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64篇 |
免费 | 106篇 |
国内免费 | 51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05篇 |
大气科学 | 246篇 |
地球物理 | 829篇 |
地质学 | 755篇 |
海洋学 | 205篇 |
天文学 | 79篇 |
综合类 | 303篇 |
自然地理 | 15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5篇 |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22篇 |
2020年 | 16篇 |
2019年 | 21篇 |
2018年 | 22篇 |
2016年 | 19篇 |
2015年 | 17篇 |
2014年 | 33篇 |
2013年 | 28篇 |
2012年 | 79篇 |
2011年 | 94篇 |
2010年 | 29篇 |
2009年 | 63篇 |
2008年 | 100篇 |
2007年 | 119篇 |
2006年 | 120篇 |
2005年 | 129篇 |
2004年 | 125篇 |
2003年 | 111篇 |
2002年 | 107篇 |
2001年 | 105篇 |
2000年 | 118篇 |
1999年 | 51篇 |
1998年 | 56篇 |
1997年 | 40篇 |
1996年 | 49篇 |
1995年 | 62篇 |
1994年 | 63篇 |
1993年 | 75篇 |
1992年 | 69篇 |
1991年 | 92篇 |
1990年 | 73篇 |
1989年 | 81篇 |
1988年 | 75篇 |
1987年 | 62篇 |
1986年 | 47篇 |
1985年 | 67篇 |
1984年 | 53篇 |
1983年 | 29篇 |
1982年 | 25篇 |
1981年 | 18篇 |
1980年 | 44篇 |
1979年 | 4篇 |
1978年 | 10篇 |
1977年 | 3篇 |
1976年 | 4篇 |
1974年 | 8篇 |
1963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6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阿拉伯地盾主要是由晚元古宙火山-沉积岩系组成,岩系为大规模同时代的花岗岩类岩基和深成岩所侵入。这些岩石保存很完整,基本上能提供该区从9亿年以前至寒武纪阶段地壳演化的连续记录,成为解决阿拉伯地壳演化过程中古环境的一个关键。该火山—沉积岩系与现代岛弧岩系的相似性首先被Jackaman所注意到,然后他以Green—wood等人提出的地壳演化模式为基础,认为地盾南部的成因可看作是由早期拉斑玄武 相似文献
83.
近景立体象对的在线解析解算,一般都是采用单独内定向,和用固定控制点完成外定向。系列平差允许全部控制测量和摄影测量的观测值整体平差,这对恢复立体象对在摄影时的位置很有帮助,同时还避免了处理大量数据。 相似文献
84.
本文概述两次曝光激光斑纹法的基本原理,并对这种方法在不接触式生物立体定量测量研究中的应用加以讨论。表明由两个或更多的方向同时记录激光斑纹图象(Specklegrams)可以确定目标物的三维移动量。以观测位移矢量原理与投影矩阵相结合为基础的这一分析方法,能将目标物的整体运动分解成刚体的平移和旋转,这种分离法,在强迫位移生物立体测量关系的定量研究中特别有用。 相似文献
85.
许多井间地震走时的层析成象解释方法是将震源和接收器之间的射线路径近似为直线,而不管射线路径上速度结构的不均匀性效应。当速度没有多大变化时,这样的近似是有效的。在许多地区观察到的速度横向变化为10—20%,甚至更多,这引起了射线相当大的弯曲。有些工作已经考虑了这种非线性效应,但在应用于井间地震问题时,还没有出现许多成功的实例。在这里我们提出了一个基于二维射线追踪的迭代反演方法,并成功地应用于野外资料。这个解释方法是由迭代射线追踪和更新速度模型来实现的。在每次迭代中,通过一个线性方程组将资料和由射线追踪得到的当前模型的走时差值与未知的速度扰动量联系起来。用阻尼最小二乘法求得这个速度扰动量,并因此更改模型。这个迭代过程一直进行到合成走时和野外资料间的拟合达到给定的误差范围之内,或者直到走时拟合不再有改进为止。我们把这个方法应用于结晶岩中井间试验所得的野外资料(Wong,1983)。地震图的频率范围是1—6.6kHz,允许速度结构的分辨率达到几米的数量级,所得的速度图象与其它地质和地球物理数据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86.
