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7篇
  免费   583篇
  国内免费   812篇
测绘学   328篇
大气科学   403篇
地球物理   690篇
地质学   1872篇
海洋学   473篇
天文学   89篇
综合类   268篇
自然地理   389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125篇
  2021年   147篇
  2020年   145篇
  2019年   160篇
  2018年   161篇
  2017年   153篇
  2016年   161篇
  2015年   169篇
  2014年   195篇
  2013年   221篇
  2012年   216篇
  2011年   220篇
  2010年   210篇
  2009年   190篇
  2008年   184篇
  2007年   163篇
  2006年   164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138篇
  2002年   264篇
  2001年   220篇
  2000年   140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8年   2篇
  1966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本文分别对雌雄白缘(鱼央)的5S rDNA进行了PCR扩增和序列分析,并采用双色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以白缘(鱼央)的5S rDNA序列和小麦的45S rDNA为探针,对其在白缘(鱼央)雌雄中期染色体上进行了FISH定位研究。结果表明,白缘(鱼央)5S rDNA序列无雌雄差异;5S rDNA的保守区序列为117 bp;5S rDNA和45S rDNA分别被定位于白缘(鱼央)的性染色体和第5号染色体上。同时从GenBank中获得了22种鱼的5S rDNA,运用DNAman软件构建了23种鱼的系统发育树,对白缘(鱼央)的进化地位进行了初步研究。本研究为阐明白缘(鱼央)在鱼类系统进化中的位置、重复序列在脊椎动物性染色体上的分布状况以及与性别决定与分化的关系,提供了资料积累和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122.
李曦  曾湘  张昭  邵宗泽 《海洋学报》2016,38(8):83-92
异化铁还原微生物在铁元素的地球化学循环中具有重要意义。深海热液活动是大洋铁元素的重要来源,目前深海热液环境中铁代谢相关微生物研究很少。本文对一株分离自深海热液区的嗜热异化铁还原菌新种Caloranaerobacter ferrireducens DY22619T的铁还原特性进行分析,比较了该菌对无定形羟基氧化铁、无定形铁氧化物和针铁矿3种不同铁氧化物的铁还原速率;并利用透射电镜对矿化产物进行矿物形貌、组成元素和晶型的分析。研究发现该菌生长在指数期至稳定期时,铁还原速率最快,其中对无定形羟基氧化铁和无定形铁氧化物的还原速率较高,达2.82 μmol/h和2.15 μmol/h;透射电镜结果表明,该菌可将3种不同胞外铁氧化物均还原矿化形成颗粒状磁铁矿,由针铁矿矿化形成的磁铁矿少但粒径最大,而由无定形铁氧化物形成的磁铁矿晶面不同于另外两种铁氧化物。结果表明,该菌有很强的铁还原和矿化能力,能厌氧呼吸还原三价铁氧化物,但是铁氧化物的性质对该菌胞外铁还原能力和矿化形成的磁铁矿的性质有重要影响。本研究为认识深海热液环境中异化铁还原菌在铁元素的地球化学循环和生物成矿过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3.
吕宋海峡内波吸引子的三维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ternal waves propagate along wave beams that are inclined with respect to the horizontal plane. It is conjectured that the internal waves generated in the Luzon Strait may be confined between the double ridges in the strait and concentrate to a closed trajectory, the so-called internal wave attractor, due to the reflection of wave beams from the lateral boundaries, sea surface and bottom. This work carried out two experiments using a three dimensional non-hydrostatic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MITgcm, to investigate the possibility that the ridges in the Luzon Strait allows for internal wave attractors. Baroclinic current in both of the experiments demonstrate the forming of ring-like patterns in some section around 20° and 21°N, indicating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al wave attractors are allowed in the Luzon Strait. The different resolutions and initial conditions in the two experiments also reveal that the internal-wave-attractor phenomenon is robust in this region.  相似文献   
124.
Record-breaking high waves occurred during the passage of the typhoon Bolaven (1215) (TYB) in the East China Sea (ECS) and Yellow Sea (YS) although its intensity did not reach the level of a super typhoon. Winds and directional wave measurements were made using a range of in-situ instruments mounted on an ocean tower and buoy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how such high waves with long duration occurred, analyses have been made through measurement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s. TYB winds were generated using the TC96 typhoon wind model with the best track data calibrated with the measurements. And then the wind fields were blended with the reanalyzed synoptic-scale wind fields for a wave model. Wave fields were simulated using WAM4.5 with adjustment of Cd for gust of winds and bottom friction for the study area. Thus the accuracy of simulations is considerably enhanced, and the computed results are also in better agreement with measured data than before. It is found that the extremely high waves evolved as a result of the superposition of distant large swells and high wind seas generated by strong winds from the front/right quadrant of the typhoon track. As the typhoon moved at a speed a little slower than the dominant wave group velocity in a consistent direction for two days, the wave growth was significantly enhanced by strong wind input in an extended fetch and non-linear interaction.  相似文献   
125.
