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3篇
  免费   296篇
  国内免费   348篇
测绘学   345篇
大气科学   151篇
地球物理   170篇
地质学   694篇
海洋学   206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155篇
自然地理   19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针对对铜陵桂花冲花岗闪长斑岩进行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及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该花岗闪长斑岩高硅富碱(w(SiO2)平均为63.60%,w(Na2O+K2O)平均为7.09%,K2O/Na2O为0.51~0.68),属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岩石稀土总量低(ΣREE在187.43×10-6和209.19×10-6之间),但轻稀土富集而重稀土亏损(ΣLREE/ΣHREE为15.00~16.49,(La/Yb)N为22.37~28.45),且具弱负Eu异常(δEu在0.75~0.83,平均为0.80)。同时,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Th和U),而亏损高场强元素(Nb和Ta)。锆石LA-ICP-MS U-Pb定年测得花岗闪长斑岩年龄为(138.3±1.4)Ma,表明该岩体的形成时代为早白垩世,与铜陵矿集区中生代主要成矿岩体的年龄(137.5 Ma±1.1Ma~151.8Ma±2.6Ma)一致。该花岗闪长斑岩形成于碰撞后构造环境,是由壳幔混合岩浆冷却结晶形成的。  相似文献   
992.
闽江钻孔沉积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流沉积物微量元素特征对指示沉积演化历史、沉积环境及沉积物的物质来源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踪作用。闽江福州段540cm的沉积物微量元素比值(Rb/Sr和Sr/Ba)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敏锐地指示了沉积环境从河流快速转变为沼泽的突变点,同时,也清楚地指示了不同沉积环境下的物源变化。受控于闽江流域丰富的岩浆岩和稀土资源以及呈酸性的福建土壤和闽江水体,闽江钻孔沉积物REE明显高于上地壳、长江和黄河,与福建土壤最为接近。经过球状陨石和北美页岩标准化之后,闽江钻孔沉积物稀土元素分配模式呈右倾型,与长江和黄河沉积相比具有更好的轻稀土富集。δEu负异常和δCe正异常非常显著,并且与∑REE密切相关,表明它们均受到源区环境变化和搬运作用的控制。  相似文献   
993.
利用T/P卫星、Jason-1卫星以及Jason-2卫星同步段的Corssh数据,研究了黄海海域同步段不同测高卫星的测高系统差,得到了T/P卫星与Jason-1卫星间升轨与降轨系统差为0.074m与0.075m,Jason-1卫星与Jason-2卫星间升轨与降轨系统差为0.066m与0.076m。通过计算多代卫星数据的系统误差,提高了融合数据成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94.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当今世界步入信息爆发性增长的时代,互联网、物联网和传感网中的海量人类社会相关信息为解决城市治理和社会管理问题提供了新视角,如何将信息进行快速有效地整合和共享,是进一步提高城市智慧化管理能力面临的巨大挑战。近年来,在社会信息的位置泛在属性基础上提出的全球位置信息叠加协议与位置服务网技术,将位置作为信息横向关联的结点,为打通各领域系统间的壁垒,实现跨网、跨平台、跨系统、跨位置语言的海量异构信息自动汇集、融合计算与智能服务,提升社会化信息共享水平和效率,推动智慧地球和智能社会建设提供了支持。本文着重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关于全球位置信息叠加协议与位置服务网技术在立体剖分与位置编码、位置编码映射、地理实体编码、泛在位置信息叠加协议、高精度位置时空框架与位置感知的信息融合技术等各项关键技术的前沿进展。并进一步总结了全球位置服务网在行业中的示范应用,最后对全球位置服务网在技术和应用上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以期望为未来全球位置服务网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5.
