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0115篇 |
免费 | 33634篇 |
国内免费 | 3397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915篇 |
大气科学 | 22822篇 |
地球物理 | 14127篇 |
地质学 | 39572篇 |
海洋学 | 17283篇 |
天文学 | 1194篇 |
综合类 | 5219篇 |
自然地理 | 359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12篇 |
2023年 | 690篇 |
2022年 | 1212篇 |
2021年 | 1556篇 |
2020年 | 2641篇 |
2019年 | 5903篇 |
2018年 | 6046篇 |
2017年 | 5758篇 |
2016年 | 5900篇 |
2015年 | 5211篇 |
2014年 | 4801篇 |
2013年 | 5368篇 |
2012年 | 5101篇 |
2011年 | 4953篇 |
2010年 | 4849篇 |
2009年 | 4101篇 |
2008年 | 3437篇 |
2007年 | 3414篇 |
2006年 | 2960篇 |
2005年 | 2813篇 |
2004年 | 3041篇 |
2003年 | 2778篇 |
2002年 | 2645篇 |
2001年 | 2366篇 |
2000年 | 1905篇 |
1999年 | 1954篇 |
1998年 | 1896篇 |
1997年 | 1919篇 |
1996年 | 1524篇 |
1995年 | 1470篇 |
1994年 | 1305篇 |
1993年 | 1253篇 |
1992年 | 1057篇 |
1991年 | 778篇 |
1990年 | 745篇 |
1989年 | 617篇 |
1988年 | 520篇 |
1987年 | 401篇 |
1986年 | 328篇 |
1985年 | 264篇 |
1984年 | 286篇 |
1983年 | 169篇 |
1982年 | 205篇 |
1981年 | 149篇 |
1980年 | 113篇 |
1979年 | 114篇 |
1978年 | 51篇 |
1977年 | 44篇 |
1971年 | 53篇 |
1970年 | 4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62.
-Among four species of Littorinid, Littorina scabra, L. brevicula, Nodiliitorina millegrana and N. pyramidalis pyramidalis, on the hard intertidal zone in the Jiulong Estuary, Fujian, L. scabra has the most extensive distribution both vertically and horizontally, and the highest anual average density. The uppermost limit of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N. pyramidalis pyramidalis is higher than the other three Littorinid. Desiccation is a main factor affecting the uppermost limit of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the Littorinid. The increasing wave action will raise the uppermost limit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Littorinid. With seasonal changes, the densities of the Littorinid also change in different tidal zonations. Difference in salinity is the main factor affecting the horizontal distribution of the Littorinid in the estuary. 相似文献
63.
The results of Zayü-Qingshuihe MT sounding profile carried out in eastern Tibetan Plateau are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Using 2-D RRI method, the resistivity distribution with depth is obtained along the profile. It is featured by the resistivity zones in the horizontal direction and layers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The Bangong-Nujiang suture zone and Jinshajiang suture zone are both important electrical conductivity-separating zones in the plateau, and the former is a zone with relatively low resistivity while the latter is an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gradient zone. The highly electrical conductive bodies in the mid and lower crust of northern Qiangtang and Bayan Har Terrain might be caused by regional melting due to shear heating during the process of subduction in tectonic evolution. 相似文献
64.
塔里木盆地三叠系烃源岩有机岩石学特征与生烃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应用现代有机岩石学方法,配合有机地球化学方法,通过对塔里木盆地三叠系烃源岩的研究,认识了一种较特殊的烃源岩类型,其生烃母质以菌解无定形体为主,不仅其实测镜质组反射率R°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而且其生烃早,“液态窗”范围介于镜质组R°为0.40%-0.95%之间。这类烃源岩生烃潜力较强(相当于ⅡB型干酪根),实际上已进入成熟-成烃峰期阶段,并广泛分布于塔北轮南及其以南地区,预测展布面积达1.0-1.5万 相似文献
65.
本文论述在新形势下地震台站体制、任务改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认为地震台实行地震监测、科研、预报三结合和将单一观测型台站转化成观测--科研型台站系我国地震台站的发展方向。文中结合牡丹江等地震台的实践对三结合地震台站建设的实施办法和管理体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6.
