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5篇
  免费   649篇
  国内免费   1052篇
测绘学   409篇
大气科学   308篇
地球物理   521篇
地质学   1858篇
海洋学   680篇
天文学   18篇
综合类   231篇
自然地理   471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214篇
  2021年   211篇
  2020年   154篇
  2019年   197篇
  2018年   157篇
  2017年   151篇
  2016年   153篇
  2015年   199篇
  2014年   184篇
  2013年   227篇
  2012年   247篇
  2011年   240篇
  2010年   254篇
  2009年   231篇
  2008年   254篇
  2007年   251篇
  2006年   267篇
  2005年   203篇
  2004年   156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应用爆破检验KM-n程序定位精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云南区域数据地震遥测台网近震定位程序“KM—n”,分别测定了2005年1月11~27日进行的“04昆深工程”中18个点位的人工地震参数,以此检验台网近震定位程序“KM—n”的可靠性及台网的地震监测能力。洲定结果表明,对于记录波形初动清晰的人工地震,如果台站位置分布较好,参与定位的台站选择适当,用“KM—n”定位,结果相当准确可靠,误差在2km范围内。  相似文献   
132.
地质学在旅游资源调查评价与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资源范畴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而在不断扩大,生态旅游和地质科学考察旅游成为旅游的重要发展方向。从分析旅游资源的形成和演化与地质学关系出发,探讨目前旅游资源调查评价与开发中对地质学的应用及其不足,提出以地质遗迹保护为基础建设地质公园是旅游资源开发的一个新发展方向,强调了地质学理论与地质资料在旅游资源保护及可持续利用中的作用。这是提高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水平,开拓旅游新领域,为旅游经济发展服务的最佳切入点。  相似文献   
133.
黄河上游是黄河流域最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产流区,对黄河流域的水资源安全、生态环境和粮食安全有决定性的意义。近年来在西北地区气候暖湿化的背景下,黄河上游气候生态水文等问题受到了各方的高度关注。本文利用卫星遥感数据、格点融合数据和水文监测数据,分析了黄河上游气候的多尺度变化特征及其对植被和径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1980-2018年黄河上游暖湿化趋势呈现全区域较一致的气候特征,温度增加率为0.023℃/a,降水增加率为1.09 mm/a,但同时又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性,湟水流域至甘肃中部降水增加最显著,宁蒙荒漠地带增温趋势最明显,2000年以来整个黄河上游降水明显增加。2000年后汇流区与流径区的蒸散发明显增加,但源头区南部波动减少。2)当前的暖湿化有利于黄河上游植被生长,1999年以来汇流区和源头区部分区域的植被增加率达到0.04/(10 a);从长期趋势看,源头区、汇流区植被指数与上年降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流径区植被指数与当年降水相关性显著;降水对黄河上游流域植被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而温度对其影响较复杂,各区域不同的植被类型是导致降水、温度、蒸散影响存在差异的可能原因。3)1980-2018年唐乃亥站和兰州站的年径流量均呈减少趋势,但1998年以来两站的年径流量明显增加,兰州站年径流量的增加率是唐乃亥站的近3倍。长期趋势表明,唐乃亥站年径流量与当年降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兰州站年径流量与当年降水、蒸散的相关系数均明显低于唐乃亥站;从年际波动看,降水是决定年径流量的最主要影响因子,而生态植被、冻土退化、水储量变化及社会活动等因素对径流量的影响也不容忽视。该研究为科学应对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及实现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4.
干旱是威胁我国及世界农业发展的自然灾害之一,遥感技术已经成为监测土壤水分与旱情的重要手段.本文总结分析了近年来利用MODIS资料监测土壤水分和干旱的优势,回顾总结了目前利用MODIS资料监测土壤水分和干旱的方法,着重从光谱法、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空间法、植被水分监测法、水分亏缺指数法等几方面进行了重点介绍,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5.
