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079篇 |
免费 | 1466篇 |
国内免费 | 82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59篇 |
大气科学 | 551篇 |
地球物理 | 654篇 |
地质学 | 2286篇 |
海洋学 | 680篇 |
天文学 | 33篇 |
综合类 | 309篇 |
自然地理 | 39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126篇 |
2023年 | 160篇 |
2022年 | 245篇 |
2021年 | 288篇 |
2020年 | 215篇 |
2019年 | 250篇 |
2018年 | 206篇 |
2017年 | 218篇 |
2016年 | 199篇 |
2015年 | 219篇 |
2014年 | 199篇 |
2013年 | 254篇 |
2012年 | 274篇 |
2011年 | 265篇 |
2010年 | 287篇 |
2009年 | 262篇 |
2008年 | 205篇 |
2007年 | 250篇 |
2006年 | 204篇 |
2005年 | 184篇 |
2004年 | 169篇 |
2003年 | 103篇 |
2002年 | 97篇 |
2001年 | 91篇 |
2000年 | 92篇 |
1999年 | 60篇 |
1998年 | 41篇 |
1997年 | 30篇 |
1996年 | 22篇 |
1995年 | 12篇 |
1994年 | 16篇 |
1993年 | 23篇 |
1992年 | 17篇 |
1991年 | 13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13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3篇 |
1979年 | 3篇 |
1978年 | 4篇 |
1976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大城市边缘区人居环境系统演变规律——以广州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文章以广州市为例,揭示了大城市边缘区人居环境系统的演变规律:首先,人居环境系统演变过程可以划分为初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各阶段在城市化水平、经济发展状况、基础设施建设、社区形态、景观类型、土地利用等方面都呈现出显著的特征;其次,提出了人居环境容量概念,并借助于GIS空间分析方法,发现边缘区人口密度不断地增加,人居环境容量逐步趋于饱和;第三,大城市边缘区人居环境演变呈现出不均衡的周期性变化。在此基础上,借鉴Verhulst逻辑斯蒂方程与复合生态系统的动力学机制,构建了大城市边缘区人居环境演变的阶段性、生命周期与可持续发展模型。揭示大城市边缘区人居环境系统演变的规律,可为大城市边缘区人居环境系统优化调控提供理论依据,充实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52.
大别造山带北部的中生代火山岩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大别造山带北部的北淮阳中生代火山喷发岩带形成于后造山阶段的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火山岩可以划分为2个独立的火山旋回,分别对应于高钾钙碱性系列(HKCA)和钾玄岩系列(SHO),从岩石构造组合和岩石地球化学数据提供的约束条件分析,前者形成于晚侏罗世的陆内挤压环境,造山带是有“山根”的增厚陆壳,而早白垩世钾玄岩系列岩石的出现表征着造山带已发生“去根”作用,北淮阳处于陆壳减薄的拉张环境 相似文献
53.
县域农业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以北京市密云县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景观生态学属宏观尺度生态空间研究范畴 ,其理论核心集中表现为空间异质性和生态整体性。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是以景观生态学原理为指导 ,进行景观尺度地域生态规划 ,并提出相应的规划与设计方案。该文以景观生态规划的设计原则与方法为指导 ,进行密云县农业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 ,最终目的是设计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县域农业生态景观体系 相似文献
54.
综论土壤呼吸各组分区分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土壤呼吸各个组分对土壤总呼吸的贡献是定量评价植物和土壤碳平衡及能量平衡的 重要基础。目前区分土壤有机质分解呼吸和根呼吸的方法主要有成分综合法、壕沟法、根分离法、 林隙法、根生物量外推法、同位素法, 区分纯根呼吸和根际微生物呼吸的方法有同位素稀释法、模 拟根际沉降物法、14CO2 动态法、根系分泌物洗涤法、δ13C 微生物量法及一些非同位素法的联合。 土壤呼吸各组分区分研究中, 区分纯根呼吸和根际微生物呼吸将是未来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 区 分方法的改进、完善和创新, 不同区分方法间的比较研究将是未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55.