使用全球版本的迈阿密等密度海洋环流模式对2011年3月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在海洋中的传输以及扩散进行了数值模拟。数值模式中核废料(示踪物)排放情景采取等通量连续排放,排放时间从3月25日开始,分别持续20 d以及1 a,两种情形分别积分20 a。为了减少海洋环流年际变化带来的数值模拟的的不确定性,20 a的模式积分分别用2010年、1991-2011年、1971-1991年以及1951-1971年4个不同时段的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作为大气强迫场,因此每种排放情形包含4个数值试验。模拟结果的分析表明,不同核废料排放情景及其在不同时段大气资料对海洋模式的驱动下,模拟的示踪物总体的传输扩散路径(包括表层以及次表层)、传输速率以及垂直扩展的范围没有显著的差异。集合平均数值模拟的结果显示:在两种排放情景下,日本福岛核泄漏在海洋的传输路径受北太平洋副热带涡旋洋流系统主导,其传输路径首先主要向东,到达东太平洋后,再向南向西扩散至西太平洋,可能在10~15 a左右影响到我国东部沿海海域,且海洋次表层的传输信号比表层信号早5 a左右。通过进一步分析模式积分过程中最大示踪物浓度随时间变化发现,在积分第20 a(2031年3月),海洋表层和次表层浓度的最高值分别只有模式积分第一年浓度的0.1%和1%。在积分的20 a里,排放的核废料主要滞留在北太平洋海域(超过86%±1.5%的核废料在积分结束时,滞留在北太平洋),而在积分的前10 a(2021年之前),几乎所有的核废料滞留在北太平洋;在核废料的垂直分布上,主要集中在海洋表层至600 m的深度,在积分的20 a时间里,没有核废料信号扩散至1 000 m以下的深度。数值模拟的结果也表明核废料浓度减弱的强度以及演变的时间特征主要受洋流系统的影响,与排放源的排放时间长短关系不大。值得指出的是,更加准确地评估一个真实的核泄漏事故对海洋环境所造成的可能影响,还需要考虑大气中的放射性物质的沉降以及海洋生态对核物质的响应。 相似文献
67.
太古宇潜山不同岩石类型裂缝发育潜力分析——以辽河西部凹陷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太古宇结晶变质岩是潜山的重要储集层岩石类型, 然而对太古宇不同类型变质岩裂缝发育潜力的相对大小迄今还没有明确的标志。通过大量的岩石力学实验、岩心裂缝观测、成像测井资料分析和油田生产实践等相结合的方法, 探索分析太古宇不同岩石类型裂缝发育的相对潜力, 并提出了脆性系数(fb)的概念。岩石力学试验结果表明, 太古宇不同岩性的岩石力学性质存在差异, 脆性系数总体有随暗色矿物增加而减小的趋势; 定向构造发育的片麻岩类岩石的力学参数与变形方向密切相关, 其中片麻理与加载方向夹角大于45°时的脆性系数fb明显小于夹角小于45°时的脆性系数。大量生产实践资料表明, 定向构造发育的片麻岩类容易发育剪裂缝, 而定向构造不发育的粒岩类则容易发育张性裂缝。综合分析揭示, 不同岩性剪裂缝发育潜力从大到小的次序为:片麻岩类→混合花岗岩类→角闪岩; 不同岩性张性裂缝发育潜力从大到小的次序为:混合花岗岩类、浅粒岩→片麻岩类→角闪岩。 相似文献
69.
湖北省利川市毗邻清江,其下游腾龙洞清江伏流段阻流壅水严重,影响到了城区.本文通过对腾龙洞形态结构特点及其周围地质环境的研究,认为该地下河入口(落水洞)至银河洞尾一段过水断面狭窄,阻流壅水是造成利川市城郊遭受水灾的主要原因.治理时,以隧道加溶洞方案最为经济 相似文献
70.
非线性参数H值用于华北地区的预报方案研究及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佩燕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1996,17(1):76-80
本文研究了非线性参数H值曲线与华北强震之间的关系。将RSH算法应用于华北地区,研究了定量预报指标的方案,并进行了回溯性预报检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