The Qinggouzi stibnite deposit is located in Huashan Town, Jilin Province, in the northeastern margin of North China Craton(NCC). It is controlled by fault structures, hosted within structurally controlled felsic dykes, predominantly surrounded by phyllite, schist and quartzite. This study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fluid inclusions studies, intending to determine the source of the fluid responsible for ore-formation, hence exploring its metallogenesis. The aqueous biphase inclusions are identified in the stibnite-bearing quartz veins of the deposit. Moreover, aqueous biphase inclusions are further classified into(1) biphase liquid-rich inclusions(1 a) and(2) biphase gas-rich inclusions(1 b) depending upon liquid to gas ratio trapped within the fluid inclusions.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s for(1 a) and(1 b) range between 114.8℃ to 422℃ and 128.3℃ to 267.5℃, respectively. 1 a and 1 b have salinities of 0.18% to 16.14% NaCl_(eqv) and 1.22% to 12.88% NaCl_(eqv), and density range from 0.43 to 1.02 g/cm~3 and 0.81 to 0.98 g/cm~3, respectively. Sulfur isotopic analysis indicates δ~(34)S_(V-CDT) from 4.4×10~(-3) to 6.5×10~(-3), with an average of 5.2×10~(-3), whereas H isotopes values on δD_(V-SMOW) standard are-100.8×10~(-3) and-107.5×10~(-3), while O isotopes data on δ~(18)O_(V-SMOW) standard range between 20.1×10~(-3) and 20.4×10~(-3). Fluid inclusions study, combining with sulfur and H-O isotopic data reveal that the ore-forming fluids originated from deep source and were subsequently contaminated by meteoric water. Hydrostatic pressure calculation shows that the minimum and maximum pressures are 11.65 and 42.33 MPa, and relevant depths of deposit are estimated to be 1.16 and 4.23 km. Finally, we inferred that Qinggouzi stibnite deposit is a medium-low temperature, low salinity hydrothermal deposit, which is formed by deep source and later contaminated by meteoric water, and is classified as epizonal deposit in terms of orogenic series.  相似文献   
136.
滇中鹤庆—剑川地区碳酸盐岩岩溶极为发育,其空间展布广,以连续纯碳酸盐岩型岩溶层组类型为主,岩溶形态多样,包括溶蚀平原、溶丘谷地、溶丘洼地等类型.滇中鹤庆—剑川岩溶系统具有沿断裂走向展布的显著特点,同时沿断层、褶皱轴部和构造裂隙岩溶发育程度明显较大.结合区域地质构造背景,研究认为鹤庆—剑川地区岩溶系统的发育主要受控于物质...  相似文献   
137.
以天津新港三维城市建模为例,介绍了基于二维数据、DEM和3D模型等多源数据的三维城市建模的方法和关键技术。为有效利用现有数据资源快速、准确建立三维城市模型提供了一种经济、灵活、省时、高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8.
湿地水文模型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湿地系统模型的研究现状。分别阐述湿地水量模型、地表及地下水模型、溶质运移模型、蒸散模型及泥沙运移模型,并对当前湿地综合模型系统进行评述,指出建立湿地模型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9.
南海西部越南岸外MD05-2901孔沉积物分析显示,该孔覆盖氧同位素1-12期,底界年龄约为48万年。生源组分记录显示表层古生产力冰期高、间冰期低,体现间冰期海平面下降、陆源物质输入增强的影响。生产力在末次冰期达到最高,体现末次盛冰期海陆差异增强,东北风发育对生产力提高的促进作用。碳酸钙含量变化呈现冰期早期含量低、冰消期和间冰期含量高的趋势。其冰消期的高值在MIS1/2、MIS3/4和MIS5/6分界处,与浮游有孔虫碳同位素低值对应,揭示该地区的碳酸钙沉积旋回是“稀释旋回”。同时碳酸钙含量变化领先于同一地区浮游有孔虫氧同位素的变化,证明低纬海区碳酸钙泵作用对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有影响。滤波分析结果显示碳同位素存在23 ka的岁差周期和偏心率长周期,生源组分的含量变化显示出典型的岁差周期,体现南海季风环流的轨道响应,证明低纬热带过程是调节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0.
在系统分析柴达木盆地西部第三系咸水湖相生油岩样品的微量元素、有机物、粘土矿物组成的基础上,揭示了研究区生油岩的无机元素和有机质组成特征;并结合沉积环境的无机与有机地球化学指标,重建了生油岩沉积时的古沉积环境。生油岩的B、Cl-及伽玛蜡烷含量表明,沉积时的水介质条件是半咸水—咸水环境,并伴随湖盆沉积中心北迁过程各层位地层的盐度发生规律性时空]化;生油岩的Fe2 /Fe3 、S2-、Pr/Ph比值、藿烷碳数分布模式及黄铁矿含量反映其沉积时的沉积环境为强还原性;粘土矿物组合特征及含量揭示这些生油岩的沉积相带介于中心咸湖相和边缘咸湖相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