通过开展三岔顶一带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分析了研究Au,Ag,Cu,Pb,Zn,W,Sn,Mo,As,Bi,Sb,Cr,Ni,Co,Hg,Cd共16种元素地球化学参数特征及其相关性,认为该区元素的富集与地层、构造、岩浆岩明显相关;Hg,Cr,Ni,W,As,Au,Pb,Zn等元素变异系数较大,易于形成异常;Ag,As,Au,Co,Cr,Cu,Hg,Ni,Sb,Zn等10种元素不同程度富集,成矿可能性大。通过因子分析,提取了6种具有代表性的因子组合类型,讨论了各元素空间分布特征。全区共圈定31处地球化学综合异常,在综合异常查证的基础上,结合区域成矿地质条件、矿产地质特征,圈定出寒凝泉铬钴镍铜、黄沙河东铜银钼铅多金属、月牙湾铜银铅锌多金属3处找矿远景区,为该地区进一步开展找矿工作提供了基础地球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6.
本文介绍了我国最新研制的首套吊舱式高温超导全张量磁梯度测量系统,系统主要由高精度超导量子干涉磁强计构成的全张量磁梯度探头、数据采集系统、惯性导航系统、无磁吊舱等组成.在江苏省丹阳市试验区开展了飞行试验,成功地获取试验区全张量磁梯度分布图,测试结果表明吊舱式高温超导全张量磁梯度测量仪各项指标满足航磁测量技术规范的要求,测...  相似文献   
997.
结合观测的海表温度距平(SSTA)对925hPa NCEP/NCAR再分析风应力距平(以下简称NCEP风应力距平)资料与FSU风应力距平资料进行了比较分析。对比分析了分别以NCEP、FSU风应力距平作为初始强迫风场时的Zebiak-Cane海气耦合模式(简称ZC耦合模式)的预报能力。结果表明:1980、1990年代NCEP风应力距平较FSU风应力距平与观测SSTA匹配更为合理。NCEP风应力距平不仅较FSU风应力距平对ZC海洋模式初始化效果好,尤其在1990年代更为显著,而且在1980、1990年代以NCEP风应力距平替代FSU风应力距平作为ZC耦合模式的初始强迫风场,都提高了该耦合模式预报能力,尤其是可提前6-8个月成功地预报出1997/1998年EI Nifio事件。进一步分析表明,在1997/1998年EI Nifio事件前兆、爆发阶段,NCEP风应力距平驱动海洋模式产生的SSTA比FSU风应力距平驱动海洋模式产生的SSTA更接近观测SSTA的水平冷、暖分布特征,这为ZC耦合模式提供了更为合理的预报初始强迫场,从而有利于提高其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998.
深圳的城中村及改造实践启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城中村是中国二元社会结构遭遇快速城市化而出现的一种特殊社会现象.城中村不仅具有独特的物质形态,更有深刻的社会内涵.深圳的城中村如同其城市化一样具有非常强的个性特征,文中深入分析了深圳“城中村”改造的社会背景和与改造有关的条件,并以土地为核心探讨了有关土地权属、一体化管理、利益格局的分配等问题.  相似文献   
999.
伪卫星技术发展和应用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已经引起了测量、测地、导航和其他与定位相关的学科的革命,但是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有两个内在的弱点:信号衰减和定位结果依赖卫星的几何布局。因此在比较苛刻的观测环境下,系统的表现明显降低。伪卫星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引入的。本文讲述了伪卫星发展的相关历史和近来伪卫星定位方面的一些成就,并提出了现存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000.
邓浩  张延军  单坤  倪金  岳高凡 《世界地质》2020,39(1):121-126
以大连某实际工程作为研究场地,室内试验与原位测试所得碎石土地基物理力学参数与实测所得强夯处理沉降量作为样本,通过BP神经网络对样本的训练、学习,建立地基土力学参数与强夯处理的沉降量之间的映射关系,利用所得映射关系对场地实测的沉降量进行物理力学参数的反演分析。结果表明:经过训练的神经网络模型可快速得出所需参数,利用flac3d以反演所得参数进行计算,模拟沉降量与实测沉降量的误差为4.87%,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基于神经网络的位移反分析方法可以省去繁琐的测试工作,但该方法的实现需要有充足的样本数据作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