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161篇 |
免费 | 8295篇 |
国内免费 | 425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471篇 |
大气科学 | 2331篇 |
地球物理 | 3343篇 |
地质学 | 12362篇 |
海洋学 | 3048篇 |
天文学 | 264篇 |
综合类 | 1479篇 |
自然地理 | 240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5篇 |
2024年 | 705篇 |
2023年 | 768篇 |
2022年 | 1280篇 |
2021年 | 1531篇 |
2020年 | 1220篇 |
2019年 | 1297篇 |
2018年 | 1151篇 |
2017年 | 1083篇 |
2016年 | 1093篇 |
2015年 | 1356篇 |
2014年 | 1253篇 |
2013年 | 1480篇 |
2012年 | 1603篇 |
2011年 | 1555篇 |
2010年 | 1537篇 |
2009年 | 1384篇 |
2008年 | 1412篇 |
2007年 | 1328篇 |
2006年 | 1301篇 |
2005年 | 1028篇 |
2004年 | 753篇 |
2003年 | 540篇 |
2002年 | 574篇 |
2001年 | 475篇 |
2000年 | 382篇 |
1999年 | 174篇 |
1998年 | 65篇 |
1997年 | 46篇 |
1996年 | 33篇 |
1995年 | 14篇 |
1994年 | 22篇 |
1993年 | 18篇 |
1992年 | 16篇 |
1991年 | 13篇 |
1990年 | 20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15篇 |
1987年 | 13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17篇 |
1983年 | 17篇 |
1982年 | 10篇 |
1981年 | 6篇 |
1979年 | 14篇 |
1978年 | 6篇 |
1976年 | 5篇 |
1957年 | 3篇 |
1954年 | 1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论述了基于数据融合的侧扫声纳图像处理的特殊过程。根据现代侧扫声纳系统的特点,提出了利用声线跟踪法进行斜距改正,同时对目标阴影区进行了处理;对文献[1]的灰度不均衡的改正算法进行了改进。利用小波变换检测出灰度突变区,根据剔除突变区后计算的灰度改正系数进行航向上的灰度改正,并用模拟数据和实际数据进行了验证;鉴于波束展宽效应对远场目标造成的拖尾效应,论述了对拖尾效应使用的去卷积的改正算法。 相似文献
162.
163.
基于光谱特征的湿地湿生植物信息提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湿生植物光谱特征分析,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提取湿地典型植被信息。在大量的野外实地调查基础上,确定提取的典型植物类型为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长芒稗(Echinochloa crusgallii)和睡莲(Nymphaeatetragona);采集湿地优势植物光谱数据,将优势植物与提取对象芦苇、长芒稗和睡莲的光谱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获取物种间区分性好的波段及波段组合,参与影像分割权重的设置;根据典型植被的分布特征,确定面向对象分割尺度(其中芦苇的分割尺度为50,长芒稗的分割尺度为20,睡莲的分割尺度为100)。通过研究发现:基于光谱特征分析的面向对象的分类精度为96%,而未利用光谱特征的面向对象的分类精度为87.3%,传统监督分类精度仅为82.3%。证明在面向对象提取前对植物光谱特征分析得到区分性好的波段及波段组合参与分割,对提高分类精度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64.
165.
研究结果表明:①不同放牧强度下群落演替方向和速度有很大差异,其中过牧使植被种类组成趋于简单,植物多样性指数下降,草地中以一年生劣质牧草占绝对优势,轻牧和禁牧则相反;②由于群落的物种组成和植物种群数量的变化,使群落占据的物种生态位也明显分异,其中轻牧和禁牧的生态位宽度指数趋于增大,过牧趋于下降,中牧年际波动大。由于生态位分离明显,使生态位相似性降低,生态位重叠部分很小;③随着植被的分异,在属性空间上其位置发生飘移,变异越大,飘移的愈分散,其中轻牧和禁牧下植被在属性空间的位置呈曲线型分布,说明其演替呈有规律的渐变过程,而重牧下植被分异剧烈,各点在空间分布零散且距离远,说明其演替跃变性强。 相似文献
166.
社会资本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资本影响知识创造、知识获取与知识整合,进而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基于中国大陆31个省份的截面数据,以无偿献血率、信任度和社会组织密度指标测量区域社会资本,以知识创造、知识获取、企业创新、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等5个指标衡量区域创新能力,采用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模型分析社会资本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我国各省区间的社会资本与区域创新能力均存在较大差异,但两者的空间分布状况具有相似性;(2)信任纬度与区域创新能力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规范纬度和网络纬度与区域创新能力呈负相关关系;(3)人均GDP、R&D人员和研发机构数量与区域创新能力均呈正相关关系。最后,提出了提高社会资本、增强区域创新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7.
基于信息量与逻辑回归模型的次生滑坡灾害敏感性评价——以汶川县北部为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次生滑坡灾害的影响是震后较长时间里人们持续关注的焦点,对其开展敏感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选取5.12地震的重灾区汶川县北部作为研究区,利用遥感与地理信息技术提取地震滑坡信息,在全面分析滑坡与高程、坡度、坡向、岩性、断裂带、地震烈度以及水系等7个影响因子相关特性的基础上,采用信息量法与逻辑回归模型进行灾害敏感性评价,将研究区划分为极轻度、轻度、中度、高度和极高危险5个级别,并对不同模型的适用性开展分析和对比。结果表明,逻辑回归模型在描述区域滑坡灾害危险度总体特征方面稍具优势。 相似文献
168.
山西国际旅游市场营销目标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梳理旅游市场营销目标选择方法的基础上,对原有竞争态模型进行扩展,分析山西省主体客源国的亲景度和市场发展指数,并基于两个指数的组合,建立旅游市场相对竞争态模型,将山西的主体客源国市场分为兴旺型、崛起型、成熟型和停滞型,并结合旅游市场绝对竞争格局,依据各类型市场的特征,确定山西省国际旅游市场的营销目标。 相似文献
169.
170.
环渤海地区海(咸)水入侵特征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中阐述了环渤海沿海地区海(成)水入侵的主要方式、发展进程、影响因素等基本特征,提出海(成)水入侵的综合防治对策。研究区海(成)水入侵主要有面状、带状、脉状或树枝状和越流等4种入侵方式。气候、地形地貌、地质与水文地质是发生海(成)水入侵的基础条件,地下水超采等人类不合理工程经济活动是诱发海(成)水入侵的主要原因。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建立节水型社会体系,合理规划利用水土资源,建造阻成蓄淡工程,跨流域引水,以及建立健全监测预警系统等综合措施,防止海(成)水入侵的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