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74篇
  免费   1792篇
  国内免费   2428篇
测绘学   949篇
大气科学   1889篇
地球物理   2231篇
地质学   4663篇
海洋学   1106篇
天文学   339篇
综合类   853篇
自然地理   1164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148篇
  2022年   480篇
  2021年   520篇
  2020年   414篇
  2019年   505篇
  2018年   497篇
  2017年   469篇
  2016年   543篇
  2015年   451篇
  2014年   548篇
  2013年   544篇
  2012年   533篇
  2011年   582篇
  2010年   578篇
  2009年   537篇
  2008年   497篇
  2007年   445篇
  2006年   370篇
  2005年   326篇
  2004年   248篇
  2003年   249篇
  2002年   295篇
  2001年   293篇
  2000年   268篇
  1999年   376篇
  1998年   357篇
  1997年   351篇
  1996年   252篇
  1995年   241篇
  1994年   216篇
  1993年   196篇
  1992年   153篇
  1991年   136篇
  1990年   95篇
  1989年   82篇
  1988年   86篇
  1987年   45篇
  1986年   51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35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1.
海洋细菌抑菌活性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从不同海区的海洋底质,生物样,水样中分离到480株海洋细菌,其中包括150株芽孢细菌和108株粪大肠杆菌,利用纸片法对其抑菌活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117株海洋细菌具有抑菌活性,占总分离菌株的24.4%;一般细菌,芽孢细菌,粪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菌株分别占各供测菌株的17.1%,27.3%,35.2%;抑菌活性菌株的比例与样品来源密切相关,且各类海洋细菌的抗菌谱有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82.
中国近海主要鱼类种群变动与生活史型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物种为了种族的延续和繁衍,在历史的长河中,通过自然选择形成了适应其生存的一系列生态学特征,即生活史的选择型。具有不同生活史型鱼种的数量变动形式也不同,换言之,种群数量的变动方式是各个种生活史的反映,种群动态与其生活史选择型有着密切关系。 随着海洋渔业的发展,以及人类对海洋渔业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增强,一些传统经济种类的资源受到严重威胁。有的资源潜力削弱,甚至有的生物种群的再生机制受到破坏,使其资源面临着枯竭的危险。在强大的捕捞压力下,海洋渔业资源的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生命周期长的种类被生命周期短的种类所代替;传统的经济种类被低质的小型种类所代替。渔业组成处于不断变化和演替之中,水域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将会发生变化,生态平衡将遭到破坏。 对各个生物种群来说,上述变化将不同程度地改变它们的生存条件。物种为了延续和生存,通过自然选择对其所处的环境进行适应性调节,因而,种群原有的生态学特征将产生一系列的变化,如生长速度提高、性成熟加快等。在渐变过程中,物种生活史选择方向也将发生变化。研究鱼类种群的变动及其生活史型的演变过程,对科学利用海洋渔业资源和保护物种的多样性,在实践和理论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3.
A fluorescent sand-tracer experiment was performed at Comporta Beach (Portugal) with the aim of acquiring longshore sediment transport data on a reflective beach, the optimization of field and laboratory tracer procedure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conceptual model used to support tracer data interpretation.

The field experiment was performed on a mesotidal reflective beach face in low energetic conditions (significant wave height between 0.4 and 0.5 m). Two different colour tracers (orange and blue) were injected at low tide and sampled in the two subsequent low tides using a high resolution 3D grid extending 450 m alongshore and 30 m cross-shore. Marked sand was detected using an automatic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developed in the scope of the present experiment.

Results for the two colour tracers show a remarkable coherence, with high recovery rates attesting data validity. Sand tracer displayed a high advection velocity, but with distinct vertical distribution patterns in the two tides: in the first tide there was a clear decrease in tracer advection velocity with depth while in the second tide, the tracer exhibited an almost uniform vertical velocity distribution. This differing behaviour suggests that, in the first tide, the tracer had not reached equilibrium within the transport system, pointing to a considerable time lag between injection and complete mixing. This issue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tracer data, indicating that short term tracer experiments tend to overestimate transport rates. In this work, therefore, longshore estimates were based on tracer results obtained during the second tide.

