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2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123篇
测绘学   24篇
大气科学   124篇
地球物理   139篇
地质学   174篇
海洋学   62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46篇
自然地理   6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国朋飞  何生  柴德蓉  殷世艳 《地球科学》2015,40(7):1177-1186
恩平组烃源岩成藏贡献研究对于拓展珠Ⅰ坳陷勘探新领域以及发现新的储量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目前相关研究较少.在油源对比的基础上, 将生标绝对含量与端元油配比实验相结合, 研究了珠Ⅰ坳陷恩平组烃源岩对单井油样的相对贡献.油源对比结果指示, 研究区原油可分为3类: 第1类源自始新统文昌组中深湖相烃源岩, 主要分布在惠陆低凸起、番禺4洼、流花凸起等地区; 第2类源自始新统-渐新统恩平组湖沼相烃源岩, 仅分布在惠州凹陷北部; 第3类为混源油, 发现于惠州凹陷南部和恩平凹陷.甾萜类绝对含量等7个指标建立的混源比例图版适用于计算油样中前两类烃源岩的相对贡献.计算结果表明, 文昌组烃源岩是珠Ⅰ坳陷的主力烃源岩, 恩平组烃源岩仅对惠州凹陷和恩平凹陷中的部分油样存在贡献.   相似文献   
72.
中国大陆降水时空变异规律——I.气候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系统了解大尺度降水气候特征,利用2 300多个国家级气象站逐日观测资料,分析了中国大陆1956—2013年多年平均降水的空间分布和季节性变化规律。主要新认识有:① 暴雨量、暴雨日数和暴雨强度最高的站点在华南沿海,而小雨量、小雨日数最多的站点主要在江南内陆山区、丘陵;东部季风区山地、丘陵多出现低强度降水,平原和沿海易出现高强度降水;② 四季降水量均由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递增,南方秋季降水量明显小于春季,但华西和江南沿海秋季降水量较多,冬季降水在东南丘陵出现高值中心;③ 珠江和东南诸河流域降水量年内存在2个峰值,其中珠江流域有6月主峰值和8月次峰值,东南诸河流域主峰在6月中下旬,次峰在8月末,长江流域总体表现为单峰型,出现在6月下旬和7月初,西南诸河流域和北方所有流域降水均表现为夏季单峰型;④ 南方各大河流域从2月末到6月中下旬陆续进入雨季,北方各大河流域进入雨季时间集中在6月末、7月初;南、北方雨季结束时间比雨季开始时间集中,从南到北进入雨季时间持续120 d以上,而从北到南退出雨季时间则仅持续不到45 d;⑤ 丰雨期的持续时间,珠江流域从5月初到9月上旬后期,东南诸河从5月上旬到7月上旬,8月末到9月初再度短暂出现,长江流域从6月中下旬到7月中旬,西南诸河从7月中旬到 8月下旬,淮河流域从7月上旬至7月底、8月初,辽河流域在8月初出现极短丰雨期;⑥ 降水年际变异性最高的站点在青藏高原西南、塔里木盆地、阿拉善高原、华北平原北部和汾河谷地,海河流域年降水具有最大的变异系数。  相似文献   
73.
宋文玲  顾薇  柳艳菊  刘长征 《气象》2013,39(9):1204-1209
本文利用黄河中游61站降水资料,分析了其变化规律和同期及前期环境场特征,并建立了夏季降水预测模型。研究发现:黄河中游夏季降水具有显著的年际变化特征,显著周期在3年左右;黄河中游夏季降水主要受到同期东亚高空急流、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以及贝加尔湖附近低槽的影响,当急流和副高偏强(弱)偏北(南)、贝加尔湖附近高度场偏低(高)时,黄河中游降水偏多(少)。另外,前期秋季南方涛动指数、北非副热带高压(20°W~60°E)、南海副热带高压(100°~120°E)、北半球副高强度及北半球极涡强度发生异常时,对夏季环流产生影响,从而影响黄河中游夏季降水,据此,建立预测模型。评估发现该模型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可用于黄河中游夏季降水的定量预测。  相似文献   
74.
