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74篇
  免费   1429篇
  国内免费   2329篇
测绘学   915篇
大气科学   837篇
地球物理   1109篇
地质学   4417篇
海洋学   1205篇
天文学   85篇
综合类   491篇
自然地理   873篇
  2024年   86篇
  2023年   265篇
  2022年   426篇
  2021年   486篇
  2020年   394篇
  2019年   469篇
  2018年   475篇
  2017年   397篇
  2016年   440篇
  2015年   425篇
  2014年   452篇
  2013年   513篇
  2012年   544篇
  2011年   498篇
  2010年   499篇
  2009年   449篇
  2008年   471篇
  2007年   422篇
  2006年   392篇
  2005年   323篇
  2004年   227篇
  2003年   185篇
  2002年   242篇
  2001年   246篇
  2000年   162篇
  1999年   109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海洋强国战略和"一带一路"政策的深入推进,对海图的设计和评价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已有研究中,对海图认知实验开展的针对性和精细度还不够,海图要素表达方式比较单一,社会效益不高,服务性不强.本文基于眼动实验,展开对专题海图点状符号要素的评价.通过不同款式符号的设计,结合不同任务对比分析实验数据,提出一种以点状符号为例的专题海图评价的量化指标和具体量化过程.  相似文献   
72.
Huang  Xin  Li  Jiayi  Yang  Jie  Zhang  Zhen  Li  Dongrui  Liu  Xiaoping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英文版)》2021,64(11):1922-1933

Using more than three million Landsat satellite images, this research developed the first global impervious surface area (GISA) dataset from 1972 to 2019. Based on 120,777 independent and random reference sites from 270 cities all over the world, the omission error, commission error, and F-score of GISA are 5.16%, 0.82%, and 0.954, respectively. Compared to the existing global datasets, the merits of GISA include: (1) It provided the global ISA maps before the year of 1985, and showed the longest time span (1972–2019) and the highest accuracy (in terms of a large number of randomly selected and third-party validation sample sets); (2) it presented a new global ISA mapping method including a semi-automatic global sample collection, a locally adaptive classification strategy, and a spatio-temporal post-processing procedure; and (3) it extracted ISA from the whole global land area (not from an urban mask) and hence reduced the underestimation. Moreover, on the basis of GISA, the long time series global urban expansion pattern (GUEP) has been calculated for the first time, and the pattern of continents and representative countries were analyzed. The two new datasets (GISA and GUEP) produced in this study can contribute to further understanding on the human’s utilization and reformation to nature during the past half century, and can be freely download from http://irsip.whu.edu.cn/resources/dataweb.php.

  相似文献   
73.
中山市绿色生态小区规划建设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深入解析绿色生态小区实质内涵的基础上,综合评述了中山市绿色生态小区建设在概念理解、小区景观建设、住宅建设经济性及和谐统一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中山近年城市建设发展情况,从提高城市竞争力、提升城市品位和促进“两个适宜”城市发展目标的实现等方面具体分析了中山绿色生态小区建设的实践意义。最后从做好宣传、提高市民意识、推动实施政策等方面提出今后中山绿色生态小区发展之建议,以期促进中山城市的良性运作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4.
从地上、地下有机物质生产对湿地碳输入的贡献,湿地土壤碳库以及土地利用变化对湿地土壤碳库和碳排放的影响,甲烷排放和可溶性有机碳输出以及影响因子,湿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动态模型4个方面对湿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国内外研究进展和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分析,提出了我国亚热带区域天然湿地碳循环研究的主要热点和方向:⑴沿海湿地碳库估算及土地利用转化对土壤碳库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⑵酸沉降对于我国东南沿海低纬度地区湿地甲烷排放的影响;⑶沿海湿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动态模型的应用与开发;⑷湿地系统可溶性有机碳的输出机理探讨.  相似文献   
75.
