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77篇
  免费   326篇
  国内免费   991篇
测绘学   217篇
大气科学   511篇
地球物理   1695篇
地质学   1978篇
海洋学   491篇
天文学   203篇
综合类   147篇
自然地理   552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193篇
  2011年   295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223篇
  2007年   244篇
  2006年   240篇
  2005年   223篇
  2004年   216篇
  2003年   165篇
  2002年   186篇
  2001年   146篇
  2000年   167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94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99篇
  1995年   103篇
  1994年   106篇
  1993年   145篇
  1992年   158篇
  1991年   156篇
  1990年   161篇
  1989年   119篇
  1988年   142篇
  1987年   123篇
  1986年   78篇
  1985年   84篇
  1984年   96篇
  1983年   63篇
  1982年   47篇
  1981年   44篇
  1980年   68篇
  1974年   14篇
  1959年   16篇
  1958年   28篇
  1957年   26篇
  1956年   20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51.
On the basis of exhaustive researches on the facies sequences and depositlonal evolutionary process of various depositional systems, the genetic stratigraphic framework of the extensional rifted oceanic basin, which has undergone strong structural destruction, has been reconstructed by means of dynamic genetic stratigraphic analysis. Five depositional episodes have been distinguished from various isochronous stratigraphic boundaries and stratigraphic sequences with the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of each depositional episode analysed in detail. The tectonic paleogeographic environment corresponding to different stages of each depositional episode has been reconstructed for individual depositional system tracts. And the evolution history of this rifted basin has been divided into four stages' initial rifting and oceanization of continental crust, stretching and spreading of the basin, subduction and basin differentiation, and convergence and collision. A NNE-trending intracontinental soft collision sutur  相似文献   
352.
Surface air temperatures recorded over the past three decades at the weather stations located in Lahore (anindustrialized and densely populated city) and Mianwali (a small and sparsely populated city) were analyzed in order tostudy their climatic trend.Lahore,where meteorological data are recorded at two weather stations (city station and air-port station) indicates a cooling trend,of about 0.5℃ per record period of 1953—1992,for the airport station (31°31′N,74°24′E) and a slight warming trend,of about 0.2℃,for the city station (31°33′N,74°20′E) for the record period of 1950—1992.The Mianwali weather station (32°33′N,71°31′E) also shows a slight cooling trend,of about 0.4℃ per recordperiod of 1959—1992.The climatic variability at these stations was studied by computing seasonal and annual tempera-ture anomalies.The results are explained in terms of the local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353.
南美州西部是全球最活动的地区之一。安第斯—科迪勒拉山脉大部分由同源的火山岩和侵入岩组成。新生代安第斯旋回是火山活动非常频繁的时期。智利全国有广泛的新生代火山作用带,主要位于东半部,几乎占据了安第斯—科迪勒拉山脉的高山区。大多数新生代金属矿化具有斑岩铜矿床的特征,属于次火山成因,并与火山机构有关。火山成因的锰矿床、层状铜矿床和埃尔拉科(ElLaco)磁铁矿熔岩流是少数几个说明新生代成矿作用与火山作用有关的矿例。地热田和硫矿床与年轻的安第斯火山作用关系明显。  相似文献   
354.
早就发现中西伯利亚的金矿床产于一定成分和相从属关系的变质岩发育区。H.B.彼得洛夫卡斯娅在40年代研究该区矿床的矿物学并否定矿化与变质作用的成因联系之后,仍然根据围岩的变质作用程度进行了金属矿床的分类。矿化与一定内生作用的关系目前尚未得到公认。有关矿化与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和交代作用的关系存在多种见解。在进行找矿工作时有必要考虑变质作用的类型和变质改造的程度。  相似文献   
355.
Eyal  Y  Eyal  M  Bartov  Y  Steinitz  G  Folkman  Y.  刘池洋 《世界地质》1987,(2)
Bir Zreir菱形地堑,位于西奈东部.此地堑在三维空间上出露良好.前寒武纪结晶基底和上覆显生宇沉积物之间的近水平状不整合面,基底侵入体的接触面和早中新世的基性岩脉体系可使人们非常精确地填绘局部构造,确定沿断层的垂直和水平位移.用标准的“拉开(Pullapart)模式”对Bir Zreir菱形地堑预测的垂直离距比观察到的大3到6倍.根据Bir Zreir地块发生旋转运动而建立的另一种模式,与野外的证据更为接近。本文推论:地堑的形状和大小由初始断层的格局所决定;后期构造运动使地堑的最终形状相对没有什么变化.Bir Zreir地块的旋转是南北向断层的左旋位移和其走向变为北北东以及区域上东西向拉张的综合结果.本文所提出的模式,不需要沿斜向断层(diagonal fault)有一个类如“拉开”那样大而深的张裂(gap)。  相似文献   
356.
