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3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123篇
测绘学   24篇
大气科学   124篇
地球物理   139篇
地质学   174篇
海洋学   62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46篇
自然地理   6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柴云来 《探矿工程》1994,(3):28-29,31
介绍了在浅海施工直径2.20m嵌岩桩的技术问题。包括平台的搭设,用刮刀钻头与牙轮钻头钻进克取硬岩一次成孔工艺,利用冲洗液平衡原理处理浅海钻进护简断裂的成孔方法,改进浇灌清孔流程,保证浇灌质量。  相似文献   
92.
以民勤荒漠绿洲过渡带为研究区,通过样方调查,研究了荒漠区、荒漠绿洲过渡区到绿洲内不同梯度生境中灌丛沙堆的形态特征及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3种生境中灌丛沙堆的形态呈极显著性差异(p<0.01);绿洲区灌丛沙堆的平均高度、底面积、纵横断面积和体积均最大,其次为荒漠区,过渡区最小。(2)过渡带3种生境灌丛沙堆的长、短轴之间均呈二次函数关系,但相关程度不同,过渡区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达0.78;绿洲区相关性最低,相关系数为0.57;高度与底面积、体积与高度间均呈幂函数关系,相关系数均在0.59以上;(3)过渡区灌丛沙堆分布密度较大,呈聚集分布,而荒漠区及绿洲区沙堆分布密度较小,均呈随机分布。  相似文献   
93.
设黑膜大垄(M1)、玉米秸秆带状平覆(M2)、玉米秸秆带状垄沟覆杆(M3)和不覆盖露地平作(CK)4个处理进行田间小区试验,对比研究不同覆盖方式对西北旱地土壤温度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M1较CK提高全生育期土壤温度0.98℃,主要提高了块茎膨大期5 cm土层(2015年)及淀粉积累期10 cm土层(2016年)的土壤温度;M2、M3较CK降低全生育期土壤温度1.06℃、0.59℃,主要降低了块茎形成期10 cm土层的土壤温度。两年M1、M2、M3分别平均较CK增产11.68%、21.74%、16.88%。产量与淀粉积累期至收获期单株结薯数、单株产量正相关(r=0.064~0.766),覆盖处理显著较CK提高淀粉积累期单株结薯数及单株产量,平水年以M1最好,偏旱年以M2最好。  相似文献   
94.
本文根据野外地质填图和水系位移测量结果,论述了香山-天景山弧形断裂带新生代有两个不同活动性质的阶段,即早期阶段的强烈挤压和晚期阶段的左旋走滑兼挤压。分析、讨论了不同活动阶段的时间界限和转变原因。指出了1709年中卫南71/_2级地震形变带的表现形式、延伸范围  相似文献   
95.
兴地Ⅱ号铜镍矿床为岩浆多期次分异、侵位形成的基性-超基性杂岩体;本文通过对兴地辉长岩进行SIMS锆石U-Pb精确测年,获得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737±2 Ma,该数据表明兴地Ⅱ号杂岩体形成于南华纪,并非形成于中元古代。塔里木北缘广泛发育的碳酸岩、基性-超基性岩和双峰式火山岩,为Rodinia 超大陆长期的和持续的裂解产物。  相似文献   
96.
将区域地球化学资料应用于农业问题的研究,是扩大区域地球化学资料应用领域的重要方面之一。通过土壤中Cu、Zn、Fe、Mn、Co元素的全量、有效量、pH值、有机质与作物产量之间关系的研究,发现元素有效量与土壤中元素全量呈正相关,与pH值呈负相关,与有机质呈正相关,而作物产量与元素有效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7.
鄂西磷矿的分布与产状受神农架背斜和黄陵背斜控制,为荆襄式晚震旦世沉积型磷块岩矿床。受浅海台地台坪亚相,磷块岩、泥(页)岩、白云岩含磷建造和水下隆起古构造等控制。晚震旦世陡山沱期磷矿评价标志为:上震旦统陡山沱阶;浅海台地台坪亚相;磷块岩、泥(页)岩、白云岩含磷建造;成矿地段陡山沱阶厚度一般小于200m,最佳150~50m;水下隆起带;磷块岩矿床一般分布在冰碛砾岩为0m的区域;含磷建造等深线一般小于1000m。评价结果表明,荆襄、宜昌、新华、神农架和保康磷矿区的深部及外围具有较好的资源远景,资源潜力大。  相似文献   
98.
The soil freeze–thaw controls the hydrological and carbon cycling and thus affects water and energy exchanges at land surface. This article reported a newly developed algorithm for distinguishing the freeze/thaw status of surface soil. The algorithm was based on information from Advanced Microwave Scanning Radiometer Enhanced (AMSR‐E) which records brightness temperature (Tb) in the afternoon and after midnight. The criteria and discriminant functions were obtained from both radiometer observations and model simulations. First of all, the microwave radiation from freeze–thaw soil was examined by carrying out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s at 18·7 and 36·5 GHz using a Truck‐mounted Multi‐frequency Microwave Radiometer (TMMR) in the Heihe River of China.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oil moisture is a key component that differentiates the microwave radiation behaviours during the freeze–thaw process, and the differences in soil temperature and emissivity between frozen and thawed soils were found to be the most important criteria. Secondly, a combined model was developed to consider the impacts of complex ground surface conditions on the discrimination. The model simulations quite followed the trend of in situ observations with an overall relation coefficient (R) of approximately 0·88. Finally, the ratio of Tb18·7H (horizontally polarized Tb at 18·7 GHz) to Tb36·5V was considered primarily as the quasi‐emissivity, which is more reasonable and explicit in measuring the microwave radiation changes in soil freezing and thawing than the spectral gradient. By combining Tb36·5V to indicate the soil temperature variety, a Fisher linear discriminat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establish the discriminant functions. After being corrected by TMMR measurements, the new discriminant algorithm had an overall accuracy of 86% when validated by 4‐cm soil temperature. The multi‐year discriminant results also provided a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classification map of frozen ground in China. Copyright © 2011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99.
刘璐  栗珂  柴芊 《气象科学》2010,30(3):382-386
选取陕西苹果(梨)生产基地县中生态环境、气候特点与苹果(梨)产业发展水平具有代表性的10个台站,近40 a(1969—2008年)伏期降水量和无降水日数资料,设计并计算其伏旱指数。将伏旱指数分成强、偏强、中等、偏弱和弱五个等级,并用典型k阶自回归AR(k)预测模式进行独立样本预测试验。结果表明:伏旱指数能够较客观地反映基地县的伏旱强度,且伏旱指数的时空分布特征差异较大。这与这些基地县所处纬度、海拔高度、生态环境和气候背景的差异有关。典型k阶自回归预测模式预测准确及基本准确率在70%左右,预报效果尚好,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0.
宋文玲  顾薇  柳艳菊  刘长征 《气象》2013,39(9):1204-1209
本文利用黄河中游61站降水资料,分析了其变化规律和同期及前期环境场特征,并建立了夏季降水预测模型。研究发现:黄河中游夏季降水具有显著的年际变化特征,显著周期在3年左右;黄河中游夏季降水主要受到同期东亚高空急流、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以及贝加尔湖附近低槽的影响,当急流和副高偏强(弱)偏北(南)、贝加尔湖附近高度场偏低(高)时,黄河中游降水偏多(少)。另外,前期秋季南方涛动指数、北非副热带高压(20°W~60°E)、南海副热带高压(100°~120°E)、北半球副高强度及北半球极涡强度发生异常时,对夏季环流产生影响,从而影响黄河中游夏季降水,据此,建立预测模型。评估发现该模型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可用于黄河中游夏季降水的定量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