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25篇
  免费   4934篇
  国内免费   2706篇
测绘学   1892篇
大气科学   1580篇
地球物理   2526篇
地质学   7962篇
海洋学   2106篇
天文学   351篇
综合类   1102篇
自然地理   1546篇
  2025年   26篇
  2024年   488篇
  2023年   540篇
  2022年   896篇
  2021年   972篇
  2020年   844篇
  2019年   859篇
  2018年   857篇
  2017年   765篇
  2016年   872篇
  2015年   813篇
  2014年   849篇
  2013年   919篇
  2012年   969篇
  2011年   905篇
  2010年   906篇
  2009年   856篇
  2008年   806篇
  2007年   708篇
  2006年   735篇
  2005年   558篇
  2004年   408篇
  2003年   333篇
  2002年   334篇
  2001年   318篇
  2000年   278篇
  1999年   233篇
  1998年   140篇
  1997年   130篇
  1996年   104篇
  1995年   93篇
  1994年   85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中国柑橘生产空间变迁及其驱动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运用产业集中度、探索性数据分析(ESDA)、产业重心模型、空间杜宾模型等方法对中国柑橘生产空间演变特征,以及驱动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978-2015年中国柑橘生产空间呈现扩张态势,可分为急剧增长期(1978-1991年)、低速增长期(1992-2000年)、稳步增长期(2001-2015年).中国柑橘生产...  相似文献   
62.
东北地区风能资源空间分布特征与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东北地区104个气象站1991~2010年观测资料和70个测风塔2009年6月~2010年5月测风资料,进行了风能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并利用中尺度模式WRF进行风能资源空间模拟,以研究观测站点稀少地区的风能资源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东北地区气象站和测风塔揭示的大风区域主要分布在平原和丘陵的高海拔地带。2中尺度模式WRF能够较好地模拟东北区域风速分布的气候特征,模拟结果既反映出平原大面积的大风区域,也可反映出山区因地形起伏造成的风速空间分布差异。3对风能资源参数模拟结果进行海拔高度订正,可以进一步提高模式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4松嫩平原、辽河平原、三江平原70 m高度年平均风功率密度在300~500 W/m2之间,属于风能资源可利用区或较丰富区;在辽宁省西部、吉林省中部和黑龙江省中部丘陵以及东北地区东南部的呈东北-西南走向的中高山区的70 m年平均风功率密度可达300 W/m2以上,局部地方可达500 W/m2以上,风能资源丰富。  相似文献   
63.
华阳川铀铌铅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小秦岭西段,是一个以铀铌为主,并伴生有铅的超大型综合矿床。根据含矿脉体的穿插关系、蚀变矿物组合及矿物共生关系,将华阳川铀铌铅矿床的成矿过程划分为伟晶岩期、碳酸岩期和碳酸盐化-硫化物期。伟晶岩期可细分为褐帘石阶段和钾长石-黑云母-角闪石化阶段;碳酸岩期可细分为霓辉石-磁铁矿阶段、角闪石-榍石-磷灰石阶段和独居石-褐帘石阶段;碳酸盐化-硫化物期可细分为黄铁矿-磁铁矿化阶段和方铅矿化阶段。铀铌矿化主要发育在伟晶岩期和碳酸岩期,铅矿化主要发育在碳酸盐化-硫化物期,晚于铀铌矿化形成。其中,伟晶岩期的钾长石-黑云母-角闪石组合、碳酸岩期的角闪石-榍石-磷灰石组合和独居石-褐帘石组合为矿区主要的富铀铌矿化组合,可作为富铀矿的找矿标志。结合华阳川含矿钾长石伟晶岩的锆石U-Pb定年研究和前人关于碳酸岩的年代学研究成果,推测华阳川存在两期铀铌成矿作用,分别为1.8 Ga和220 Ma±。  相似文献   
64.
燕山期火山-次火山-浅成斑岩金矿成矿系列构成了赣北地区一个重要的金矿成矿系列.根据其金矿成矿物质来源、成矿作用及产出的围岩条件可划分为火山热液型、次火山-浅成斑岩热液型和隐爆角砾岩型金矿床.对上述3种主要金矿床地质特征、找矿标志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同时对赣北地区该金矿成矿系列进一步找矿方向进行了论述,旨在加强和推动赣北地区金矿地质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65.
<正> 红粘土一词在我国已沿用很久,但对其成因争议很大,就广西红粘土的成因而言,主要有两种认识,一种认为是冲积或冲—洪积;另一种则认为是残积或残—坡积。 贵县某地红粘土具有一定的胀缩性,建于其上的房屋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不少从事膨胀土研究的同志常来此地研究,对该处红粘土的成因提出了种种看法。笔者先后在这里做了一些工作,现谈谈一孔之见,不妥之处请指正。   相似文献   
66.
南海永乐龙洞发育于永乐珊瑚礁台地,龙洞深度达300m,为世界之最。沉积物堆积在龙洞的洞壁斜坡、龙洞中部的转折平台以及洞底等部位。使用激光粒度仪、X射线粉晶衍射仪、X射线荧光光谱仪等对采自不同深度的沉积物进行了粒级、矿物物相、元素含量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龙洞沉积物绝大部分为钙质生物碎屑,以砂粒级碎屑为主,含砾石碎屑、粉砂碎屑,分选和磨圆差;沉积物矿物组成以文石、高镁方解石为主,含少量低镁方解石,其平均含量分别为69%、28%、3%;化学组成以Ca、Mg、Sr为主,平均含量分别为35.5%、0.9%、0.5%,含少量Si、Al、Ti、P、S等元素。该区沉积物来源包括礁坪生物碎屑和东亚季风风尘陆源物质两个方面,以礁坪来源的生物碎屑为主;龙洞沉积作用包括机械捕获作用和垂直沉降作用两种方式,而以机械捕获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67.
