具。 相似文献
92.
93.
94.
95.
96.
针对孔隙渗透地层的随钻声波测井问题,用Biot-Rosenbaum孔隙弹性波测井理论推导了孔隙地层的随钻井孔声场表达式.据此考察了随钻条件下井中斯通利波的波形、相速度频散、衰减以及相速度对渗透率的灵敏度,并与电缆测井中的情况进行了对比.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钻条件下斯通利波对地层渗透率的灵敏度相对于电缆测井有明显增加,更有利于用来反演地层渗透率.为快捷有效地处理现场测井数据和反演计算,采用简化Biot-Rosenbaum理论和钻铤的等效模型,对随钻斯通利波的频移和时滞进行联合反演.结果表明,随钻斯通利波反演的渗透率与核磁渗透率和岩心覆压测试渗透率符合较好,并且与常规测井曲线所反映的储层性质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证明了利用随钻斯通利波评价地层渗透率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97.
98.
MODIS 1B影像几何纠正方法研究及软件实现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MODIS影像是一种新型和重要的数据。对MODIS 1B影像几何畸变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选择了一种合适的纠正方法。对于1km分辨率MODIS 1B影像,直接采用1km分辨率的空间坐标进行几何纠正;对于250m和500m分辨率的MODIS 1B影像,先用三次样条曲线对坐标进行插值生成同分辨率的坐标,然后利用坐标插值结果对其进行几何纠正。由于MODIS影像在空问分布上的特殊性,采用前向和后向映射相结合的方式确定纠正后某一像素点在原始影像中的位置。根据该位置的条带重叠度,可以确定参与计算像素个数、搜索窗口的大小以及窗口的精确位置;采用归一化反距离加权插值法计算纠正后像素点的属性值。上述优化算法不仅保证了纠正后影像的质量,而且提高了数据处理速度。作者在Visual C 6.0环境下开发实现了上述算法。从坐标插值和几何纠正结果分析,无论是数据处理速度还是纠正后的影像质量和精度均达到要求。 相似文献
99.
ZOU Guangfu PAN Zhongxi ZHUANG Zhonghai ZHU Tongxing LI Jianzhong FENG Xintao 《《地质学报》英文版》2013,87(2):517-527
This paper conducts systematic test research on the 2920 paleomagnetic directional samples taken from Ordovician-Paleogene sedimentary formation in the north slope of Qomolangma in south of Tibet and obtains the primary remanent magnetization component and counts the new data of paleomagnetism the times.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 remanent magnetization component, it calculates the geomagnetic pole position and latitude value of Himalaya block in Ordovician-Paleogene. According to the new data of paleomagnetism, it draws the palaeomagnetic polar wander curve and palaeolatitude change curve of the north slope of Qomolangma in Ordovician-Paleogene. It also makes a preliminary discussion to the structure evolution history and relative movement of Himalaya bloc.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many clockwise rotation movements had occurred to the Himalaya block in northern slope of Qomolangmain the process of northward drifting in the phanerozoic eon. In Ordovician-late Cretaceous, there the movement of about 20.0° clockwise rotation occurred in the process of northward drifting. However, 0.4° counterclockwise rotation occurred from the end of late Devonian epoch to the beginning of early carboniferous epoch; 6.0° and 8.0° counterclockwise rotation occurred in carboniferous period and early Triassic epoch respectively, which might be related with the tension crack of continental rift valley from late Devonian period to the beginning of early carboniferous epoch, carboniferous period and early Triassic epoch. From the Eocene epoch to Pliocene epoch, the Himalaya block generated about 28.0° clockwise while drifting northward with a relatively rapid speed. This was the result that since the Eocene epoch, due to the continuous expansion of mid-ocean ridge of the India Ocean, the neo-Tethys with the Yarlung Zangbo River as the main ocean basin closed to form orogenic movement and the strong continent-continent collision orogenic movement of the east and west Himalayas generated clockwise movement in the mid-Himalaya area. According to the calculation of palaeolatitude data, the Himalaya continent-continent collusion orogenic movement since the Eocene epoch caused the crustal structure in Indian Plate-Himalaya folded structural belt-Lhasa block to shorten by at least 1000 km. The systematic research on the paleomagnetism of Qomolangma area in the phanerozoic eon provides a scientific basis to further research the evolution of Gondwanaland, formation and extinction history of paleo-Tethys Ocean and uplift mechanism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相似文献
100.
长江水下三角洲的动力沉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2002年9-10月在长江水下三角洲获取了163个表层样,综合粒度、有孔虫、介形类、有机碳以及CaCO3含量的资料表明,研究区明显分为两部分,即长江河口现代三角洲扣晚更新世末期三角洲。根据表层沉积物的粒度特征,现代水下三角洲可以分为以黏土质砂扣细砂为主的前缘斜坡区(A区)、以黏土质粉砂为主的前三角洲区(B区)扣以砂一粉砂一黏土为主的三角洲向陆架过渡区(C区),呈现较为明显的粒径细化趋势,有机碳与黏土含量呈现明显的正相关,CaCO3含量的变化不大,从Pejrup图可以看出现代三角洲从A区到C区的动力递减变化。晚更新世末期三角洲(D区)粒径较粗,有孔虫扣介形类的氧化壳含量较高,有孔虫扣介形类的丰度扣含量也较高,CaCO3的含量较高,与现代三角洲形成明显的对照。对比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的资料,近岸物质趋向粗化,北支水下沙脊发育,现代三角洲不断向外扩展,残留砂面积减少。50多年来河口来沙的减少已经引起整个现代三角洲物质粗化,现代沉积区沉降中心面积大幅度减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