富有成熟生油岩层的油气田及开采区普遍有微量的碳氢化合物逸散到地表,在地层倾斜的油区,这些微油气苗包括液相C10+碳氢化合物在内,不仅扩散到近海地区海底,而且扩散到陆地表面。近海勘探中,天然气从海底逸散产生的气泡是原油界面薄膜非常有效的载体,这样,到达海面的气泡把含油悬浮微粒带进空气中,同时有微量的油迹留在海面,为了探测这种含油悬浮微粒,已经研制了一种名为航空微迹(A1RTRACE)的高灵敏度航测系统,仪器安装在一个低空飞行双引擎短距起落的飞机中,机头装有采集系统,能对大气中的含油悬浮微粒进行百万次以上的采集,不断地从悬浮大气微粒中解吸碳氢化合物并进行分析,以40次/秒 相似文献
87.
国际地质利学联合金顾问委员会编委会主席——Linn Hcover,去年2月8日在前往摩洛哥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执行委员会的途中,在巴黎骤然与世长辞。作为国际科学计划美国地质调查局代理主任,他生前曾提议于1989年在华盛顿的哥伦比亚地区,召开“第二十八次国际地质协会全体秘书会议”。他的逝世对于国际地质学会团体是一 相似文献
88.
弗迪蒂尤德(Fortitude)矿床地处美国内华达州巴特尔芒廷矿区,位于该区最南部的科珀峡谷,东北距巴特尔芒廷19公里。该区的采矿活动始于1866年,地下开采贱金属和贵金属的活动一直持续到1955年。1912年,在科珀峡谷首次发现了砂金,并在1944—1955年间和1967年以来,对其进行了中等以及大规模的开采。先后在该区发现了 相似文献
89.
Kaap Valley英云闪长岩侵入体的形成年龄约为3500Ma,是侵位于巴布顿绿岩带的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岩套中年龄老而且规模最大的深成侵入体之一。虽然在许多方面与该岩套中的其它深成侵入体相似,但Kaap Velley英云闪长岩体在化学成分上更富镁铁质,其中以角闪石而不是以黑云母作为主要的镁铁矿。此外,它还富含稀土元素。这些特征表明:仅仅用简单的高度部分熔融来解释该英云闪长岩的成因是不合适的,因为这需要更多的富长英质的奥长花岗岩从同一源岩中分熔出来。所以,不如把Kaap Valley英云闪长岩的原始岩浆看作是一种富含镑石、磷灰石等副矿物,并可能溶有CO_2气体相而且被镁铁质物质混染了的奥长花岗质岩浆。英云闪长岩中角内石的晶形和成分与那种认为角闪石是岩体侵入时没有被消化尽的镁铁质的变质火山岩围岩中的角闪石作为捕获晶保存下来的认识相矛盾。因此,可以推断岩浆的混染作用应该发生在岩体侵位以前。可能的形成机制是原始岩浆在深部混入和完全同化了基性的岩石,从而形成了一种相对偏基性的岩浆。在这种岩浆凝固时期,由于晶体发生分离并下沉而导致角闪石和角闪石十黑云母质英云闪长岩相的分凝作用。尔后,英云闪长岩浆大约是在3200Ma以底辟的方式侵位于目前所处的位置,而且在底辟作用过程中使与之接触的绿岩带发生变形。同时,底辟作用还改造了岩体本身原始的可能是近于水平的成分分带,其理有的几何图形最好可以解释为是一种由交叉构造线组成的棋盘格子构造。 相似文献
90.
在北克拉拉,可能在Sargar期侵入的Ezhimala侵入体是一个成分上从辉长岩,英云闪长岩和奥长花岗岩到花岗岩连续变化的分异岩套。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这个岩套是浅部生成的岩浆底辟侵位和分离结晶产物。在分离结晶产物中,主要的矿物相是角内石和斜长石,黑云母、钛铁氧化物是次要的分离矿物。这个岩套是这个地区许多成分多变的火成岩体之一,这些岩体是克拉拉区晚元古和早古生代重要岩浆事件的产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