特定基准下的异常位移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地壳运动和变形研究中存在的位移资料的参考基准、异常位移等问题,主要讨论了位移资料特定基准的转换和异常位移诊断的数学模型--特定基准转换模型为七参数相似变换模型,转换保持了变形体内部相对位置关系不变,并使转换后的位移矢量更能体现区域内的相对运动信息;异常位移诊断采用拟准检定法(QUAD),在选定拟准观测的情况下,使得位移真误差具有明显的分群性;模拟算例结果显示,本文采用的线性变换模型、粗差拟准检定法都表现出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5.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河西走廊五市旅游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艳俊  杨林娟  柴洪  陈钰 《中国沙漠》2021,41(5):238-241
在对河西走廊五市旅游业发展情况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从旅游产业发展规模、产业增长潜力和产业环境等3个方面选取了28个指标,通过因子分析法对每个指标数据进行加权,然后通过定量分析法比较各城市旅游竞争力.结果 表明:河西五市中,旅游竞争力顺序依次为酒泉、武威、张掖、嘉峪关、金昌.最后对河西走廊各市旅游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并针...  相似文献   
76.
临南洼陷带沙四段滨浅湖滩坝相成因的砂体广泛发育,近年来已成为该区十分重要的勘探后备阵地。但该区火成岩发育,地震资料品质较差,滩坝砂的分布发育不清,不利于勘探部署。在深化研究沙四上亚段古地貌、沉积特征的基础上,运用频谱分解等技术提高地震资料分辩率,综合利用了正演及属性分析等技术,对滩坝砂岩的发育范围进行了预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该层系油藏的勘探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77.
2019年中国气候主要特征及主要天气气候事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9年我国气候总体呈现暖湿特征。全国年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0.79℃,为1951年以来连续第五暖年,四季气温均偏高,春、秋季明显偏暖;年降水量为645.5 mm,较常年同期偏多2.5%,冬、春、夏季降水偏多,秋季偏少。华南前汛期开始早、结束晚,为1961年以来最长前汛期,雨量为1961年以来次多;西南雨季开始和结束均偏晚,雨量偏少;入梅晚、出梅早,梅雨量偏少;华北雨季开始晚,结束与常年一致,雨量偏少;东北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量偏多;华西秋雨开始早、结束晚,雨量偏多。2019年,台风生成多,登陆强度总体偏弱,仅台风利奇马灾损重;暴雨洪涝、干旱、强对流、低温冷冻害和雪灾、沙尘暴等气象灾害均偏轻。  相似文献   
78.
2012年海洋和大气环流异常及其对中国气候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文章主要对2011/2012年冬季至2012年秋季的海洋和大气环流异常进行分析,并讨论这些异常特征对中国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影响。分析表明:2012年3月拉尼娜事件结束,赤道中东太平洋在7—8月出现明显暖水波动,之后进入正常状态。暖水波动使9—10月西太副高偏强偏西控制长江以南大部,造成该地温高雨少:8—9月,热带印度洋呈显著的偶极子正位相模态,在热带东太平洋激发出异常反气旋,其西北侧西南气流有利于暖湿气流影响中国华西南部出现明显秋雨。2012年南海夏季风爆发偏早1候,结束偏晚2候,强度偏弱;东亚夏季风为1951年以来第四强,使得东亚夏季风雨带位置偏北,中国北方大部夏季降水偏多。受海温和大气环流异常等的共同影响,我国出现了冬冷、春夏热、秋冷和夏季降水"北多南少"的气候特征。  相似文献   
79.
Researchonthespectralanalysisandtestmethodofperiodsignalsinmonthlymeansealevel¥MaJirui;TianSuzhen;ZhengWenzhenandChaiXinmin(R...  相似文献   
80.
动剪切模量比的不确定性会对场地地震反应计算的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而目前对这种影响的研究多限于定性分析,笔者利用渤海海域典型场地对这一影响进行定量分析。首先,建立了土层地震反应计算模型;然后,在不改变影响土层地震反应计算结果其他参量的前提下,赋予了原动剪切模量比一系列偏差并求得了场地反应谱的变化;最后,得到了反应谱对动剪切模量比的敏感度。结果表明:1)在动剪切模量比曲线增大(或减小)后,在基准反应谱的特征周期附近,存在一个反应谱相对于基准反应谱由增大转变为减小(或由减小转变为增大)的转变点。2)在概率水准2和3下:反应谱平台段对动剪切模量比的敏感度最高,其值基本上分布在1.0~3.0;反应谱下降段的敏感度绝对值随着周期的增大先迅速增大后逐渐趋于0,最大值达1.0以上;反应谱上升段的敏感度分布平稳,其值多分布在1.0~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