The estimated total longshore transport rate at Comporta Beach was 2 × 10− 3 m3/s, more than four times larger than predicted using standard empirical longshore formulas. This discrepancy, which results from the unusually large active moving layer observed during the experiment, confirms the idea that most common longshore transport equations under-estimate total sediment transport in plunging/surging waves.  相似文献   

84.
太平洋波高分布及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使用 Topex/ Poseidon卫星高度计 1 992年 1 0月~ 1 998年 1 2月连续 75个月 ,2 30个重复周期的有效波高资料对南北太平洋的有效波高进行了统计 ,分析了太平洋有效波高的多年平均、多年各月平均和多年各季平均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太平洋波高分布具有明显季节变化的规律 ,与太平洋的风速分布特征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85.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量海洋浮游植物色素浓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JGOFS计算和SeaWiFS计划推荐高效液相色谱(HPLC)作为海洋浮游植物色色浓度的测量方法。文章参考SeaWiFS计划制定的HPLC分析规范,叙述采用反相C18ODS色谱柱、996PDA、自动进样器(未配柱温箱)和三元梯度的色谱法测量海洋浮游植物色素浓度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86.
许朋柱  毛锐 《海洋与湖沼》1993,24(1):109-113
为了能够精确地拟合天然水域不规则的水陆边界,并能保持有限差分数值计算在矩形网格中进行,本文利用Thompson的数值网格生成技术,在长江口南支七丫口至横沙河段设计了一个椭圆型边界拟合坐标系,并在这个坐标系下建立了平面二维潮流数学模型。通过数值求解此数学模型,实现了计算区域内现状潮流的一个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模式的设计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87.
通过电镜、电子探针和X射线等项分析,对东海沉积物中的有孔虫、腹足类、双壳类、苔藓、珊瑚、海胆等骨屑进行了矿物学研究,确定了矿物成分与生物属种的关系,并基于有孔虫壳体化学成分将壳体分为均质壳和异质壳,生物碳酸盐中镁主要富集在方解石及镁方解石中,锶在方解石和镁方解石中的分配系数(D)相似,为0.11—0.14;在文石质骨屑中D=1.09-1.20。碳氧同位素组成与生物属种有明显关系。据一些有孔虫壳体氧同位素偏差值计算的水温来看,本次测定的有孔虫属种的骨屑不能作为理想的骨屑温度计。  相似文献   
88.
研究表明 :腐屑食性鱼类——梭鱼对环境中有机氮的摄入能力随体重的增加而增加 ,随温度的升高 ,体重系数显著减少。摄入氮 (CN,mg/ d)与体重 (W,g)和温度 (T,℃ )的数值关系可用如下模型表示 :CN=0 .6 370 W1 .0 642 ln(3.70 0 8T)。体重为 1 0 0 g的梭鱼每日可消耗环境中 332 mg氮有机质。梭鱼氮的吸收效率主要受温度的影响 ,而氮的转化效率与体重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随体重的增加 ,排泄氮所占比例降低  相似文献   
89.
1993/1994年南极夏季对中国南极长城湾及附近海区表层海水四种营养盐浓度及其分布状况作了调查。结果表明,NH4-N、NO3-N、NO2-N及PO4-P的大致浓度分别是2.13、7.07、0.74和1.12μg·dm-3。一般来说,湾内高于湾外氮盐于12月份常出现高值。四种形态的无机盐类之最高、最低浓度出现的时间和站位不尽一致。∑N/P递减次序大致是12月,2月,1月。水温变化与NH4-N、PO4-P浓度和∑N/P的变化常较一致,而与NO2-N则常不一,一些站位上营养盐浓度偏低可能与浮游植物摄取有关。结果显示了调研海区的浅水内湾特征。浮游植物所需营养充分。该湾仍维持正常状态。  相似文献   
90.
对福田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近岸水域进行水质及生态调查,结果显示,深圳湾潮汐对红树林中微型生物生态及湿地污染状况产生了最为直接的影响;藻类在红树林中具有较好的水质污染指示作用,其生态功能大于纤毛虫、轮虫等微型生态类群;微型生物可通过食物链对污染物起放大和传递作用,传递途径在水体中以藻→纤毛虫为主,底质中以藻→底栖动物幼虫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