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39篇
  免费   2304篇
  国内免费   3758篇
测绘学   1714篇
大气科学   1592篇
地球物理   2288篇
地质学   6974篇
海洋学   1924篇
天文学   245篇
综合类   911篇
自然地理   1353篇
  2024年   131篇
  2023年   387篇
  2022年   726篇
  2021年   865篇
  2020年   692篇
  2019年   781篇
  2018年   730篇
  2017年   698篇
  2016年   739篇
  2015年   749篇
  2014年   800篇
  2013年   860篇
  2012年   932篇
  2011年   847篇
  2010年   835篇
  2009年   803篇
  2008年   768篇
  2007年   744篇
  2006年   692篇
  2005年   541篇
  2004年   371篇
  2003年   295篇
  2002年   343篇
  2001年   303篇
  2000年   267篇
  1999年   196篇
  1998年   162篇
  1997年   103篇
  1996年   94篇
  1995年   96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5篇
  1962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冬季南黄海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对黄海暖流的指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亮  李超伦  于非 《海洋与湖沼》2013,44(4):853-859
2009年12月和2010年1月对南黄海进行浮游动物采集, 以了解冬季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对黄海暖流的指示作用。结果表明, 南黄海冬季仍然以温带和暖温带种为主, 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强壮滨箭虫Aidanosagitta crassa、细足法Themisto gracilipes等温带和暖温带种类在浮游动物数量组成中具有较大优势。与此同时, 一些暖水种在调查海域局部出现。2009年12月暖水种仅分布在南黄海东南部黄海暖流源地附近。位于黄海中部的调查区东侧温盐层化现象明显, 近底层低温、高盐、高营养盐的水文特征体现了黄海冷水团的残留; 2010年1月在35°—36°N区域暖水种种类明显增加, 截平头水蚤Paracandacia truncata、长尾基齿哲水蚤Clausocalanus furcatus出现的位置与暖流路径相吻合, 海洋真刺水蚤Euchaeta rimana数量相比12月有明显向北推进的趋势。主成分分析显示暖水种的分布与温度有良好的相关性。Shannon-Weaver指数、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等没有呈现明显的分布规律, 对黄海暖流的指示作用不如种类明显。  相似文献   
82.
83.
珠江口盆地西江凹陷南部文昌组层序地层及沉积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珠江口盆地西江凹陷南部包括两个相邻洼陷:西江36洼和番禺4洼,钻探结果却揭示了截然不同的油气勘探前景,其中,番禺4洼探明储量已过亿吨,而西江36洼却未有商业发现,导致勘探上对西江36洼烃源潜力有所顾虑。为了揭示这种差异油气地质条件产生的原因,亟待开展两个洼陷的对比研究。以主要烃源层系文昌组为切入点,通过开展精细的层序-沉积研究,进一步系统评估西江36洼烃源潜力。依据地震、钻井及分析化验等资料,在西江36洼与番禺4洼文昌组共识别了6个三级层序。西江36洼和番禺4洼文昌组发育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湖底扇及湖泊沉积等沉积相类型,垂向上沉积相带具有旋回特征。伴随裂陷不同阶段和边界断层活动差异,陡坡带和缓坡带三角洲沉积体系规模呈现差异演化特征,而湖盆和半深湖-深湖相规模总体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沉积相带在横向上也具有明显的迁移特征,表现为文六段时期先在西江36洼开始沉积,文五段开始再扩展到番禺4洼,同时文一段时期西江36洼湖盆已经消失,只在番禺4洼沉积充填。进一步对比两个洼陷各三级层序反映优质烃源岩条件的半深湖-深湖规模及物源供给量,结果显示在文六段至文四段时期两个洼陷烃源条件基本一致。鉴于该层段作为番禺4洼的主力源岩,其巨大的生烃潜力已经被勘探所证实,因此认为不能低估具有相似烃源条件的西江36洼生烃潜力。  相似文献   
84.
During the northeast monsoon season, Zhe-Min Coastal Current(ZMCC) travels along the Chinese mainland coast and carries fresh, cold, and eutrophic water. ZMCC is significantly important for the hydrodynamic processes and marine ecosystems along its path. Thus, this bottom-trapped plume deserves to be further discussed in terms of the major driving factor, for which different opinions exist. For this purpose, in this study, a high resolution Semi-implicit Cross-scale Hydroscience Integrated Syste...  相似文献   
85.