Kaap Valley英云闪长岩侵入体的形成年龄约为3500Ma,是侵位于巴布顿绿岩带的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岩套中年龄老而且规模最大的深成侵入体之一。虽然在许多方面与该岩套中的其它深成侵入体相似,但Kaap Velley英云闪长岩体在化学成分上更富镁铁质,其中以角闪石而不是以黑云母作为主要的镁铁矿。此外,它还富含稀土元素。这些特征表明:仅仅用简单的高度部分熔融来解释该英云闪长岩的成因是不合适的,因为这需要更多的富长英质的奥长花岗岩从同一源岩中分熔出来。所以,不如把Kaap Valley英云闪长岩的原始岩浆看作是一种富含镑石、磷灰石等副矿物,并可能溶有CO_2气体相而且被镁铁质物质混染了的奥长花岗质岩浆。英云闪长岩中角内石的晶形和成分与那种认为角闪石是岩体侵入时没有被消化尽的镁铁质的变质火山岩围岩中的角闪石作为捕获晶保存下来的认识相矛盾。因此,可以推断岩浆的混染作用应该发生在岩体侵位以前。可能的形成机制是原始岩浆在深部混入和完全同化了基性的岩石,从而形成了一种相对偏基性的岩浆。在这种岩浆凝固时期,由于晶体发生分离并下沉而导致角闪石和角闪石十黑云母质英云闪长岩相的分凝作用。尔后,英云闪长岩浆大约是在3200Ma以底辟的方式侵位于目前所处的位置,而且在底辟作用过程中使与之接触的绿岩带发生变形。同时,底辟作用还改造了岩体本身原始的可能是近于水平的成分分带,其理有的几何图形最好可以解释为是一种由交叉构造线组成的棋盘格子构造。  相似文献   
357.
已经被用来(而且目前仍在继续使用)标定澳大利亚东南部的Lachlan褶皱带(LFB)中S-型花岗岩的一些标准在本文中又做了评述,而且与北美西南部的各种过铝花岗岩进行了比较。根据一些不充分的资料,其中的某些花岗岩已被归类为S-型花岗岩。实际上在LFB中所有的体积巨大的S-型花岗岩是近地表的岩基花岗岩,它们通常与S-型火山岩组合在一起,而不与区域变质岩和混合岩相伴生。这些花岗岩强烈地过铝,堇青石的存在则为一证据。含有原生白云母的花岗岩是很少见的。由于在沉积源岩的形成过程中化学风化作用的结果,所有这类花岗岩是低Na、Ca和Sr的。北美西南部不同时代的过铝花岗岩则有明显的差异。这些花岗岩很少含有堇青石(在LFB中,为S-型花岗岩的一个标志矿物),但是其中的某些花岗岩具有进一步演化的特点,以致结晶出富含Fe—Mn的石榴石。这些花岗岩主要是二云母花岗岩,与LFB中大多数过铝花岗岩相比,其结晶作用发生在水(?)度较高及深度更深的环境下。含堇青石的火山岩(S-型)至今未见报导。北美西南的过铝花岗岩总体上来讲是高Na的。这些岩石的某些具有奥长花岗岩的亲缘性,其母岩浆似乎很象是从遭受过改造的玄武质岩石经部分熔融而产生的。局部出现的某些过铝花岗岩(边缘至准铝型)可能是由于高层位的I-型花岗岩混染所造成的。这些岩石不是S-型花岗岩。到目前为止,仍没有提供充分的证据来证实北美西南部过铝花岗岩是S-型花岗岩。  相似文献   
358.
一个多世纪以来,有关石英—长石交生的文象花岗岩的成因在文献中已做过讨论。并在研究花岗质伟晶岩的相平衡、晶体成核和生长特点的实验中得出了这种文象结构。温度、压力以及成分变化的分析表明,这种结构是在驱动力作用和不平衡的条件下,石英和长石同时生长所形成的。随着SiO_2(可能有水)在边界层变富,主晶相钠质碱长石的生长界面由面状变成格子状。在格子状边界间残余液体中SiO_2含量达到饱和使石英沿长石成核并生长,其总成分也许刚好在其结面上,但对于上述机制此条件是不必要的。文象结构的发育是靠界面局部的动力作用,并非仅与总组分的热化学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359.
东昆仑库木库里盆地位于新疆、青海及西藏三省交界的新疆一侧。晚第三纪以来的新构造运动对东昆仑库木库里盆地的形成和发育产生了深刻影响,形成现今盆地地貌的基本轮廓。一、区域地质地貌概况东昆仑库木库里盆地大地构造位置属阿尔金山大断裂以南的东昆仑地槽褶皱带。古生代早期库木库里盆地属祁昆古海范围;三叠纪末脱离海侵上升成陆,自此以后,断块运动在地  相似文献   
360.
位于地下670公里深处的地震不连续带是上、下地幔的分界面,其压强为24GPa,温度为2—3千K。在这样的条件下,上地幔的主要矿物——橄榄石〔(Mg、Fe)_2SiO_4〕、辉石〔(Mg、Fe)SiO_3〕和石榴石〔(Mg、Fe、Ca)_3Al_2Si_2O_2〕将转变为斜方畸变的具钙钛矿结构的〔(Mg、Fe)SiO_3〕矿物或以钙钛矿为主的矿物组合。由于钙钛矿型的硅酸盐至少在70GPa压力下还是稳定的,因而它被认为是下地幔(或许是整个地球)中最主要的矿物。尽管钙钛矿型的硅酸盐很重要,但直到1976年才被发现,而且由于合成这种矿物所需的压力和温度条件很难达到,所以对其物理性质还不甚了解。例如,钙钛矿热膨胀系数对下地幔可能存在的成分模式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最近我们合成了足够量的钙钛矿型的(Mg_0.9,Fe_0.1)SiO_2以便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其在温度达840K时的无压热膨胀。在高温下测得的平均热膨胀系数为4×10~(-6)K~(-1)。这么大的热膨胀系数表明:根据土地幔组分(如地幔岩或石榴石橄榄岩,Mg值≈0.89)的标准模式求得的无压密度,要比推断的下地幔在无压条件下的密度低大纣2%。这一结果显示:上地幔与下地幔的化学性质是不同的;这与地幔热对流的分层模式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