地方政府官方旅游网站营销功能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线营销已成为信息时代目的地整体营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考察目的地营销网站的发展状况有助于目的地营销组织审视其在线营销活动。以中国内地31个省为例,将营销战略、信息服务、交易处理、技术支持和网站运营作为一级指标,对官方旅游网站的营销功能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目前国内目的地营销网站功能已无显著地区差异,大部分网站处于信息提供的初级发展阶段,目的地营销战略实施、交易处理等功能尚需改进;地方官方网站营销功能的充分发挥有赖于各级政府的支持,目的地在线营销的发展必须与目的地整体营销战略相整合。 相似文献
56.
韧性剪切带的变形变质与同构造熔融作用--以中祁连地块宝库河韧性走滑剪切带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宝库河韧性剪切带是发育在中祁连地块北缘上的一条向北陡倾,走向近东西,宽约6 km的右行平移型韧性剪切带.剪切带内岩石原岩为泥质岩、基性岩和花岗岩,变质程度达角闪岩相,变形变质温度在685~763±46℃之间,压力在0.62~0.83±0.13 GPa范围内.其内长英质条带非常发育,规模变化较大,分布局部相对集中且受剪切带控制,走向与剪切带一致,平行于叶理,孤立无根,并在后期递进变形过程中发生不同程度的糜棱岩化、布丁化和褶皱,主要成分为长石和石英,明显不同于韧性剪切前或后侵入的花岗岩脉或岩体.长英质条带特征、REE配分模式及剪切带内岩石的变形变质温度说明剪切带内发育的长英质条带与基体是同源的,是在剪切应变过程中剪切热使围岩内部分物质发生动态熔融形成的,是同构造熔融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57.
58.
随着水上(海洋)地质调查的迅速发展,曾在陆地地质调查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的地震映像法便延伸到水域(海洋)地质调查中来。但由于水陆环境不同,水域地震映像法的工作原理与陆域地震映像法并不相同,它只是一种浅层地震反射波探测方法——当其采用单道接收时,即为海洋地质调查中的单道地震调查;当其采用多道接收时,即为海洋地质调查中的高分辨率多道地震调查。同时,由于水域映像法在其声波发射及接收系统上有其独到之处,在海洋地质调查中可作为水域浅地层剖面测量及地震调查的补充。 相似文献
59.
A primary study on palynofacies, which concerns the paleoenvironments from the sight of association of sedimentary organic matter preserved in sedimentary rocks, is conducted for a Late Jurassic-Cretaceous succession at Gyangzê, southern Tibet. Two palynofacies are recognized, which are formed in different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 The one in the pelagic is infertile in organic productivity and monotonous in component and is dominated by AOMA, while the other, being closely bound up with the slope, is characterized by abundant black phytoclasts that are possibly of algal origin and contains much AOM. The influence of terrestrial input is clear in the latter, for particles generated from terrestrial plants are common. A number of fossil spores and pollen together with some dinocysts are discovered, but they are normally in a bad condition of preservation. Nevertheless, this convinces us that the late Jurassic-Cretaceous succession in the Gyangzê area has a potential for palynological stratigraphy. We have also proved that the volume of PM can achieve similar results in presenting the productivity of organic matter as the weight of TOC does. This technique is much easier in the laboratory than that we do with TOC. 相似文献
60.
微体生物和它们的化石在研究现代风暴和古风暴沉积方面是一个很好和有效的指标。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近几十年来有关海洋风暴沉积研究中微体生物的应用。目前主要的研究成果集中在对古风暴层有孔虫、硅藻的研究上,而孢粉方面的研究较少。应用微体化石揭示地质历史时期古风暴的发生频率已较为成熟。但未来需提高古风暴重建的可靠性、准确性和精确性,以及探讨微体化石记录与风暴强度之间的相关关系。有关现代风暴过程中微体生物的研究稍显逊色,研究程度较低。了解现代风暴过程中不同沉积环境下微体生物的沉积特征、面貌,它们的形成和保存机制等将成为未来的研究热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