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640篇 |
免费 | 1152篇 |
国内免费 | 187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39篇 |
大气科学 | 1963篇 |
地球物理 | 1882篇 |
地质学 | 3499篇 |
海洋学 | 1019篇 |
天文学 | 372篇 |
综合类 | 708篇 |
自然地理 | 78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8篇 |
2023年 | 113篇 |
2022年 | 304篇 |
2021年 | 344篇 |
2020年 | 282篇 |
2019年 | 347篇 |
2018年 | 365篇 |
2017年 | 320篇 |
2016年 | 423篇 |
2015年 | 351篇 |
2014年 | 428篇 |
2013年 | 455篇 |
2012年 | 347篇 |
2011年 | 388篇 |
2010年 | 351篇 |
2009年 | 423篇 |
2008年 | 332篇 |
2007年 | 309篇 |
2006年 | 278篇 |
2005年 | 281篇 |
2004年 | 208篇 |
2003年 | 234篇 |
2002年 | 206篇 |
2001年 | 222篇 |
2000年 | 279篇 |
1999年 | 420篇 |
1998年 | 322篇 |
1997年 | 321篇 |
1996年 | 322篇 |
1995年 | 273篇 |
1994年 | 226篇 |
1993年 | 203篇 |
1992年 | 163篇 |
1991年 | 136篇 |
1990年 | 113篇 |
1989年 | 116篇 |
1988年 | 101篇 |
1987年 | 55篇 |
1986年 | 61篇 |
1985年 | 44篇 |
1984年 | 39篇 |
1983年 | 20篇 |
1982年 | 20篇 |
1981年 | 24篇 |
1980年 | 18篇 |
1979年 | 11篇 |
1978年 | 8篇 |
1976年 | 6篇 |
1973年 | 7篇 |
1958年 | 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Geochemistry of the high-Mg andesites at Zhangwu, western Liaoning: Implication for delamination of newly formed lower crust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Ten volcanic samples at Zhangwu,western Liaoning Province,North China were selected for a sys-tematic geochemical,mineralogical and geochronological study,which provides an opportunity to ex-plor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continental crust and mantle beneath the north margin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Except one basalt sample(SiO2= 50.23%),the other nine samples are andesitic with SiO2 contents ranging from 53% to 59%.They have relatively high MgO(3.4%―6.1%,Mg#=50―64) and Ni and Cr contents(Ni 27×10?6―197×10?6,Cr 51×10?6―478×10?6).Other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Zhangwu high-Mg andesites(HMAs) include strong fractionation of light rare earth elements(LREE) from heavy rare earth elements(HREE),and Sr from Y,with La/Yb greater than 15,and high Sr/Y(34― 115).Zircons of andesite YX270 yield three age groups with no Precambrian age,which precludes ori-gin of the Zhangwu HMAs from the partial melting of the Precambrian crust.The oldest age group peaking at 253 Ma is interpreted to represent the collision of the Siberia block and the North China block,resulting in formation of the Central Asian orogenic belt by closure of the Mongol-Okhotsk Ocean.The intermediate age group corresponds to the basalt underplating which caused the wide-spread coeval granitoids in the North China craton with a peak 206Pb/238U age of 172 Ma.The youngest age group gives a 206Pb/238U age of 126±2 Ma,which is interpreted as the eruption age of the Zhangwu HMAs.The high 87Sr/86Sri(126 Ma)>0.706 and low εNd(t)= ?6.36―?13.99 of the Zhangwu HMAs are distinct from slab melts.The common presence of reversely zoned clinopyroxene phenocrysts in the Zhangwu HMAs argues against the origin of the Zhangwu HMAs either from melting of the water saturated mantle or melting of the lower crust.In light of the evidence mentioned above,the envisaged scenario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Zhangwu HMAs is related to the basaltic underplating at the base of the crust,which led to the thickening of the lower crust and formation of lower crustal eclogite,followed by foundering of the eclogitic lower crust into the asthenosphere.The foundered eclogite then melted and the resul-tant melts interacted with surrounding peridotite during their upward transport,which finally produced the high-Mg andesites.This well explains the high-Mg adakitic characters and absence of ancient in-herited zircon in the Zhangwu lavas. 相似文献
112.
福建尤溪梅仙矿田铅锌银矿床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仙矿田铅锌银矿是福建省目前已发现规模最大的铅锌矿产地。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矿田内陆续发现和评价了丁家山、峰岩2处大型规模的铅锌矿床。矿床产于闽中裂谷带中新元古代东岩组绿片岩中,属块状硫化物型矿床。 相似文献
113.
黄体制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1986,11(2):16-23
本文从标量衍射理论出发,结合一定的物理意义,直接导出了一步彩虹全息术的成象位置公式;并根据可观察再现象的条件,从理论上导出了较为完整的成象位置关系表;并从中选出一部分成象位置关系进行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114.