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土壤中不同粒级碳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不同粒级土壤中的碳有着不同的周转规律,在高CO2浓度条件下,它们含量的变化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土壤碳是累积还是减少,对明确土壤碳的变化趋势有重要意义.采用田间培养试验初步模拟研究在高CO2浓度条件下土壤不同粒级碳的分布.结果表明,加入秸秆培养1年,由于CO2浓度升高的原因导致在低氮(LN)、常规氮(NN)和高氮(HN)水平下土壤中碳分别增加0.01、1.10、1.22g/kg,表现为粒级〈53μm土壤颗粒中碳分别增加1.53、2.19、2.70g/kg.粒级〈53μmm土壤颗粒碳量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其重量分配百分数显著增加36.2%,碳浓度增加5.4%;粒级〉250μm和250~53μm土壤颗粒部分虽然其碳浓度分别增加20.8%和17.3%(P〈0.05),怛由于重量分配百分数分别显著降低22.8%和36.1%,结果碳量降低.试验表明高CO2浓度导致不同粒级土壤的分配及碳浓度的变化;高氮施肥水平下有增加土壤碳量特别是小粒级土壤碳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76.
本文经过对宏观前兆信息的报送、管理等有关事项的考察和分析,确立了宏观前兆信息管理系统的具体实现功能。并阐述了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功能模块的设计,实现宏观前兆信息的在线添加和系统的在线管理。经过授权的用户可以通过Web浏览器,以人机交互式的客户端程序,实现对宏观前兆信息的在线添加、管理、查询和统计等功能。  相似文献   
77.
ZENG Hua-lin   《地学前缘》2006,13(5):I0001-I0002
This issue is the second part of the "Research o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including 16 papers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an interesting long paper dealing with the essential observations relevant to the along-strike variation of Himalayan geologic framework), and three papers dealing with other topics.  相似文献   
78.
近年来,随着核探测与分析技术的日趋成熟,使复杂γ谱的获取、解析达到了在线测量的要求,从而使在线PGNAA(中子活化瞬发γ射线分析)技术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它可对一些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全物料进行在线测量,其分析精度、可靠性等皆能满足在线元素含量分析的需要,因而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这里介绍了基于PGNAA技术的在线分析系统的基本原理、组成和发展,并概述了它在水泥、煤炭等行业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79.
笼状水合物拉曼光谱特征与结构水合数的耦合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不同气体组分和环境介质对形成笼状结构类型水合物和水合数的影响, 开展了一元体系 (CH4、CO2、C3H8 )和二元体系(CH4 +CO2、CH4 +C3H8、CH4 +N2 )的水合物生成结晶充填过程、结晶构型和动力学特性分析, 并对生成的水合物进行了拉曼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单组分甲烷充填小孔穴 512和大孔穴 512 62 形成Ⅰ型笼状结构水合物(SⅠ), 二氧化碳和丙烷只占据大孔穴 512 64 形成Ⅱ型笼状结构水合物 (SⅡ ); 而二元混合组分中小孔穴中只充填有甲烷, 而没有CO2、N2 和C3H8。应用反褶积的ν1 对称谱带测定了CH4 分子在Ⅰ型结构大孔穴和小孔穴中的相对占有率,并根据谱带的面积比(对应于小孔穴与大孔穴)计算了平衡条件下甲烷水合物孔穴占有率及其耦合的水合数, 认为气体分子的大小不仅影响它所充填的孔穴形态和类型, 而且影响水合物生成的结构类型和水合数。  相似文献   
80.
山西沁水盆地煤层气成藏的微观动力能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吴财芳  秦勇  傅雪海  曾勇 《现代地质》2005,19(3):449-457
煤层气成藏的微观动力能条件主要包括煤储层的孔隙—裂隙系统、煤储层的生气作用和储气作用两个方面。以山西沁水盆地为例,深入剖析了煤储层的孔隙—裂隙系统及其发育历程、煤储层的生气作用与能量聚散,阐明了煤层气成藏的微观动力能对成藏效应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构造作用对储层渗透率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成烃增压致使能量聚集,成为盖层突破作用的主要驱动力,而能量放散则主要是通过煤储层孔隙—裂隙系统的产生、发展。根据上述研究成果,沁水盆地煤层气成藏的地质区划结果为:盆地南部的有利区带为阳城和晋城的北部地区,包括潘庄、樊庄、郑庄等地区;盆地中部的有利区带为安泽—沁源地区,位于盆地西斜坡的中南部;盆地北部的可能有利区带为寿阳东南部地区,位于榆次东北部和阳泉西南部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