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94篇
  免费   2828篇
  国内免费   2056篇
测绘学   1027篇
大气科学   645篇
地球物理   1218篇
地质学   4351篇
海洋学   1696篇
天文学   77篇
综合类   638篇
自然地理   1026篇
  2025年   14篇
  2024年   216篇
  2023年   305篇
  2022年   474篇
  2021年   539篇
  2020年   448篇
  2019年   554篇
  2018年   462篇
  2017年   402篇
  2016年   397篇
  2015年   476篇
  2014年   436篇
  2013年   554篇
  2012年   580篇
  2011年   634篇
  2010年   567篇
  2009年   561篇
  2008年   513篇
  2007年   443篇
  2006年   417篇
  2005年   388篇
  2004年   300篇
  2003年   189篇
  2002年   209篇
  2001年   173篇
  2000年   162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8篇
  1977年   2篇
  1974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分析和扫描电镜观察,开展不同温度下酸性流体与斜长石相互作用实验得出:①在低温条件下斜长石较稳定,以溶解为主;在高温条件下,斜长石不稳定,以溶蚀、溶解为主;随反应温度升高,质量损失增大。②斜长石沿解理形成条带状溶孔,沿表面形成粒内溶孔。③在160℃和190℃条件下,形成新生高岭石沉淀,温度升高高岭石晶形变好,实验反应强度增大。④随反应温度升高, K+、 SiO2和矿化度浓度升高。  相似文献   
112.
黄土碳酸盐碳同位素广泛应用于第四纪气候环境变化的研究中,以往研究中多利用钙结核、次生碳酸盐或成壤碳酸盐,认为其反映了C4植物的丰度。黄土高原碳酸盐碳同位素表现为黄土层高,古土壤层中低,即黄土层中C4植物丰度高于古土壤层。然而,这样的结果和黄土有机碳同位素得到的结果矛盾,有机碳同位素的结果表明温度对C4植物的分布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由于有机碳同位素对植物类型的反映更为直接而可靠,因此碳酸盐碳同位素反映C4植物丰度存在疑问。对黄土高原黄土碳酸盐碳同位素的系统概括后认为,第四纪期间黄土碳酸盐碳同位素与C4植物有直接联系,但C4植物丰度不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碳酸盐碳同位素的指示意义存在复杂性。在黄土高原地区,植被发育程度、与大气CO2交换程度、植被本身的碳同位素值的变化以及原生碳酸盐的影响等因素都会对碳酸盐碳同位素产生影响。由黄土碳酸盐碳同位素的讨论可延伸到不同土壤碳酸盐碳同位素揭示的环境指示意义,不同的土壤环境,其气候条件、植被类型及发育程度...  相似文献   
113.
鲁西地区石门山岩体主要岩性为片麻状花岗闪长岩,原划为新太古代早期侵入岩。根据新测锆石SHRIMPU-Pb年龄为(2530±8)Ma,其形成时代确定为新太古代晚期。凤仙山岩体为中粒二长花岗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2513±12)Ma,并侵入片麻状花岗闪长岩。石门山岩体属峄山岩套,为TTG质花岗岩,是地幔岩浆侵入混入地壳物质形成的。凤仙山岩体属傲徕山岩套二长花岗岩,为上地壳物质重熔(深熔)作用形成的。峄山岩套TTG类岩石是2560~2530 Ma壳幔岩浆活动的产物,岩体普遍具有片麻状构造,表明经历变质变形作用。未受区域变质作用的傲徕山岩套大规模壳源花岗岩是2530~2500 Ma地壳物质部分熔融形成的,与华北克拉通新太古代末超大陆拼合有关,2530 Ma是鲁西地区重要的构造热事件发生时期。  相似文献   
114.
河南汝阳东沟钼矿床控矿地质条件及综合找矿信息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通过对河南汝阳东沟特大型斑岩型钼矿床控矿地质条件及其综合找矿信息的研究,总结以下几点认识:控矿构造不仅是导岩构造,而且也是导矿构造,提供了成矿通道和储矿空间;控矿母岩(成矿母岩)不仅提供了矿质矿液,同时还控制了矿床的空间分布、产状及其规模.高酸、高钾、高碱及低镁(三高一低)的控矿母岩-钾长花岗斑岩为对成矿有利;控矿围岩只要有足够的容矿裂隙皆可成矿,而与围岩的化学性质关系不大.文章同时提出下列综合找矿信息及找矿思路:①确定最佳区域空间位置,②寻找成矿小岩体;③分析围岩蚀变;④重砂中高温矿物异常与水系沉积物元素组合异常的套叠程度是圈定靶区准确程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5.
