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0篇
  免费   584篇
  国内免费   881篇
测绘学   346篇
大气科学   297篇
地球物理   382篇
地质学   1597篇
海洋学   512篇
天文学   33篇
综合类   216篇
自然地理   352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166篇
  2021年   208篇
  2020年   150篇
  2019年   193篇
  2018年   132篇
  2017年   151篇
  2016年   132篇
  2015年   173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200篇
  2012年   230篇
  2011年   219篇
  2010年   238篇
  2009年   207篇
  2008年   168篇
  2007年   198篇
  2006年   161篇
  2005年   145篇
  2004年   134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卡尔曼滤波在各种动态数据处理中应用广泛,为了使滤波结果更加接近实际情况,在经典卡尔曼滤波的基础上,提出均方误差作为评价标准的卡尔曼滤波实用算法。通过经典卡尔曼滤波和该算法对数据处理结果的分析,表明该算法的滤波结果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992.
CBERS-02B星在轨测试数据国土资源应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巴地球资源一号卫星02B星(CBERS-02B,以下简称为02B星)多光谱CCD数据和HR数据的2级产品为准,按照国土资源调查与监测的相关标准与技术规范,结合多光谱CCD和HR数据的影像质量、波段配准、几何畸变以及制图能力,从国土资源日常性调查业务、行政性监管与执法职能出发,对02B星在土地资源调查与监测、地质解译、矿化蚀变异常信息提取、地质灾害调查与监测、矿产资源开发状况调查与监测、区域生态地质环境调查等领域的遥感应用特点、关注的地类与地质要素的差异等方面开展应用评价。对02B星CCD和HR数据的国土资源调查与监测的应用能力进行了总结,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该项研究对指导02B星数据的应用与后续星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3.
目前端元数目主要是图像处理者目视判读影像获得的经验值,往往与影像中实际典型地物种类数目不符合。根据端元数目取值不同时的分类结果均方根误差(RMSE)的大小,能够得到实际端元数,但该方法因多次分类导致计算量过大。本文在研究端元间光谱相关性与端元数目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端元独立性的端元数目自动获取方法。与基于RMSE的端元数目自动获取方法的对比实验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够正确有效地获取实际端元数,提高端元提取自动化程度,而且能够大大减少运算时间。  相似文献   
994.
Crustacean zooplankton form the keystone link between primary producers and fish stocks in marine and estuary, ecosystems. We have established a multi-generation cultivation system for zooplankton ruth which future experiments on the biological effects of pollutants in marine and estuary environments can be better performed. A population of calanoid copepod, Sehmakeria poplesia, was collected in December 2003 and maintained in a static system through all stages (eggs to adults). The population ex- hinted an average developmental time of 13.6 d in conditions corresponding to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water temperature 20~C salinity 15). A series of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to examine copepod egg production and hatching success as functions of food type and feeding concentration. Results in our study showed that Isoehrysis galbana was more favored for the reproduction of cope- pods than 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 and 10xl0%ellsmL-1 was the most practical algae concentration. We have demonstrated that the Schmakeria poplesia population can be maintained in the laboratory through multiple generations. In addition, methods to control egg production through changes in food concentration have been established, making it feasible to control the start date of exposure experiments or the timing of the collection of oftspring to initiate a new generation.  相似文献   
995.
一株深海中等嗜热嗜酸菌的分离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太平洋热液区样品中分离纯化到一株中等嗜热嗜酸菌,命名为TPY。文中对该菌株的形态、生理生化特征1、6S rDNA序列以及亚铁和单质硫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TPY菌株为短杆状,革兰氏阳性菌,大小为(0.3~0.5)μm×(1~3)μm;最适生长温度为50℃,最适生长pH值为1.8;该菌既能利用亚铁盐、单质硫自养生长,也能利用酵母粉、葡萄糖、蛋白胨和甘油等有机物异养生长;TPY菌与Sulfobacillus acidophilus(AB089842)的16S rDNA序列高度相似,其同源性为99%。这些结果表明,TPY菌是一株来自深海的嗜酸硫化芽孢杆菌(Sulfobacillus acidophilus),该菌的成功分离将有助于对太平洋热液区微生物种群结构的全面了解。同时,TPY菌对亚铁和单质硫的良好氧化能力显示出其在生物浸矿中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96.
