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076篇 |
免费 | 11449篇 |
国内免费 | 636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564篇 |
大气科学 | 3358篇 |
地球物理 | 4928篇 |
地质学 | 18119篇 |
海洋学 | 4765篇 |
天文学 | 420篇 |
综合类 | 1998篇 |
自然地理 | 373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51篇 |
2024年 | 1032篇 |
2023年 | 1094篇 |
2022年 | 1648篇 |
2021年 | 2059篇 |
2020年 | 1702篇 |
2019年 | 1877篇 |
2018年 | 1653篇 |
2017年 | 1668篇 |
2016年 | 1680篇 |
2015年 | 1980篇 |
2014年 | 1767篇 |
2013年 | 2139篇 |
2012年 | 2404篇 |
2011年 | 2244篇 |
2010年 | 2213篇 |
2009年 | 2108篇 |
2008年 | 2119篇 |
2007年 | 1892篇 |
2006年 | 1898篇 |
2005年 | 1556篇 |
2004年 | 1126篇 |
2003年 | 814篇 |
2002年 | 857篇 |
2001年 | 742篇 |
2000年 | 600篇 |
1999年 | 308篇 |
1998年 | 96篇 |
1997年 | 66篇 |
1996年 | 59篇 |
1995年 | 34篇 |
1994年 | 39篇 |
1993年 | 33篇 |
1992年 | 48篇 |
1991年 | 23篇 |
1990年 | 33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18篇 |
1986年 | 22篇 |
1985年 | 24篇 |
1984年 | 10篇 |
1983年 | 12篇 |
1982年 | 11篇 |
1981年 | 9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14篇 |
1975年 | 6篇 |
1957年 | 13篇 |
1954年 | 1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西藏尼玛县达查金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西藏达查金矿的成矿物质来源问题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达查金矿床矿物中硫、铅、硅同位素及包裹体水中的氢、氧同位素研究表明 ,矿区内黑色炭质板岩、浸染状黄铁绢英岩化闪长玢岩和石英黄铁矿脉中的δ3 4SCDT值分布范围为 1 1‰~ 1 6‰ ,平均为 1 4‰ ,与陨石硫或深源岩浆硫接近。地层铅、岩浆岩铅和矿石铅在构造模式图上主要落在造山带线附近。石英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 44 0 8~ 5 0 1 8℃ ,δDV -SMOW 值为 - 12 6‰~ - 98‰ ,δOV -SMOW 在 2 0 8‰~ 8 84‰之间 ,为典型的岩浆水 ;矿石中热液石英的硅同位素δ3 0 SiNBS -2 8 值的极差主要集中在 - 0 5‰~- 0 6‰之间 ,与成矿密切相关的硅质可能来源于基性或中基性岩浆岩。岩金矿的成矿物质可能有 3个主要的源区 :一是木嘎岗日群第二、三岩组 ,该岩组的海底热水沉积物含有大量的成矿物质 ;二是深部隐伏的原来特提斯海底的基性或中基性岩浆岩 ,它是金与硅的主要供给者 ;三是本区的中酸性岩浆岩 ,它是多种成矿物质最终集中成矿的主要中介。本区的成矿流体主要为受到大气降水或海水强烈改造的岩浆热液 相似文献
72.
73.
扬子地台西缘富碱斑岩带以往只有为数不多的中-小型斑岩铜钼矿和中-大型铅矿床, 近年发现了较多的大、中、小型金(银)矿床, 预示该区有较好的找矿前景。本文系统收集和分析前人研究成果, 总结归纳该区带富碱斑岩的岩石学、岩石化学、岩石蚀变、稀土元素配分、包裹体地球化学、稳定同位素及含矿与非含矿富碱斑岩区别等特征, 认为该区带富碱斑岩主要由富碱花岗斑岩类和碱性正长斑岩类组成, 为喜马拉雅早中期的浅成-超浅成侵入体, 岩石的Si2O含量偏低, 富碱高钾, 与澳大利亚“A”型花岗岩相似; 岩体间稀土总量、轻重稀土元素比值及δEu值基本近似, 稀土元素组成模式曲线均为向右陡倾斜的平滑曲线, 显示成岩成矿物质来源于上地幔与下地壳, 两类富碱斑岩的岩浆演化和成因具有同一性。通常在岩体规模较小、形态复杂、碱质相应偏低, 富含Cu、Mo、Pb、Zn、Au、Ag等矿化元素和Li、Rb、Cs等稀土碱金属元素, 蚀变类型多、蚀变较强、分带好, 稀土元素(ΣREE)总量偏高的岩体中, 有望找到大型的Cu、Mo、Pb、Zn、Au、Ag矿床。 相似文献
74.
北京郊区农田土壤中HCH残留调查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京郊区农田分析区的土壤样品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各种HCH异构体检出.在所测样品中,HCH异构体平均含量由高到低排序为σ-HCH、β-HCH、γ-HCH、α-HCH,而且在各个样品中γ-HCH都没有占据主导地位,说明在土壤中没有新的HCH进入.与商品HCH进行比较,w(α-HCH)和w(γ-HCH)明显下降,w(β-HCH)和w(σ-HCH)却相对上升了,分析得出异构体之间的降解转化速率由大到小排序为α-HCH、γ-HCH、σ-HCH、β-HCH.初步评价近年没有新的HCH来源污染本区,但仍有一定风险. 相似文献
75.
76.
77.
78.
采用具有任意方向对称轴的横向各向同性介质系统,探讨了各向异性介质中接收函数表现出的横波分裂、能量偏离等特征,并系统剖析了各向异性介质对称轴方位角、倾角以及各向异性层位分布对接收函数方位变化花样的影响.太行山隆起地区是研究华北克拉通构造运动以及动力学过程的重要场所.我们以该地区JJJX台为例,介绍了利用远场接收函数研究台站下方地壳各向异性特征的方法.反演结果表明,该台站下方存在明显的来源于中、上地壳的各向异性,浅层2.4 km以内表现出强度约为10%的裂隙成因的慢轴型各向异性,裂隙面沿NNE方向展布,与该地区断层走向一致;中地壳表现出强度约为8%的晶体成因的快轴型各向异性,太行山新生代的隆起是形成晶体优势排列方向的一种可能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79.
强震活动状态分析与研究是地震形势跟踪分析的重要基础,以频次的角度分析和探讨青藏块体的强震状态特征,研究表明,青藏块体存在强震平静与活跃交替活动的状态特征,已经历5个平静与活跃交替活动的状态过程.2008年3月21日于田7.3级地震、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和2010年4月14日玉树7.1级地震的发生表明青藏块体强震活动已处于活跃状态. 相似文献
80.
地震安全性评价和高层建筑的地震动输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根据现行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中烈度的含义,指出在使用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时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的不协调之处。根据多年参加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经验,总结了目前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文中建议:针对高层建筑进行新的场地分类方法的研究;对高层建筑工程场地作地震安全性评价时,可根据高度的不同,适当简化安全性评价过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