在东昆仑西端布喀达坂峰地区二叠纪地层中首次发现陆相孢粉与海相疑源类化石一起保存的孢粉—疑源类化石组合。经对两个样品较为丰富的孢粉型化石研究后发现,上部组合以裸子植物花粉占优势,双囊无肋花粉最多,可与塔里木盆地的卡伦达尔组的孢粉组合做粗略的比较,但组合中出现了时代偏晚的Ephedripites及Taeniae-sporites,因此,研究区马尔争组中段复理石地层的时代当为中二叠世—晚二叠世。  相似文献   
116.
明清时期宝鸡地区旱涝灾害链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明清时期宝鸡地区旱涝灾害资料的统计和整理,利用滑动平均、累积距平及小波分析等方法探讨分析了1368-1911年宝鸡地区旱涝灾害链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① 1368-1911年,宝鸡地区共发生297次旱涝灾害事件,其中旱灾和涝灾分别发生191次和106次,占旱涝灾害发生总次数的64.31%和35.69%。② 宝鸡地区旱涝灾害具有较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1368-1644年为偏旱阶段,1645-1804年为旱涝灾害波动阶段,1805-1911年为偏涝阶段,整体上呈现出干旱—湿润期的交替特征。旱涝灾害在时间尺度上大致存在70年、110年和170年左右3个振荡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相对应。③ 旱涝灾害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性特征。渭河流域以北、以东地区既是旱灾的多发区,也是涝灾的多发区。④ 明清时期宝鸡地区旱涝灾害链的相继发生是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18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气候环境变化导致极端旱涝灾害事件频繁发生。  相似文献   
117.
基于1980年、2005年和2015年3期区域精密水准网观测资料,利用线性动态平差模型计算获取大别山地区水准网长期垂直运动速度场图像。研究发现,淮河平原地表下沉较为严重,大别山呈现弱隆升趋势运动,长江谷地边缘地区较大别山区呈现明显的隆升运动。跨郯庐断裂带水准剖面结果显示,垂直运动与地形呈负相关和弱相关。  相似文献   
118.
水源热泵技术作为供热供冷的重要方法之一,其水井工程的参数需根据具体的水文条件、气候条件、气象条件和地质地层等进行设计。在对第四系大口径水源热泵水井工程设计技术参数、施工工艺流程、成井质量控制、抽水与注水、渗水试验综合成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水源热泵供热供冷中央空调技术设计的第四系土层大口径水源热泵水井,作为供冷供热水源达到了各项技术指标,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19.
奎屯河流域冰雹天气发生规律及防御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1989~2003年奎屯河流域中小尺度强对流冰雹天气资料,统计分析了其发生规律,给出了雹暴发生源地、移动路径和基本类型,探讨了地形和下垫面的作用,并提出了综合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120.
通过详细的地质工作,本文从阜平杂岩中厘定出一套~2.7Ga的条带状TTG片麻岩系,其原岩主要为英云闪长岩,经历了强烈的变形和深熔改造。该片麻岩可分为岩石主体和条带,按条带形态和成分可分为三种:细小的暗色条带、深熔浅色条带和后期注入的长英质脉体。用LA-MC-ICPMS法对英云闪长岩中锆石进行了原位U-Pb年龄测试,其形成年龄为2669.2±9.7Ma。该片麻岩SiO2=64.32%~70.02%,具有高铝(Al2O3=14.00%~15.87%)富钠(Na2O=3.85%~4.22%)贫钾(K2O=1.13%~2.42%)及低K/Na比值的特点,Mg#指数为39.5~49.6。该片麻岩具有中等-强烈程度的稀土元素分异[(La/Yb)N=3.67~51.38],Eu异常不明显。其富集Sr(303×10-6~431×10-6)、Ba(191×10-6~696×10-6)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4.70×10-6~9.78×10-6)、Ta(0.19×10-6~0.75×10-6)、Ti(1378×10-6~3259×10-6)、P(174.6×10-6~960.6×10-6)等高场强元素,Cr(5.87×10-6~119.4×10-6)、Ni(6.72×10-6~45.75×10-6)等相容元素含量也较低。Yb(0.31×10-6~1.75×10-6)和Y(3.61×10-6~18.88×10-6)含量低,Sr/Y比值高(16.0~119.1),属于高铝的TTG,与高硅埃达克岩特征相似。推断是热的太古宙新生洋壳部分熔融而成。阜平地区~2.7Ga TTG片麻岩的厘定,进一步证实了华北克拉通在新太古代早期经历了强烈的陆壳增生,并为华北克拉通早期岩浆事件与世界范围的岩浆事件的对比提供了新的依据,为华北克拉通早期陆块及绿岩带的划分提供了新的限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