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51篇
  免费   763篇
  国内免费   1168篇
测绘学   336篇
大气科学   942篇
地球物理   913篇
地质学   2184篇
海洋学   488篇
天文学   92篇
综合类   333篇
自然地理   594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213篇
  2021年   244篇
  2020年   222篇
  2019年   223篇
  2018年   249篇
  2017年   219篇
  2016年   254篇
  2015年   258篇
  2014年   270篇
  2013年   267篇
  2012年   258篇
  2011年   262篇
  2010年   274篇
  2009年   229篇
  2008年   203篇
  2007年   182篇
  2006年   167篇
  2005年   149篇
  2004年   144篇
  2003年   161篇
  2002年   259篇
  2001年   215篇
  2000年   153篇
  1999年   130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2篇
  1972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31.
使用1979年1月至1984年12月向外长波辐射(OLR)资料,对热带地区积云对流的长期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热带地区积云对流活动存在显著的季节变化,冬季积云对流区主要是东西向,位于南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近赤道地区;夏季则北移至北印度洋和菲律宾附近的西太平洋地区。低纬地区积云对流活动存在明显的季节性位移,北印度洋地区的积云对流活动主要集中在5—10月,7—8月位置最北;北半球热带西太平洋地区的积云对流活动则主要集中在6—11月,8—9月位置最北。标准差分析表明,冬季北半球热带西太平洋、赤道中太平洋及热带印度洋东部地区积云对流的年际变化最明显。经验正交函数(EOF)分析的主要空间型反映了赤道中太平洋、热带西太平洋、阿拉伯海和副热带西太平洋地区的积云对流活动存在一定的关系。结合遥相关计算还表明秋云对流存在4种遥相关型,即2种东西向偶极型涛动型、西太平洋型和北印度洋型。  相似文献   
132.
GMS气象卫星在暴雨灾害遥感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时空分辨率较高的GMS-5红外、可见光和水汽多通道遥感资料,给出了影响山东省夏季暴雨的卫星遥感图像模型。结合常规气象资料,探索了利用气象卫星遥感资料监测暴雨灾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3.
黄钾铁矾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硫化物矿床氧化带中一种常见表生含钾硫酸盐矿物,对其进行~(40)Ar/~(39)Ar年代学研究,不仅可以直接限定硫化物矿床次生富集的时间,还可以为区域地貌形成演化和古气候演变等重大地质事件提供关键的年代学信息。本文对中国新疆吐哈盆地硫磺山铜多金属矿床氧化带中三个表生黄钾铁矾样品进行了~(40)Ar/~(39)Ar定年,第一次获得了始新世的风化矿物的年龄。结合已发表的年龄数据显示:在吐哈盆地,海拔较高的矿床氧化带剖面(如硫磺山矿床)记录了基岩的持续和较完整的区域风化事件,这些老的风化年龄的存在证明了剥蚀并不是均匀的,即其地貌演化遵循的是斜坡后退模型。对于吐哈盆地的古气候,这些表生硫酸盐的年龄表明:始新世以来吐哈盆地曾多次出现过有利于化学风化和硫化物矿床次生富集的干旱—半干旱气候,且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时期:27.7~23.3 Ma、16.4~14.7 Ma、11~7.8 Ma,之后气候开始向极端干旱气候转变,4.1~3.3 Ma之后吐哈盆地可能已经流行大规模的极端干旱气候。  相似文献   
134.
