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14篇 |
免费 | 895篇 |
国内免费 | 70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512篇 |
大气科学 | 171篇 |
地球物理 | 463篇 |
地质学 | 1608篇 |
海洋学 | 279篇 |
天文学 | 55篇 |
综合类 | 162篇 |
自然地理 | 26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4篇 |
2023年 | 89篇 |
2022年 | 182篇 |
2021年 | 175篇 |
2020年 | 140篇 |
2019年 | 195篇 |
2018年 | 125篇 |
2017年 | 139篇 |
2016年 | 116篇 |
2015年 | 197篇 |
2014年 | 140篇 |
2013年 | 204篇 |
2012年 | 218篇 |
2011年 | 170篇 |
2010年 | 164篇 |
2009年 | 159篇 |
2008年 | 149篇 |
2007年 | 158篇 |
2006年 | 161篇 |
2005年 | 109篇 |
2004年 | 77篇 |
2003年 | 62篇 |
2002年 | 78篇 |
2001年 | 50篇 |
2000年 | 65篇 |
1999年 | 18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17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6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4篇 |
1979年 | 1篇 |
1976年 | 2篇 |
1957年 | 1篇 |
1954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5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中国荔波锥状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价值全球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世界自然遗产地价值,对遗产地本身以及其他类似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基于系统论思想,将"中国南方喀斯特"第一批三处遗产地中的荔波锥状喀斯特置于全球视角,选取相似的、具有代表性的区域,结合世界遗产第八条有关地质地貌特征与演化历史等方面的评价标准,进行全球对比分析,揭示其全球显著价值。研究表明:荔波锥状喀斯特具有更为独特的演化环境与更为复杂的地质演化过程;更有典型的锥状喀斯特单体形态与较为齐全的地貌组合类型,更有罕见的锥状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和生命记录。荔波锥状喀斯特是反映地球热带-亚热带锥状喀斯特演化历史主要阶段的典型范例,极具代表中国南方喀斯特的世界遗产价值。 相似文献
52.
本文提出了一种顾及语义的"实体-区域-入口"数据组织机制,有效整合了现有的城市三维地理空间数据与建筑物室内精细模型数据,实现了高效的室内场景数据调度与可视化;并基于此构建了三维可视化系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3.
54.
基于土地集约利用的长株潭城市群建设用地供需仿真模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土地集约利用反映了土地利用的综合状态,是协调土地供需平衡的重要指标。运用系统动力学(SD)构建城市建设用地供需反馈关系回路以及指标变量函数,在此基础上,建立长株潭城市群建设用地供需系统模型,仿真模拟低土地集约利用度、中等土地集约利用度、高土地集约利用度三种不同状态条件下,2016-2030年区域的建设用地、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供需变化趋势。结果表明:① 研究区用地规模仍处于扩张状态,城市建设用地数量增长速度总体较快。但三种发展状态下用地增长规模、速度存有差异;② 在低集约度模式下,建设用地规模及供地数量大,易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高集约度模式下,建设用地供给紧缩,用地规模增长缓慢,总规模偏小,不利于城镇化的良性发展;中等集约度模式则在用地规模和供给量上均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能体现现代城市发展理念;③ 工业用地占建设用地比例保持在15%~21%之间,其中低集约度模式下比例逐年上升,中等和高集约度模式下呈缓慢下降并趋于稳定之势;居住用地占建设用地的比例维持在27%~35%之间,其中低集约度和中等集约度模式用地占比呈下降趋势,高集约度模式比例总体维持在较高水平。研究通过对三种发展模式的设定,确定了不同指标在三种模式下的变化趋势,可为土地供需决策优化、城市建设规划及土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55.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大宁−吉县区块深部煤层气勘探开发取得突破对煤层气产业带来重大影响,引起业内广泛关注和跟进。前期一些学者对深部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技术难点与对策开展了研究,但缺乏对典型气田开发先导试验系统总结。通过深入剖析深部煤层气地质特征与效益开发难点,总结大宁−吉县区块开发先导试验项目取得的进展和成效,明确开发规律并提出效益开发对策。结果表明:(1) 深部煤层具有广覆式发育、含气性好、游离气含量高、保存条件好、煤体结构好、脆性指数高、顶底板封盖性强等地质特征,但微构造发育、渗透性极差、矿化度高等因素制约了深部煤层气效益开发;(2) 不同地质条件下气井生产特征差异较大,通过先导试验落实气井产能和适应性开发技术对策,采用滚动开发模式可有效降低煤层强非均质性带来的开发风险;(3) 开展地质−工程一体化井网优化设计,构建井网与缝网高度弥合的人造气藏,可实现资源动用和采收率最大化;(4) “长水平段+多段多簇+大砂量”的大规模、大排量极限体积压裂技术可增大有效改造体积和井控储量,大幅提高单井产量;(5) 深部煤层气井具有“见气时间短、上产速度快、初期产量高、递减快”的生产特征,可实现短期快速规模上产,但气田长期稳产需持续新井投入;(6) 前期开发成本偏高,实现效益开发需不断提高工程作业效率、降低开发成本。综合认为,深部煤层气资源品质好,可动用性强,具备快速推广复制条件,大宁−吉县区块深部煤层气开发实践可为国内其他区块深部煤层气规模动用提供技术借鉴,对加快深部煤层气规模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56.
针对GIS专业数据结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与手段、课外辅导与作业讲解、课程资源与师资建设、实践教学与课程考核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改革,实践表明:本文提出的改革措施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手能力,实现了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57.
该文得出热弹性介质中波的基本形式有准弹性纵波、横波和具有有限传播速度的温度波,并指出横波在传播过程中同其在完全弹性介质中一样是不衰减的,而准弹性纵波和温度波是相互伴随的、衰减的。其次,给出了具有两种不同传播速度的准弹性纵波的基本形式。最后,将地震P波看作由初始位移扰动的准弹性纵波,就固定频率和固定波长两种情况分别给出了相应Qr值的计算公式和近似公式。通常人们是利用多台的地震波资料在空间域中计算Qr值,而本文得到的时间域中Qr值的近似公式,为利用单台地震P波资料计算Qr值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58.
中外合作项目“喜马拉雅和青藏高原深剖面试验综合研究”取得重要进展MainProgressesinInternationalDeepProfilingOfTibetandtheHimalaya关键词喜马拉雅,青藏高原,深地震反射剖面“喜马拉雅和青藏高原... 相似文献
59.
60.
利用气象常规观测资料以及国家环境监测站PM2.5质量浓度资料,分析2019年3月1—6日北京持续性雾霾过程特征、环流形势和气象影响因子;再基于HYSPLIT模式,模拟过程期间北京近地层气团的后向轨迹;采用WRF-Chem对污染过程中PM2.5输送通量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整个污染过程中北京高空环流平直或受槽后西北气流控制,地面受弱高压或低压槽控制,风速较小,近地层逆温维持,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物扩散;PM2.5质量浓度与地面风速、相对湿度变化明显相关,是影响PM2.5质量浓度日变化的重要气象因子;除不利于本地污染扩散的气象条件外,HYSPLIT轨迹聚类结果显示,本次污染过程中有向北京的污染气团输送,以西南—东北向路径为主,此类轨迹占比大、PM2.5平均质量浓度大,在污染输送中贡献最大;WRF-Chem模拟PM2.5输送通量结果表明在整个污染过程中北京南侧和东侧有较大的PM2.5输入通量,与轨迹模拟结果及北京东南部污染相对西北更重的观测实际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