鄂尔多斯盆地延安组在全盆地发育,是盆地内最重要的含煤、油、气地层之一,依据大量的钻井、测井资料,运用沉积学的方法,对东胜煤田艾来五库沟-台吉召延安组沉积体系及聚煤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延安组为辫状河、曲流河及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沉积微相主要发育有辫状河体系的河床滞留沉积及心滩、河漫滩和河漫沼泽沉积;曲流河体系的河床滞留沉积、边滩、天然堤、河漫滩、河漫沼泽和河漫湖泊沉积;辫状河三角洲体系的分支河道、天然堤和河漫沼泽沉积等。辫状河及曲流河垂向上表现为下粗上细的间断性正韵律或正旋回,为典型的河流二元结构特征。聚煤特征分析认为,辫状河和曲流河体系河漫沼泽环境是有利成煤场所,由于河道的冲刷、下切作用,辫状河道和曲流河道形成的煤层厚度较小、侧向连续性差;三角洲体系的三角洲平原是有利的成煤带,其煤层具有厚度较大、结构较为简单、分布范围较广、连续性较好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5.
上海“8.5”特大暴雨的成因和特点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利用WSR-88D多普勒雷达资料,通过分析2001年8月5日到8月6日产生于上海地区的特大暴雨过程的雷达回波特征,研究探讨这次过程的降水成因和降水特点。发现副热带高压边缘偏南气流的风速辐合、螺旋雨带中强回波短带的合并加强、风的垂直切变产生的辐合以及热带系统的高效率降水作用是这次暴雨过程的降水成因和降水特点。并提出了预报这类暴雨系统需要注意的要点:强降水回波的发生和发展加强往往和风场中的局地强辐合区相联系,利用多普勒雷达连续演变的风场资料,可及时了解辐合区的形成和演变过程,提前作出强降水可能性的预测。 相似文献
116.
1998年张北6.2级地震宏观烈度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充分利用震害评估和宏观考察的资料 ,采用震害程度和震害指数 2个标准共同确定了1 998年张北 6.2级地震的宏观烈度。极震区烈度为 度 ,呈 NWW和 NNE双向分布 ,以NWW为主 ,面积 1 35km2 。 度区呈 NE、NW双向伸展图象 ,但是 SE方向伸展不足 ,面积约340 km2。地震重伤人员普遍集中在 度区和 度区。 度区亦呈 NE、NW双向伸展图象 ,但是 NW、SW方向延伸长 , 度区面积约 1 0 0 0 km2 。宏观震中 :北纬 41°0 9′,东经 1 1 4°2 7′。在极震区的 NNE、SSW和 NWW方向 ,存在 3个烈度异常区 ,它们分别在极震区 3个分支的延伸方向上。文中讨论了烈度不高而震后较重的原因。震区没有发现地表破裂带 ,也没有发现第四纪强烈活动的大型断裂。极震区为主的 NWW方向和震前存在的小地震条带吻合 ,暗示可能存在成因上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7.
江西永平铜矿田构造地球化学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在对永平铜矿田构造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矿田主要控岩控矿构造——F_1断裂构造地球化学和候家—嵩山倒转背斜褶皱构造地球化学,以及构造应力对矿液和成矿物质的运移与富集的影响——成矿构造地球化学。最后还提出了永平铜矿田构造地球化学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18.
在前阶段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搜寻到了几种高阶脉冲波形,其频谱的低频分量平坦,高频分量更丰富。据此制成功能完善,性能优良的标定器。用高阶脉冲标定器产生的标定电流来激励拾震器,使观测系统产生相应的响应,由计算机采集该响应,并进行富氏变换及相关运算。由此可得到系统的幅频特性K(ω),为暂态标定结果。对于速度 平坦型观测系统暂态标定与稳定态标定所得的特性曲线完全重合,即标定精度相同。 相似文献
119.
实验研究了含高浓度硫酸废水的一种资源化利用方法─—与废铁屑反应生成化工原料七水硫酸亚铁。给出了酸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剩余酸等各种因素对产品产量的影响。提供了处理工艺,并且把自制品与分析纯试剂及理论计算值进行了比较,三者基本在同一质量水平上。 相似文献
120.
羌塘盆地是一个大型中生代海相沉积盆地,盆地内发育多套烃源岩,并发现多处古油藏和油气显示,确定古油藏油源对油气勘探至关重要.为明确古油藏油源,对古油藏和烃源岩样品进行地球化学分析.研究表明古油藏可分为2类:Ⅰ类古油藏整体处于成熟-高成熟阶段,C24四环萜烷丰度较高,三环萜烷丰度低,C29规则甾烷占有一定优势,C29藿烷含量较高,体现出以陆源有机质贡献为主的特征.Ⅱ类古油藏整体处于低成熟-成熟阶段,以C23三环萜烷为主峰,低丰度C24四环萜烷,C27规则甾烷占优势,表明母质来源以低等水生生物为主.油源对比表明,两类古油藏来源于不同的烃源岩,Ⅰ类油藏来自于上三叠统扎那组烃源岩,Ⅱ类油藏主要为下侏罗统曲色组烃源岩的贡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