石鲽野生群体和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简单序列重复区间(ISSR)技术,对石鲽的3个野生群体——青岛群体(QD)、威海群体(WH)、莱州群体(LZ)和一个养殖群体(YZ)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从60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8个ISSR引物对四个群体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获得183个重复性好且5谱清晰的位点,4个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为48.1%~50.8%,Shannon多样性值为15.68~18.53,群体内个体间遗传相似度为0.9053~0.9189,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为0.0055~0.0173.同其他鱼类相比,石鲽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用UPGMA方法构建的群体进化树显示,WH群体和LZ群体遗传距离最近,首先聚在一起,两者然后与YZ群体聚类,最后与QD群体相聚.利用基因分化系数进行遗传变异来源估算,结果表明石鲽群体96.47%的遗传变异来源于群体内,群体间的遗传变异仅占3.53%,不同群体间的遗传相似度较大.  相似文献   
997.
煎茶岭硫化镍矿床矿石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通过对煎茶岭硫化镍矿床地质背景及矿石的地质地球化学研究,认为该镍矿床的形成与煎茶岭镁质超基性岩体密切相关,其成矿物质来源于深部,存在多种成矿作用,包括源自上地幔局部熔融的母岩浆在通过上地幔岩石圈上升侵位过程中发生的就地熔离作用和岩体形成后的自变质作用、中酸性岩浆侵入引起的热液叠加改造作用等。后期中酸性岩浆热液的交代改造是形成该矿床中部分富镍矿体的主要原因。该镍矿床PGE含量较低且贫铜,成因上应属岩浆熔离-热液改造型矿床。  相似文献   
998.
土壤石油微生物降解影响因子的正交实验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微生物来降解土壤中的石油类污染物,是当前应用前景最好的土壤石油处理方法。多种因素同时制约着石油类污染物的生物降解。为了定量化各因素对彼此的影响,探求促进正向作用、抑制负向作用的途径,为各因素制定适宜的施用时间顺序以及施用量,以最大限度地加快降解速度,笔者设计了本文中的生物降解实验。结果表明,使用多因素复合处理方法可以在土壤石油处理中收到很好的效果;在实验的不同阶段,各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及最优水平也会不同程度地变化。  相似文献   
999.
西藏扎布耶盐湖30.0 ka B P以来水位与古降水量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齐文  郑绵平 《地球学报》2005,26(1):53-60
扎布耶湖9级大型沙砾堤记录了约30.0ka B P以来水位退缩历史,与北部拉果错、南部塔若错的垭口沉积记录了3个湖泊最后分离的时间。本文应用数字地面高程模型(DEM),计算了扎布耶各级沙堤对应湖面期的湖水面积、体积与含盐量;分析了扎布耶与拉果错、塔若错的分-合历程,计算了各时期汇流盆地总面积;参考湖泊、冰川、孢粉、天文学等多学科关于古温度、辐射平衡的结论,得出了较为可信的计算参数。在此基础上,应用根据西藏实际情况得出的辐射平衡和水面蒸发、陆面蒸发计算模型,代入封闭盆地水量平衡方程,得出了较Kutzbach水-能方程更可靠的降雨量-水域面积/流域面积比的非线性方程,计算出泛湖期(9级沙堤,40.0~28.0ka B P)该区降雨量567 mm/a,盛冰阶时降至350mm/a以下,冰期后增至402mm/a,随后逐步下降直至约Ⅰ-1级阶地时(海拔4421m,3.53ka B P)为280mm/a(约为现代的两倍)。通过定量恢复该区30.0ka B P以来降水量变化,为认识西藏高原湖泊演化和古环境、古季风演化提供了定量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基于模态曲率法的大跨度斜拉桥损伤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跨度斜拉桥是重要的交通结构,研究其在主梁损伤条件下的损伤定位问题具有重要的工程价值。合理选择设计参数并对其进行敏感性分析,根据现场实测的桥梁动力特性数据,通过调整选定的设计参数对初始的有限元模型进行修正。在基准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模拟不同位置和不同程度的主梁损伤,探讨了模态曲率法对结构损伤识别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模态曲率法能够对大跨斜拉桥进行初步的损伤定位,确定主梁单处损伤和多处损伤的损伤位置;对于单处损伤,在噪声水平3%的情况下仍具有较好的适用性。从而为后期更为精确的桥梁结构损伤检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