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851篇 |
免费 | 5774篇 |
国内免费 | 934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333篇 |
大气科学 | 3001篇 |
地球物理 | 4817篇 |
地质学 | 17492篇 |
海洋学 | 4412篇 |
天文学 | 289篇 |
综合类 | 1989篇 |
自然地理 | 363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57篇 |
2023年 | 857篇 |
2022年 | 1547篇 |
2021年 | 1994篇 |
2020年 | 1613篇 |
2019年 | 1822篇 |
2018年 | 1585篇 |
2017年 | 1592篇 |
2016年 | 1620篇 |
2015年 | 1916篇 |
2014年 | 1721篇 |
2013年 | 2063篇 |
2012年 | 2316篇 |
2011年 | 2127篇 |
2010年 | 2161篇 |
2009年 | 2052篇 |
2008年 | 2055篇 |
2007年 | 1890篇 |
2006年 | 1862篇 |
2005年 | 1511篇 |
2004年 | 1130篇 |
2003年 | 800篇 |
2002年 | 881篇 |
2001年 | 770篇 |
2000年 | 627篇 |
1999年 | 340篇 |
1998年 | 125篇 |
1997年 | 80篇 |
1996年 | 63篇 |
1995年 | 40篇 |
1994年 | 51篇 |
1993年 | 43篇 |
1992年 | 59篇 |
1991年 | 28篇 |
1990年 | 37篇 |
1989年 | 14篇 |
1988年 | 16篇 |
1987年 | 20篇 |
1986年 | 21篇 |
1985年 | 26篇 |
1984年 | 9篇 |
1983年 | 12篇 |
1982年 | 13篇 |
1981年 | 12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11篇 |
1958年 | 4篇 |
1957年 | 13篇 |
1955年 | 4篇 |
1954年 | 1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运用大数据文本挖掘和分析工具,对比新冠疫情期间武汉和非武汉地区居民所发布的微文,探究了武汉樱花在不同居民群体间情感效应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本地居民樱花微文的关注点多而分散,非本地居民的关注点少而集中;2)武汉樱花对不同地区居民情感的影响与疫情发展状况紧密相关;3)武汉樱花在疫情期间对武汉居民具有情感支持效应,对非武汉地区居民具有情感凝聚效应;4)疫情改变人的情感和景观解读背景,并赋予景观新的意义,新的景观意义反作用于居民,构成情感闭合回路。最后提出建议,抗疫恢复工作应多关注居民心理层面的缺失,从居民与城市、景观的情感关系入手,向武汉居民传达城市美好生活理念。 相似文献
22.
岩石锚杆基础抗拔承载力计算方法探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岩石锚杆基础作为架空输电线路塔基中的一种特殊基础型式,可以充分发挥原状岩体的力学性能,具有良好的抗拔性能。根据目前岩石锚杆基础原型试验的结果,《架空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中所推荐的单锚基础抗拔承载力计算模型中,理想45?破坏模式与实际不符,按其设计计算值偏差较大,可能导致设计成果不安全。为此,依据极限平衡原理基于围岩强度建立了较为合理的抗拔承载力计算模型,力学推导得出了相关公式,并进行了简化。通过推导公式计算值与实测值、设计值对比验证可知,抗拔承载力极限值位于 ~ 区间内,与推荐公式 的计算值一致性较好,能满足工程应用精度,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23.
24.
荔湾凹陷北与白云凹陷相邻,南与双峰盆地(南海西北次海盆)相接,发育于洋陆过渡边界,具有独特的结构构造特征。选取荔湾凹陷为研究对象,在3D地震资料解释的基础上,以断裂特征分析厘定凹陷性质、构造古地貌恢复解析凹陷结构,进而指出古地貌恢复和构造演化对油气勘探的影响。研究获得三方面的创新性认识:①荔湾凹陷为洋陆过渡壳上发育的断坳,断坳作用占主导地位;②32Ma的底辟作用将荔湾凹陷改造为“四洼三凸”的构造格局,恩平组沉积期凹陷北部是一个连通的洼陷;③恩平组沉积期连通洼陷的古地貌有利于三角洲(烃源岩)的发育,背斜型圈闭的定型受控于32Ma的底辟作用,是荔湾凹陷油气勘探的有利目标。 相似文献
25.