通过对代表上扬子盆地西南缘上组合气藏特征的平落坝、白马庙和观音寺3个典型气藏进行解剖,明确了中侏罗统沙溪庙组天然气分布特征。结合输导体系、流体包裹体成藏期次和构造演化研究成果,分析了气藏成藏过程,总结其成藏模式,以期为有利勘探目标区的选择及评价提供地质依据。上扬子盆地西南缘沙溪庙组气藏以构造-岩性和岩性气藏为主,天然气主要分布在沙溪庙组Ⅰ、Ⅱ、Ⅲ段,主要聚集于构造高点。油气成藏时间集中在93~72 Ma,发生过至少2幕油气充注。燕山运动是气藏形成的主要时期,其形成的断层是沟通气源的主要通道;喜山运动是气藏天然气调整的主要时期,喜山期逆冲断层的活动及构造高点的迁移是天然气调整的主要原因。不同构造区域成藏具有差异性:西部褶皱带断-砂匹配、构造、砂体物性是主要控藏因素,构造高点、断层封闭性控制其含气丰度;东部斜坡带断-砂匹配、构造、封闭断层是主要控藏因素,构造高点、砂体物性控制其含气丰度。  相似文献   
86.
基于中国第28、29和31次南极科学考察中的CTD数据,利用Thorpe尺度方法计算了普里兹湾及其附近海域湍动能耗散率,分析了其分布特征,并对当地的水团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普里兹湾及其附近海域中,前两个航次观测中次表层湍动能耗散率强度在陆架坡折区域达到最大.在水团分布方面,在第28和29航次中均观测到了变性绕极深层...  相似文献   
87.
针对多自主水下机器人(多 AUV)编队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跟随领航者法的编队控制方法,通过仿真实验和湖上试验进行了验证。将对跟随者的航向和速度控制简化成单一的速度控制,并采用多级精准速度调控方法进行编队控制。然后,通过仿真实验对该方法进行初步验证,并确定关键控制参数。最后,建立一套队形评价指标,通过外场试验验证该方法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该编队控制方法在控制的快速性、准确性和稳定性等方面均表现很好。  相似文献   
88.
本文主要研究有限区间上具有S-型分布时滞的静态反应扩散神经网络的全局指数鲁棒稳定性问题。利用同伦不变性、拓扑度理论与Halanay不等式,得到S-型分布时滞的静态反应扩散神经网络全局指数鲁棒稳定性的充分条件及推论,改进了现有结果(本文结果包含了反应扩散项对稳定性的影响)。最后用一个例子说明了所得结果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89.
Artificially introduced cordgrass, Spartina alterniflora, rapidly colonized the intertidal flats of the Jiangsu coast, eastern China. The epibenthos on an intertidal flat invaded by S. alterniflora were studied, to identify how local epibenthos species react to an altered environment. Epibenthic samples and surficial sediment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long a shore-normal profile in 50 quadrats at ten stations across the Spartina salt marsh; and five control quadrats for a station located on the barren sandy-mud flat. The grain size parameters of the surficial sediments show that S. alterniflora altered the grain size gradient along the profile of the intertidal zone by trapping fine-grained sediments. Spartina alterniflora could inhabit lower elevations than indigenous salt marsh vegetation, thus creating larger areas of finer surficial sediments, which was suitable for not only native epibenthic species but also species which do not exist on the barren sandy-mud flat. Correlation analyses show that the epibenthos were sensitive to sediment grain size and type, on the invaded S. alterniflora salt marsh. Further, there was an interspecific relationship affecting the distribution of epibenthos. The results show that epibenthos preferred ecological niches, within the Spartina salt marsh, even in the same sampling station.  相似文献   
90.
介绍了一种基于海洋石油平台的海洋动力环境立体监测系统的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该平台基监测系统由气象监测系统、浮标监测系统、有缆潜标监测系统、测波雷达、通信和岸站系统五部分组成,开展风、浪、流、内波等环境参数的长期、定点监测,并通过平台网络系统实时传输测量数据。经过海上长期试验表明该系统能够稳定可靠地在平台上运行,可为中国油气资源开发走向深海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和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