夏季长江口外东海海域实测海流资料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9年8,9月间长江口外海域C1,B1 2个站位的短期连续ADCP实测资料,采用调和分析、EOF分解、功率谱分析以及频率统计等方法,分析了该海域海流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和空间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2个站位流速在观测期间愈来愈强,准定常流动均是南向流动占优。长江口外海域M2为主要分潮,属于正规半日潮,各层潮流呈现出旋转流性质,旋转方向为顺时针占优。2个站位潮流的U,V分量均为第一模态主导,其垂向模态基本一致,体现了潮流的正压特征,2个站位的斜压性均不明显。海流的流速、流向频率统计显示两站均在SSE,S,SSW方向的频率最大。  相似文献   
68.
Four cruises were conducted during 2002--2003 in the Changjiang Estuary and adjacent coastal areas. The data presented show a clear coast to open sea gradient in nutrients related to the river inputs. Maximum values of chlorophyll a were typically observed at intermediate salinities at surface water and coincided with non-conservative decreases in nutrients along the salinity gradient, indicating that removal of nutrients was related to phytoplankton uptake. The seasonal variations of nutrient concentrations were just opposite to those of chlorophyll a, indicating that the seasonal variations of nutrients were mainly controlled by phytoplankton uptake, whereas riverine inputs merely weakened or balanced its extent. During the estuarine mixing, phosphate demonstrated some remobilization during all the four cruises; whereas both conservative and non-conservative behaviors for dissolved inorganic nitrogen and silicate were observed in the study area, indicating that both biotic and abiotic events may affect their behaviors during the estuarine mixing. Under the influence of freshwater inputs with high value of ratio of nitrogen to phosphorus, the estuarine and coastal waters impacted by the Changjiang plume were high ( 〉 30) in ratio of nitrogen to phosphorus, but rates of primary production were apparently not constrained by any kind of nutrient elements. However, the low ( 〈 1 ) ratio of silicate to nitrogen in most of the study area might be linked with the rapidly increasing frequency of harmful algal bloom (HAB) incidents in recent years in the coastal waters impacted by the Changjiang plume.  相似文献   
69.
不同降雨条件下黄土高原浅层滑坡危险性预测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土地区浅层滑坡发育非常广泛,由于其具有分布规律性差、前期变形迹象小、分布范围大、面小点多等特征,目前还无法进行有效预测,因此给黄土地区工程安全带来严重威胁。根据无限边坡模型,结合降雨入渗-土体强度衰减规律和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构建了不同降雨条件下黄土地区浅层滑坡发育危险性评价模型,并将该评价模型应用到延河一级支流幸福川流域,预测在有效降雨量30、50、100、200 mm条件下,该流域浅层滑坡发育程度,并与当前较为流行的SINMAP模型(地形稳定性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①不稳定和潜在不稳定浅层滑坡主要分布在末级河流的两侧和源头,稳定和较稳定区域主要分布在一级河流河道两侧和塬面上;通过对比分析,SINMAP模型计算的结果与本文建立的模型在降雨强度30 mm时的计算结果较为一致。②在本文建立的模型评价结果中,随着有效降雨量的增加,Fs(稳定性系数)<1.00的不稳定区域所占比例逐渐增加,从30 mm的1.12%到200 mm的4.79%;相反,稳定区域则出现逐渐减少的趋势。③根据已发生灾害点的分布,随着有效降雨量的增加,研究区域已发生的灾害点分布在Fs<1.25的比例明显增加,从30 mm的62%到200 mm的88%,在SINMAP评价模型中,研究区域已发生的灾害点的64%分布在不稳定和潜在不稳定区域内,说明本文所建立的评价模型具有一定的精度。通过与SINMAP评价模型对比,本文建立的模型主要采用基于降雨入渗规律,而SINMAP评价模型主要基于降雨汇流过程,因此在利用过程中应根据区域特征选择利用。  相似文献   
70.
甘肃北山地区古亚洲南缘古生代岛弧带位置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综合研究得出结论:甘肃北山红石山断裂带以北的雀儿山-英安山地区为一种与俯冲洋壳板块相关的岛弧带,它记录了古亚洲大洋向南缘东天山古陆系统下俯冲消减的整个地史过程.主要依据:①该地区缺少古老基底陆壳;②发育于区内的中奥陶世-泥盆纪不同时代地层中的火山岩和石炭-三叠纪的中酸性侵入岩,主要以钙碱性或TTG或埃达克成分系列为主要标志,揭示深部有消减洋壳板片或岩源的存在;③从中奥陶世和志留纪火山岩的玄武岩、安山岩和英安岩组合,到泥盆纪以安山岩、英安岩为主的流纹岩、玄武岩组合,至三叠纪马鞍山、小草湖中酸性侵入岩序列的部分高钾钙碱性岩石类型组合,反映古亚洲大洋在南侧消减带之上从一种不成熟岛弧到成熟岛弧和大陆边缘弧发育演化的过程;文章提出代表古亚洲大洋南缘消减带的实际位置应在雀儿山-英安山一线以北的蒙古境内,而北山岛弧带实属南侧东天山古陆陆缘增生地体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