Based on the theory of elastic mechanics, and using the typical rupture model of shallow earthquake, the authors considered the shallow earthquake as a plane mechanical problem, which was constructed the corresponding mechanical model. By the stress components' formulas of the semi-infinite model acted by the finite even shearing force, the main stress is deduced. It is clear that the sector on the right of the center section is squeezed zone, where the maximum principal stress points at the "source of stress", and that on the left is tensile zone, where the minimum principal stress points to the "source of stress". 相似文献
26.
用时域分析组合模型建立了100万年来60°N6月份太阳辐射量时间序列、宝鸡黄土粒度时间序列、渭南夏季风指数时间序列的动态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时域分析组合模型较好地提取了时间序列的信息,得到的几个显著周期T=133,100,89,41,23,19ka,与地球轨道三要素的变化周期接近.用组合模型拟合实测数据,精度是高的;用其预测未来气候替代性指标时间序列的变化情况,发现未来气候有向干冷方向发展的趋势.时域分析组合模型为研究气候变化趋势提供了一种定量分析、预测的方法. 相似文献
27.
Differential uplift between Beihuaiyang and Dabie orogenic belt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Isotope dating, hornblende geobarometer, fission-track analysis and fluid inclusion homogeneous temperature analysis have
been applied to Caledonian, Variscan and Yenshan plutons in Bei Huaiyang (BHY) and Dabie orogenic belt (DOB), and the emplaced
depths and ages of these plutons have been obtained in order to obtain differential uplift time and uplift heights between
BHY and DOB since late Paleozoic era. BHY had experienced three stages of uplift (C1-C2, T-J2, J3-K1) and its total uplift
height is about 10 km, but, DOB had only experienced two stages of uplift (T-J2, J3-K1) and its maximum uplift height is more
than 15 km. BHY uplift occurred mainly before the mid-Jurassic (about 150 Ma), but DOB uplift took place after the mid-Jurassic
(about 150 Ma). 相似文献
28.
利用Grapher二次开发技术绘制地面沉降过程曲线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面沉降过程曲线图可以形象地表示观测点在多个观测期间高程的变化情况,并为地面沉降预测提供依据。研究了新版Grapher软件的Automation技术,并用VB编程语言在客户应用程序中快速实现了地面沉降过程曲线图的绘制和地面沉降预测功能,做到了客户开发软件界面和功能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29.
30.
植被冠层辐射散射信号中蕴含了丰富的植被信息,通过构建植被冠层辐射散射模型,可以实现植被结构等生物物理参数的遥感定量反演。迄今为止,可见光/近红外、热红外、微波波段均已发展了大量的模型,这些模型在参数反演方面各具优势,但不同波段的模型又有其自身的局限性。跨波段的联合模拟可以实现模型间的优势互补,进而提高地表参数的反演精度,近年来已有学者专注于可见光/近红外与热红外模型,热红外与微波模型,主被动微波模型,以及可见光/近红外与微波模型的联合模拟和协同反演,但多是两两联合,且主要是基于经验模型或解析模型。基于3维场景的植被冠层辐射散射特性模拟模型可以细致刻画不同组分的结构和空间分布特征,对于由植被结构引起的多次散射和组分比例变化的考虑具有优势。本文主要介绍了3维模拟模型在可见光/近红外、热红外和微波波段,以及跨波段联合模拟方面的研究进展,从模型机理、场景统一、以及组分理化参数的统一的角度,探讨了构建多波段3维模拟系统的可行性,展望了多波段3维模拟模型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