本文以2021年5月长江口南北支采集的表层水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氢、氧同位素,溶解有机碳(DOC)浓度,有色溶解有机质(CDOM)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参数,探讨了夏季长江口北支、南支(北港、北槽、南槽)水体溶解有机质的组成、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沿长江下游到河口近海,南、北支DOC浓度分别为1.68±0.16 mg/L和1.46±0.31mg/L,CDOM的吸光系数a350分别为2.37±0.61 m-1和1.59±0.24 m-1。南支整体具有“高类腐殖质、低类蛋白”的特征,北支则具有“低类腐殖质、低类蛋白”的特征,这可能与南北支的径流量差异有关。在南北支不同分汊河道(北支、南支北港、南支北槽和南支南槽)中,南槽和北支有类似的海水入侵特征,但南槽具有较强的类蛋白组分输入,而南支北港和北槽样品间无显著差异,均表现为河流有机质为主的特征。对比2011年长江南北支DOC和CDOM数据显示,作为长江主河道的南支在2021年无明显变化,而北支有显著的变化。这些结果综合表明长江口DOM的变化格局可能受水动力条件(径流量)、人类活动因素共同作用的影响。比较全...  相似文献   
126.
海阳所堆积辉长岩由橄长岩、橄榄辉长岩和辉长岩组成。在橄长岩和橄榄辉长岩中发育有典型的变质反应结构:主要为橄榄石与斜长石之间形成由斜方辉石、尖晶石、角闪石和石榴石等矿物组成的多期次次变边,并有三个不同世代变质矿物,早期Cpx+Opx+Spl,中期Amp,晚期Grt;期次是钛铁矿与斜长石之间形成石榴石次变边,相对比较简单,只有一个世代变质矿物,为Grt+Amp+Rut或Grt+Rut岩中石榴石是通过斜长石与角闪石或斜长石与钛铁矿之间的变质反应形成的,虽为峰值变质作用的产物,但变质反应的期次及类型不同导致了所形成石榴石的温度和压力有所不同。堆积辉长岩形成演化的温压计算表明,堆积辉长岩在经过近等压降温的岩浆作用之后的变质作用早期,仍为近等压降温,而晚期则表现为近等温升压。这一特殊的P-T演化可能反映了堆积辉长冷侵位与深俯冲特征。  相似文献   
127.
使用1992年IO月到1998年12月连续共75个月、230个重复周期的Topex/Poseidon卫星高度计有效波高资料,对南、北太平洋波高熵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统计分析了太平洋波高熵的多年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多年各月的时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太平洋波高熵呈现出中间低、南北高的马鞍形空间分布特征和明显季节变化的规律,与太平洋的平均有效波高和气候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相一致。给出了南北太平洋模拟波高熵的计算公式及计算稳定性检验。  相似文献   
128.
基于分区域的元胞自动机及城市扩张模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元胞自动机用于模拟城市扩张具有很好的空间建模能力,通常采用的建模方式将影响因子的空间条件作为线性要素对待,而在元胞转换规则建模中考虑影响因子的空间非线性特征更逼近真实状况.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分区域的元胞自动机模型,通过划分各个全局影响因子的重要性子区域,计算不同类型区域中各因子对土地利用转换的影响强度,从而得到全区域的空间非线性转换规则.利用该模型模拟东莞市1988-1993年的城市扩展过程,并与Logistic模型模拟结果对比,表明这种有空间约束条件的分区域元胞自动机模拟精度更高,能有效模拟城市扩张的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129.
基于GIS的伊犁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与动态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研究工作,是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制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划和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对策的前提和基础。借助GIS技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单元,利用2002和2004年遥感监测数据,运用综合指数评价法,从生物丰度、植被盖度、水网密度、土地退化和污染负荷5个方面,对伊犁河流域8县1市的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各县级行政区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较为均衡,均处于一般等级水平,其中流域上游的新源县、巩留县和特克斯县相对较好。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干旱区的适用性,比较分析2年期间不同生态环境质量等级的土地覆盖变化,数据表明伊犁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呈现"局部有所改善、总体缓慢退化"的趋势,并分析了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30.
2009年9月~2010年9月在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采集了15个大沙鼠洞区的粪样和研究区域内所有植物标本,采用粪便显微组织学分析方法分析了不同季节大沙鼠的食性,并初步探讨了其食性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大沙鼠食性广,采食植物种类共计13科25种.春季大沙鼠的主要食物是囊果苔草(Carex physodes)(45.21%)和尖喙牻牛儿苗(Erodium oxyrrhynchum)(15.25%),夏季的主要食物是虫实(Corispermum sp.)(28.16%)、沙漠绢蒿(Seriphidium santolinum)( 17.98%)、沙蒿(Artemisia desertorum)(12.32%)、膜果麻黄(Ephedra przewalskii)(11.91%)和对节刺(Horaninowia ulicina)(10.29%),秋季和冬季的主要食物是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所占食物组成比例分别为81.53%和79.95%.对大沙鼠食物组成季节间相似指数统计结果表明,仅在秋冬季节间相似性很高(0.99),其余季节间相似性均相对较低(0.23 ~0.28).大沙鼠以栖息环境中的大宗植物为主要食物,其食性随不同分布区建群植物不同而变化.大沙鼠食物组成的季节性变化与其栖息环境中植物物候的季节性变化规律相吻合.梭梭仅在秋冬季成为大沙鼠的主要食物,而在春夏季节鲜被采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