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55篇
测绘学   23篇
大气科学   23篇
地球物理   67篇
地质学   131篇
海洋学   1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201.
开封凹陷区地热资源大地电磁测深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同类岩石中的电性异常现象可以推测热储的分布状况。开封凹陷区境内深层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在该区域的大地电磁测深研究表明,测区内郑汴断裂以北的大部分测点基底电阻率值很低,推测与赋存于岩层中的地热水关系密切。根据测区电性异常的分布,圈定了测区基底地热水的相对富集范围,为进一步开展地热勘查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2.
塔里木西南缘的和田布雅花岗岩,由巨斑二长花岗岩、似环斑状二长花岗岩和细粒钾长花岗岩3种岩石类型组成,其中具似环斑状结构的花岗岩与国内外报道的环斑花岗岩在基本岩相学方面较为相似,可能属于广义的环斑花岗岩系列.根据暗色包体中含有寄主岩石的钾长石斑晶等分析,布雅花岗岩可能是岩浆混合的产物.布雅花岗岩锆石SHRIMPU-Pb定年获得(459±23)Ma年龄值(MSWD=1.3),形成时代为晚奥陶世,这为该区地质构造演化提供了基本年代约束.通过区域资料对比,铁克里克隆起带和田布雅后造山A型花岗岩与西昆仑造山带南部俯冲型花岗岩侵位时代基本一致,暗示原特提斯洋的闭合是由北向南迁移的,当原特提斯洋南部处于俯冲消减时期,北部铁克里克隆起带南部的活动大陆边缘已进入造山后演化阶段,这对于重建西昆仑造山带的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3.
印尼苏门答腊大地震和珠江大洪水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1991年,郭增建发现1912~1914年缅甸、云南峨山和安达曼群岛3次7级以上地震发生后产生大量水汽,导致1915年珠江特大洪水.2005年3月26日,王涌泉向有关方面反映苏门答腊巨震后,珠江可能发生大洪水,6月珠江果然出现了大洪水.巨震引起地壳释放出携热水汽,叠加到西南气流上,季风爆发后,被带到中国的华南地区形成暴雨.由于地下裂隙复杂和不畅,放气可滞后1 a.2004年12月~2005年12月南海地区850 hPa水汽通量距平明显呈现出高峰值.杜乐天等判读美国MOPITT的850 hPa高度地球排气图,发现2002年9~11月印尼上空几百万km2有高出常年10倍以上的C0强烈排气.震前数月,印度洋东北部有持续性“长波辐射“.对苏门答腊震区地震前后的潜热通量的时空变化过程的分析,发现了在地震前20 d里,震中附近潜热通量发生了显著的异常变化.巨灾预测属世界科学难题.重大自然灾害一经发生,极易借助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依存、制约关系,引发出一系列灾害-由损失较轻灾害扩展为损失较大灾害,从一个地域空间扩散到另一个更广阔的地域空间.因此,利用卫星遥感、红外技术分析大地震前后水汽变化,进一步探索地气耦合机制,是一个关键科技问题.  相似文献   
204.
新疆及其毗邻地区地震层析成像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新疆地震台网及其毗邻地区的国外地震台站提供的地震P波到时数据,重建了新疆及其毗邻地区地壳上地幔的三维速度图像.主要结果是:1.研究区地壳上地幔的地震波速度存在明显的横向不均匀性.这种不均匀性出现在不同构造单元之间,也出现在各构造单元之内.2.一般来说,研究区域内盆地是上地幔的隆起区,褶皱系是上地幔的坳陷区.3.岩石层厚度和软流层的深度与全球的平均结果有较大不同.4.海洋岩石层或大陆岩石层板块在兴都库什和克什米尔与中国交界地区的消减明显存在.5.地壳上地幔物质运动比较剧烈,有部分熔融物质上涌到地壳中部或更浅的深度.  相似文献   
205.
中国南北带地壳和上地幔的三维速度图象   总被引:46,自引:7,他引:46  
本文采用作者提出的地震层析成象法得到了中国南北带地壳和上地幔的三维速度图象。通过误差和分辨分析,以及同爆炸地震测深剖面的比较,证明了成象结果的可靠性。 成象结果表明:1.南北带的地壳和上地幔存在显著的横向不均匀性,深达450km这种不均匀性还依然存在;2.地壳上部的速度图象与地表的已知地质特征明显相关:四川盆地显著低速,康滇地轴显著高速;3.中地壳在很大范围内存在低速层,其最低速度值达5.60km/s;4.在25°N-38°N和100.0°E-103.2°E的长条带内,上地幔顶部出现低速异常,异常速度值约为7.49km/s。 成象结果还清晰地勾划了各块体间的焊接边界。120km深度的速度图象表明,扬子准地台自秦岭以南以龙门-大巴和盐源-丽江台缘褶带为其西部边界;西南以哀劳山褶皱带为界;东南则以右江褶皱带内的南盘江为界。 统计表明,地震活动与南北带的速度结构相关:从20km以上的速度图象发现,大地震大都发生在高速和低速间的过渡条带上。  相似文献   
206.
Themedium┐andshort┐termpredictionmethodsofstrongearthquakesbasedonneu┐ralnetworkZHI-QIANGHAN(韩志强)BI-QUANWANG(王碧泉)Instituteof...  相似文献   
207.
Composite radar reflectivity data during April-September 2011-2015 are used to investigate and classify storms in south China(18-27°N; 105-120°E). The storms appear most frequently in May. They are either linear; cellular or nonlinear systems, taking up 29.45%, 24.51% and 46.04%, respectively, in terms of morphology. Linear systems are subdivided into six morphologies: trailing stratiform precipitation(TS), bow echoes(BE), leading stratiform precipitation(LS), embedded line(EL), no st...  相似文献   
208.
Although coherent Doppler wind lidar (CDWL) is promising in detecting boundary layer height (BLH), differences between BLH results are observed when different CDWL measurements are used as tracers. Here, a robust solution for BLH detections with CDWL is proposed and demonstrated: mixed layer height (MLH) is retrieved best from turbulent kinetic energy dissipation rate (TKEDR), while stable boundary layer height (SBLH) and residual layer height (RLH) can be retrieved from carrier-to-noise ratio (CNR). To study the cause of the BLH differences, an intercomparison experiment is designed with two identical CDWLs, where only one is equipped with a stability control subsystem. During the experiment, it is found that the CNR could be distorted by instrument instability because the coupling efficiency from free-space to the polarization-maintaining fiber of the telescope is sensitive to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In the ML, a bias up to 2.13 km of the MLH from CNR is found, which is caused by the CNR deviation. In contrast, the MLH from TKEDR is robust as long as the accuracy of wind is guaranteed. In the SBL (RL), the CNR is found capable to retrieve SBLH and RLH simultaneously and robustly. This solution is tested during an observation period over one month. Statistical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root-mean-square errors (RMSE) in the MLH, SBLH, and RLH are 0.28 km, 0.23 km, and 0.24 km,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209.
结合城市道路交通要素数据采集项目,介绍了移动测量技术在采集城市道路三维数据信息中的技术方案,阐述了外业扫描、内业解算等数据处理过程,对类似项目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10.
本以南北构造带北段区域内一火电厂工程场地为例,利用航磁资料进行反演所得到的磁场异常结果,对深部地质结构特别是隐伏活动断裂的存在进行了分析研究.对航磁资料在区域稳定性研究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