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450篇
  免费   28150篇
  国内免费   55382篇
测绘学   13061篇
大气科学   25995篇
地球物理   21349篇
地质学   65922篇
海洋学   23978篇
天文学   1317篇
综合类   8084篇
自然地理   10276篇
  2024年   898篇
  2023年   2215篇
  2022年   4221篇
  2021年   5142篇
  2020年   5174篇
  2019年   8094篇
  2018年   7718篇
  2017年   7362篇
  2016年   7464篇
  2015年   7756篇
  2014年   7146篇
  2013年   8374篇
  2012年   8903篇
  2011年   8789篇
  2010年   8793篇
  2009年   7915篇
  2008年   7471篇
  2007年   7197篇
  2006年   6586篇
  2005年   5764篇
  2004年   5125篇
  2003年   4021篇
  2002年   3899篇
  2001年   3506篇
  2000年   2951篇
  1999年   2102篇
  1998年   1811篇
  1997年   1830篇
  1996年   1442篇
  1995年   1359篇
  1994年   1215篇
  1993年   1190篇
  1992年   1043篇
  1991年   770篇
  1990年   764篇
  1989年   604篇
  1988年   513篇
  1987年   404篇
  1986年   332篇
  1985年   267篇
  1984年   306篇
  1983年   187篇
  1982年   230篇
  1981年   168篇
  1980年   121篇
  1979年   137篇
  1978年   69篇
  1977年   59篇
  1976年   46篇
  1971年   5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92.
澳大利亚拉克兰造山带(又称拉克兰褶皱带,简称LFB)由强烈变形的寒武纪—泥盆纪深海沉积岩、燧石和基性火山岩,以及更年轻的盖层所构成,其造山过程表现为澳大利亚板块向东南方向不断增生的过程。该造山带的长期演化,形成了以维多利亚金矿省为典型代表的造山型金矿床及其它类型的多金属矿床,本质上这些矿床的形成与特殊的成矿地质条件密切相关。对该区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总结,提炼出拉克兰造山带金及多金属矿床的主要地质特征,划分出5种主要矿化类型:造山型金矿、花岗岩中细脉浸染型钨—锡矿、斑岩型铜—金矿、火山喷流铜—锌—金硫化物矿床、产于断陷盆地沉积岩中的铜—铅—锌—金矿。5种矿化类型各具特色,空间上有规律性地分布。  相似文献   
93.
本文在给定的电场和磁场模式下,利用引导中心的动力学方程,计算了在磁层亚暴期间同步高度处电子通量突增的过程。结果表明:在增长相期间,电子通量并不增长,甚而有下降的趋势,电子通量的突增,大约是在膨胀相的开始。突增事件是发生在地方时半夜到黎明,10点到18点这一时间内没有突增现象,18点以后又发现有突增现象。这些主要特征与卫星的观测结果相符合。  相似文献   
94.

本文将非均质各向异性地层中电磁场耦合势Helmhotz方程分解为各向异性背景场方程与散射场方程,并应用算子展开技术推导出耦合势Born级数解,建立一套三维非均质各向异性地层中随钻超深前视电阻率测井响应各阶散射电磁场与非线性Born逼近的有效计算方法.首先,利用传输线法与二维插值技术确定背景电磁场空间分布,得到零阶Born逼近解,然后根据电磁场耦合势的Born级数解推导出各阶散射电磁场方程与递推关系,通过三维有限体积法实现各阶散射场耦合势方程的离散,在此基础上结合MKL PARDISO并行技术,通过递推方式逐步计算各阶散射电磁场,并根据Born级数部分和确定不同阶次的非线性Born逼近.最后利用数值模拟结果对正演算法加以检验,并深入研究分析各阶散射场的变化特征与Born级数的收敛性质.

  相似文献   
95.
预应力锚索的预应力损失是造成锚索失效的关键问题。锚索预应力损失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可以采取措施保证锚索有效预应力。本文利用锚索监测数据、边坡变形监测等资料,得出其锚索预应力变化规律,分析锚索预应力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研究表明,锚索预应力损失最快的阶段发生在锚索张拉后的十几天内;可以采取优化措施以保证锚索初始的有效预应力;已产生变形的坡体进行锚索加固,其预应力快速降低段持续的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96.
