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87篇
  免费   825篇
  国内免费   1327篇
测绘学   656篇
大气科学   460篇
地球物理   697篇
地质学   2264篇
海洋学   827篇
天文学   51篇
综合类   333篇
自然地理   551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220篇
  2021年   298篇
  2020年   229篇
  2019年   281篇
  2018年   217篇
  2017年   194篇
  2016年   209篇
  2015年   295篇
  2014年   240篇
  2013年   308篇
  2012年   336篇
  2011年   350篇
  2010年   330篇
  2009年   280篇
  2008年   350篇
  2007年   305篇
  2006年   306篇
  2005年   196篇
  2004年   165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113篇
  2001年   126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2年   1篇
  197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4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辽东凹陷南洼斜坡带旅大29油田在沙河街组二段获得了高产轻质原油和天然气,展现了良好的勘探潜力。为了进一 步明确其原油母质来源、沉积环境和烃源岩层位,对原油、油砂样品和围区烃源岩样品进行了系统的地球化学分析和油源 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原油为低硫(0.0733%)、高蜡(20.77%) 的轻质成熟原油。原油样品饱和烃色谱完整,主峰碳为 C19,显示未遭受明显生物降解作用。油砂样品埋藏较浅,部分遭受生物降解等的影响,饱和烃色谱基线呈现明显的 “UCM”鼓包现象。原油和油砂样品具有低C19 三环萜烷/C23 三环萜烷(0.10~0.18)、低C24 四环萜烷/C26 三环萜烷(0.49~ 0.53)、低C27重排甾烷/C27甾烷(0.30~0.43)、中等伽马蜡烷指数(0.14~0.17) 和中等-高4-甲基甾烷参数(0.30~0.36),且 具有相对较重的全油碳同位素值(-27.1‰)。原油母质形成于淡水—微咸水的湖泊沉积环境,母源有机质以藻类等低等水 生生物为主,陆源有机质输入较少。旅大29油田原油主要来源于辽中凹陷和辽东凹陷沙三段烃源岩,同时有少量辽中凹陷 沙四段烃源岩的贡献。研究区高蜡轻质原油的形成主要受控于烃源岩母质来源,藻类等低等水生生物是高蜡轻质原油形成 的重要母质。  相似文献   
82.
以8-氨基喹啉为母体,合成了新试剂5-(4-羧基苯偶氮)-8-(对甲苯磺酰氨基)-喹啉(CPTSQ),研究了它与Au的显色反应,在CTMAB存在下,于pH10~13的NaOH介质中,CPTSQ与Au形成2:1紫蓝色络合物,最大吸收峰位于610nm,摩尔吸光系数1.0×l05L·mol-1·cm-1,Au含量在0~1.2mg/L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选择性好,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已用于金矿石样品中Au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3.
煤田地震勘探一直探寻着对小断层的自动检测方法,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至今尚无良策。本文介绍了多元地震参数的模式识别方法,并通过模型及实测资料成功地检测到10m以下小断层。  相似文献   
84.
华南西部晚二叠世碳同位素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黔桂地区7条晚二叠世碳酸盐岩型煤系剖面进行了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测定,发现晚二叠世吴家坪阶与长兴阶碳酸盐岩的δ13C值有明显差异,前者δ13C多大于3.0‰,后者多小于3.0‰,进一步对晚二叠世δ13C的变化原因的分析表明,δ13C的变化可能与晚古生代末期聚煤作用的减弱密切相关,后者造成自然界碳库中的12C的富集,从而使得海水以及在其中沉淀出的碳酸盐岩中的δ13C值降低。此外,植物光合作用从大气中吸收CO2的量也随陆地植被减少而减少,结果造成大气中的CO2的大量富集,从而进一步产生温室效应,制约生物界的发展。联系到这一阶段生物界的衰亡灭绝,可以认为温室效应是晚二叠世生物逐渐衰亡及晚二叠世末群体灭绝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5.
地震统计区是考虑时空不均匀性的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特有的概念,是确定地震活动性统计规律的基本统计单元.由于地震统计区在概念以及划分原则上存在较大的认识不确定性,因此,对场点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果会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本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分析得到对这种影响的相对明晰的量化认识,以利于实际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86.