非补偿沉积表现为无明显的沉积间断面,单层暗色泥岩厚度大,分布范围广,沉积剖面以退积为特点。通过对廊固凹陷古近系基底地层、物源体系的研究,结合沉积物组合特点、沉积剖面序列和构造发育阶段特征,分析了非补偿沉积盆地的层序发育样式,总结了非补偿盆地层序边界发育特征,建立了层序地层格架,共划分了1个一级层序、3个二级层序、11个三级层序。研究了不同沉积、构造背景下各层序组内体系域的样式,将一个完整的层序划分为湖泊充填体系域、湖泊扩张体系域、湖泊稳定体系域及湖泊萎缩体系域(下降体系域)等4个阶段,使体系域的叠加与层序的演化相关联。建立了非补偿型陆相盆地有利体系域沉积模式,认为物源的演替是其主控因素,复杂的断裂系统仅是一种控制沉积作用的一种表象。  相似文献   
135.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廓尔喀地区发生MS8.1级地震,本文分析了加德满都强震台站的强地震动记录特征,其水平向地震动表现为明显的脉冲地震动,脉冲周期约为6.0s,反映了近场地震动的方向性效应;处于深厚沉积层上的加德满都谷地对地震动有一定的放大作用,且主震的场地峰值频率向低频段偏移,出现明显的场地非线性反应;采用随机有限断层方法模拟的空间地震动分布与宏观地震烈度图符合较好,可以为分析宏观震害提供参考;通过与尼泊尔设计反应谱对比,得出在短周期与长周期段,加德满都台站的水平向地震动的反应谱远高于设计反应谱,说明即使严格按照尼泊尔建筑抗震规范设计施工的建筑结构也难以抵御此次地震的破坏。  相似文献   
136.
位于扬子地块西南缘的“川滇黔铅锌矿集区”是我国西南大面积低温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金沙厂铅锌矿床是其中典型矿床之一, 前人针对金沙厂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流体特征开展了大量研究, 但围岩对成矿的贡献和矿床成因仍不明确。针对这一问题, 本文系统分析了金沙厂闪锌矿及围岩的微量元素组成, 结合围岩和萤石的稀土元素特征, 探讨了围岩对成矿的贡献, 厘定了矿床成因。研究表明, 闪锌矿以富集Cd、Ge、Cu、Ga, 贫Fe、Mn、In、Co、Ni为特征, 这些元素多以类质同象的形式赋存在闪锌矿中, 个别元素如Cu、Ge等含量变化范围较大, 可能与低温流体有关。矿床中闪锌矿存在多种颜色的原因可能是Cu、Ge等多种元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近矿端的围岩明显富集Zn、Pb、As、Cd等元素, 而闪锌矿中同样富集这些元素, 说明围岩为成矿提供了部分金属元素。萤石继承了围岩的Eu、Ce负异常, 并受到了具有较高Ce负异常的成矿流体影响。萤石较围岩具有较高的Y/Ho比值, 说明萤石中的部分Y来源于围岩, 从而导致萤石具有较高的Y/Ho值。总体上, 该矿床中闪锌矿微量元素组成与MVT矿床基本一致, 明显有别于喷流沉积型、岩浆热液型和远端夕卡岩型矿床, 其成矿温度属于低温范围, 结合其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本文认为金沙厂铅锌矿床属于MVT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137.
138.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迅速组织开展了强余震流动观测,沿龙门山断裂附近布设了59台强震动仪器.在观测期间发生了万余次余震,流动观测台网获得了2000多组3分量的强余震记录.本文介绍了流动观测台布设的技术方法与关键步骤,初步处理了2008年5月25日青川6.4级最大余震的地震动记录,并分析了此次地震动衰减特征.此次流动观测充分表明,在大地震发生后,及时有效地开展强震动流动观测是十分必要的,其获得的余震地震动记录可为进一步的科研工作提供宝贵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39.
利用共形几何代数的多维统一表达与分析优势,研究了集成多源数据的三维社区统一建模与分析方法.构建了基于多重向量存储结构的社区场景整体建模流程,实现了CityGML、DXF等多源数据的导入与集成,并设计了基于共形几何代数的对象运动表达与插值方法.以德国Waldbruecke村为例的验证结果显示,基于共形几何代数的三维社区建模可以较好地表达复杂社区对象,并可以有效支撑几何度量、动态对象跟踪、运动轨迹重建等功能实现.  相似文献   
140.
煤矸石合成莫来石熟料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倪文  刘凤梅 《矿物岩石》1998,18(4):38-42
研究了煤矸石加氢氧化铝及氧化铝合成莫来石熟料的可行性。实验表明,采用煤矸石和氢氧化铝可在1500℃完成莫来石化反应,到1550℃可得到接近理论密度的莫来石熟料,采用煤矸石和工业氧化铝反应,可在1550℃全部合成莫来石,到1600℃可得到接近理论密度的莫来石熟料,采用煤矸石加α-Al2O3所得样品性能良好,化学成分最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