川藏交通廊道规划路线沿线滑坡锚固工程在全生命周期内将不可避免受到季节性冻土冻胀融缩的不利影响。为减缓此不利影响,本文提出基于多个挤压摩擦型屈服套的屈服装置、消能蓄能型碟簧系统,形成可双向调节预应力的锚索新结构。并对该锚索进行室内张拉试验、极限承载力试验及工作机理研究,成功研制吨位500 kN级、行程100 mm的双向调节预应力锚索。室内试验证实,单个挤压摩擦型屈服套起始屈服力为120~135 kN,平稳行程可达255 mm;屈服装置由4个挤压摩擦型屈服套及P锚组成,起始屈服力为420~450 kN,行程可达到100 mm以上;碟簧系统可实现耗能(冻胀时可抵消约60%的预应力增长)与蓄能(融缩时可抵消约40%的预应力损失)的目的。屈服行程完结后,双向调节预应力锚索极限承载力为1050kN,与传统锚索极限承载力相当。该新型锚索起始屈服力及行程具有较好的可拓展性,性能参数优于市场同类产品,可用于冻融环境及地震、大变形情形下的滑坡边坡加固,为川藏交通廊道沿线季节性冻土区滑坡、边坡防护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7.
认识青藏高原东部现代表土的色度特征及其空间分布,理解其与现代气候因子之间的联系,对于高原地区黄土-古环境重建和揭示第四纪环境变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研究区表层土壤色度的详细分析,对比现代气候资料,探讨了青藏高原东部表层土壤色度的空间变化特征及其环境意义。结果表明:① 高原东部表土色度参数空间变化特征差异显著,表现为随纬度升高,土壤亮度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而红度和黄度则逐步减小;随经度的升高,黄度先增大后减小,而红度值逐步减小;红度和黄度整体随着海拔上升而呈先减小后升高的特征。这些变化特征和差异是表土色度对高原东部复杂地理环境和水热条件变化响应的结果。② 在高原的干旱-半湿润区,土壤亮度对降水的响应敏感;红度和黄度对大尺度的温度变化响应较敏感,而较冷的环境下,红度对温度响应复杂,但与降水存在一定的联系。红度/黄度比值主要指示了气候控制下的赤铁矿和针铁矿的变化和竞争,对干旱-半湿润区域的降水变化响应较为敏感。青藏高原东部现代表土色度与气候密切相关,其空间变化特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地区现代气候因子的空间变化;另一方面由于该区地形和气候复杂多变,部分色度指标与气候关系复杂,在重建青藏高原东部黄土古环境变化历史时需要谨慎。  相似文献   
98.
99.
Effects of deforestation upon slopes in limestones and in volcanic rocks in the Benson River valley, northern Vancouver Island, have been investigated quantitatively. Postlogging soil erosion and vegetal regeneration success were assessed by measuring soil depth, percent bare rock and moss cover, and the numbers and diversity of trees, shrubs, and plants on 25 sampling sites, each containing ten measuring quadrats selected at random. Sixteen sites were on the Quatsino Formation, a well-karstified limestone, and nine on the Karmutsen Formation of basaltic lavas. Eight sites were of virgin forest, 16 were logged between 1970 and 1983, and one (on limestone) was logged in 1911. Both bedrock types wer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the cutting. There was greater loss of soil and an increase in bare rock on the limestones. Erosion w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by burning on the limestones but not on the volcanics. Within-group comparisons on the limestones determined that steeper slopes and harder burned areas suffered the most and are slowest to regenerate. Volume of timber on the 1911 site was 19 percent of that in similar uncut forest sites. It appears that complete recovery on the barren limestone slopes will require at least some centuries.  相似文献   
100.
劈裂拉伸破坏是隧洞围岩失稳破坏的主要形式之一。现阶段,在动态劈裂条件下岩石裂纹扩展及对应阶段的能量演化机制鲜有涉及。基于此,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对锦屏大理岩试样进行了不同弹速下的劈裂试验,并借助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模拟试样动态劈裂破坏过程。从试验测试和数值计算角度,重点分析大理岩劈裂过程中的裂纹扩展机制以及能量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在应变率为5~35 s−1时,大理岩的动态拉伸强度与应变率呈线性正相关,同其他地区大理岩相比较,锦屏大理岩的应变率敏感性相对较低;随着弹速的增加,系统内能和动能均增大,在试样破坏的瞬间系统内能降至最低;采用标定的Cowper-Symonds本构模型参数进行数值模拟,所得的试样最终破坏形态与试验观察到的现象基本一致。研究结果可为具体工程应用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