2003年6月青岛崂山4级震群序列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震群监测、地震影响、地震地质构造、序列特点及性质判定等方面对2003年6月青岛崂山王哥庄发生的4级震群进行了介绍及初步分析。此次地震的活动强度、频次、持续时间均为青岛历史上所罕见。地震时整个青岛市普遍有感,震中区有一定破坏,造成较大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87.
陕西省区域环境地球化学分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利用地壳元素分布特征与动植物微量元素含量间的关系,指导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借助已有的基础地球化学资料,进行陕西省地球化学分区,确定各分区的环境背景值、污染起始值、缺乏临界值、过剩值临界值,并将陕西省分为陕北、关中、陕南3个地球化学区,圈定了1个元素贫化区和2个元素富集区。提出应该在元素的缺乏和过剩的异常区内进行生物体内微量元素含量的定期检测。做到对地球化学疾病及时发现及时寻找对策,以保证人类生存环境的安全,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8.
在野外实地考察和追索的基础上,详细厘定了特提斯喜马拉雅带中段晚古生代以来火山岩的分布特点和迁移规律。结果表明,在特提斯喜马拉雅带中段晚古生代以来的地层系统中,从二叠纪→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共有11个层位含规模不等的火山岩,它们以透镜体、薄夹层或以块状玄武岩、玄武质安山岩等形式产出于不同地层系统中;从二叠纪→早中三叠世→晚三叠世→侏罗纪和白垩纪,具有由西向东、从南→北→南→北的迁移规律。这些火山活动的发现和厘定,对填补特提斯喜马拉雅带火山岩研究的空白,了解陆下岩石圈地幔和软流圈地幔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新特提斯洋盆的形成演化都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89.
Molecular dynamics (MD) modeling of the 10-Å phase, Mg3Si4O10(OH)2·xH2O, with x=2/3, 1.0 and 2.0 shows complex structural changes with pressure, temperature and water content and provides new insight into the structures and stabilization of these phases under subduction zone conditions. The structure(s) of this phase and its role as a reservoir of water in the mantle have been controversial, and these calculations provide specific predictions that can be tested by in situ diffraction studies. At ambient conditions, the computed structures of talc (x=0) and the 10-Å phases with x=2/3 and 1.0 are stable over the 350-ps period of the MD simulations. Under these conditions, the 10-Å phases show phlogopite-like layer stacking in good agreement with previously published structures based on powder X-ray diffraction data for samples quenched from high-pressure and high-temperature experiments. The calculations show that the 10-Å phase with x=2.0 is unstable at ambient conditions. The computed structures at P=5.5 GPa and T=750 K, well within the known stability field of the 10-Å phase, change significantly with water content, reflecting changing H-bonding configurations. For x=2/3, the layer stacking is talc-like, and for x=1.0, it is phlogopite-like. The calculations show that transformation between these two stackings occurs readily, and that the talc-like stacking for the x=2/3 composition is unlikely to be quenchable to ambient conditions. For x=2.0, the layer stacking at P=5.5 GPa and T=750 K is different than any previously proposed structure for a 10-Å phase. In this structure, the neighboring basal oxygens of adjacent magnesium silicate layers are displaced by b/3 (about 3 Å) resulting in the Si atoms of one siloxane sheet being located above the center of the six-member ring across the interlayer. The water molecules are located 1.2 Å above the center of all six-member rings and accept H-bonds from the OH groups located below the rings. The b/3-displaced structure does not readily transform to either the talc-like or phlogopite-like structure, because neither of these stackings can accommodate two water molecules per formula unit. There is likely to be a compositional discontinuity and phase transition between the b/3-displaced phase and the phase with phlogopite-like stacking. The simulations reported here are the first to use the recently developed CLAYFF force field to calculate mineral structures at elevated pressures and temperatures.  相似文献   
90.
对现有油气资源基本评价方法的原理、优缺点、适应性做了分析总结,重点剖析了在油藏总体分布服从帕莱托分布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发现过程模型法.同时根据已建立的油气藏总体预测模型,对符合发现过程模型的大港陆地古近系成藏体系进行了油气资源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