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279篇 |
免费 | 2854篇 |
国内免费 | 140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043篇 |
大气科学 | 754篇 |
地球物理 | 1190篇 |
地质学 | 4235篇 |
海洋学 | 972篇 |
天文学 | 51篇 |
综合类 | 501篇 |
自然地理 | 78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9篇 |
2024年 | 255篇 |
2023年 | 306篇 |
2022年 | 452篇 |
2021年 | 494篇 |
2020年 | 431篇 |
2019年 | 432篇 |
2018年 | 398篇 |
2017年 | 395篇 |
2016年 | 340篇 |
2015年 | 393篇 |
2014年 | 365篇 |
2013年 | 480篇 |
2012年 | 568篇 |
2011年 | 487篇 |
2010年 | 485篇 |
2009年 | 432篇 |
2008年 | 490篇 |
2007年 | 425篇 |
2006年 | 413篇 |
2005年 | 301篇 |
2004年 | 231篇 |
2003年 | 170篇 |
2002年 | 197篇 |
2001年 | 168篇 |
2000年 | 136篇 |
1999年 | 60篇 |
1998年 | 18篇 |
1997年 | 21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14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6篇 |
1984年 | 10篇 |
1983年 | 12篇 |
1982年 | 13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9篇 |
1974年 | 4篇 |
1964年 | 4篇 |
1962年 | 2篇 |
1954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5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层序的测井、地震响应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在层序地层学研究中,关键是层序划分和对比。而层序划分、对比的关键是层序识别。层序的识别包括层序界面(层序的底界面、初始海泛面和最大海泛面)的识别和构成层序的体系域识别。这里,在众多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详细研究了层序的测井、地震响应特征,即层序界面和体系域在测井曲线上和地震剖面上的特征。其中,层序底界面在测井上表现为突变的钟型、箱型或侧积式曲线的底界;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剥蚀、顶超、上超、下超;而体系域在测井曲线上的响应为:低水位体系域的海底扇以漏斗形中、高幅的前积式,或钟型中、低幅的后积式模式为特征,陆坡扇成钟型、正向齿形,自下而上幅度由中高幅→低幅,即具后积式测井模式,低水位楔的测井曲线表现为旋回性进积模式特征,其特征表现为锯齿状箱型。海侵体系域的测井曲线呈现向上变细、变深序列,并表现为钟型、正向齿形或齿化状,幅度由高幅变化为低幅,包络线具后积式特征。高水位体系域相应的测井曲线呈现中幅箱形或桶形,不同体系域在地震剖面上的响应特征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2.
赣南西华山钨矿床成矿流体演化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赣南西华山钨矿床是一个闻名中外的大型石英脉型钨矿床。为探讨成矿流体性质以及演化过程,本文对西华山石英脉型钨矿床主成矿阶段含矿石英脉中流体包裹体进行了岩相学、显微测温学研究和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结果显示,西华山钨矿床的流体包裹体以H2O-NaCl型为主,局部发育H2O-NaCl-CO2型。流体热焓-盐度图解表明成矿流体以混合作用为主,局部沸腾在热液系统演化中作用不大。通过对沸腾包裹体的测温数据进行计算,得出西华山脉型钨矿成矿压力约为27~87 MPa,矿床形成深度约为1.0~3.3 km。 相似文献
13.
几种网络体系结构中数据包的效率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新型网络体系结构SUNA,并将它的数据包与其它两种层次型网络体系结构中的数据包进行了组成和效率上的比较分析。说明了在这方面,SUNA的数据处理效率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阿伯德尔国家公园位于号称肯尼亚“水塔”的阿伯德尔山脉上,是肯尼亚重要的旅游景区和珍稀动植物保护区,开展该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对肯尼亚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基于1987-2018年的Landsat系列遥感数据,通过计算综合遥感生态指数RSEI,结合趋势线分析法对阿伯德尔国家公园近32年间生态环境质量变化进行客观定量分析。研究结果显示:① 1987-2018年研究区RSEI均值从0.62下降到0.51,生态环境质量退化的区域面积为551.52 km 2,占总面积的71.85%,表明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1987-2018年研究区的环境状况呈恶化趋势;②环境质量显著恶化的区域主要分布于亚高山植被区和东部低海拔森林覆盖区,亚高山地区植被生态系统结构单一,稳定性差,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更为敏感;而东部区域存在过度开发,非法砍伐森林等现象,且旅游开发强度大,环境恶化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利用中国数字地震台网(简称CDSN,下同)11个台的宽频带长周期(VLP)数字记录对1990-2012年间的124个极远震记录进行了分析处理,在震中距100.0°~179.0°之间,获取了CDSN11个台站的Pdif波的震相数据,得到了Pdif波在地球核幔界面上衍射的运动学特征和《Pdif波走时表》。所得结果大大拓展了Pdif的记录范围,在144.0°~179.0°之间弥补了《IASPEI1991地震波走时表》的缺失,为更大范围内的Pdif震相分析提供了参考标准,有助于提高中国地震台网的地震分析水平和积累震相分析经验,以及对地球核幔边界物理性质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17.
18.
系统地介绍了湘西州的地质旅游资源特征,指出切实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湘西州丰富的地质旅游资源,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是发展该州经济的合理之举,进而提出了保护和开发该州地质旅游资源的8条建议. 相似文献
19.
目前,地理空间数据面临着由于数据量膨胀和计算量高速增长而引起算法效率低的问题,采用"分而治之"的数据分组策略提高运算效率已成为研究的热点。面向分布不均匀的线数据,本文提出了基于密度的线数据分组算法(简称LGAD)。首先,算法通过查找高密度区提取样本线段,保证了分组算法的起点落到高密区;其次,考虑线空间拓扑关系的复杂性,引用水平、垂直和夹角距离度量线段间距离,创建样本线段与其他线段的距离矩阵;最后,以距离矩阵和最优选择方法实现数据负载均衡分组。实验结果显示,对数据分组和分组后数据进行线段聚类的2个过程中,该算法体现了较好的时间优势,与串行计算相比,在分组数为2-12 时,平均比率达4.3,提高了应用的响应速度,具有较好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