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9706篇 |
免费 | 34049篇 |
国内免费 | 4041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5623篇 |
大气科学 | 25632篇 |
地球物理 | 18663篇 |
地质学 | 49807篇 |
海洋学 | 18810篇 |
天文学 | 2129篇 |
综合类 | 7397篇 |
自然地理 | 611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87篇 |
2023年 | 1189篇 |
2022年 | 2113篇 |
2021年 | 2647篇 |
2020年 | 3507篇 |
2019年 | 6736篇 |
2018年 | 7042篇 |
2017年 | 6649篇 |
2016年 | 6941篇 |
2015年 | 6083篇 |
2014年 | 5919篇 |
2013年 | 6450篇 |
2012年 | 6156篇 |
2011年 | 5991篇 |
2010年 | 5929篇 |
2009年 | 5218篇 |
2008年 | 4448篇 |
2007年 | 4347篇 |
2006年 | 3754篇 |
2005年 | 3558篇 |
2004年 | 3508篇 |
2003年 | 3218篇 |
2002年 | 2938篇 |
2001年 | 2776篇 |
2000年 | 2516篇 |
1999年 | 2811篇 |
1998年 | 2596篇 |
1997年 | 2583篇 |
1996年 | 2140篇 |
1995年 | 1997篇 |
1994年 | 1779篇 |
1993年 | 1664篇 |
1992年 | 1370篇 |
1991年 | 1089篇 |
1990年 | 943篇 |
1989年 | 809篇 |
1988年 | 706篇 |
1987年 | 496篇 |
1986年 | 440篇 |
1985年 | 321篇 |
1984年 | 352篇 |
1983年 | 224篇 |
1982年 | 239篇 |
1981年 | 175篇 |
1980年 | 137篇 |
1979年 | 125篇 |
1978年 | 56篇 |
1977年 | 52篇 |
1971年 | 54篇 |
1970年 | 4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Decoupling of the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and Indian summer monsoon between 20 and 17 k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Xiuyang Jiang Yaoqi He Chuan-Chou Shen Shi-Yu Lee Bang Yang Ke Lin Zhizhong Li 《Quaternary Research》2014
Marine Oxygen Isotope Stage (MIS) 2, with its profound environmental and climatic changes from before the last glacial maximum (LGM) to the last deglaciation, is an ideal period for understanding the evolution of the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EASM) and Indian summer monsoon (ISM), two Asian monsoon sub-systems. With 875 stable oxygen isotope ratios and 43 230Th dates from stalagmites in Sanxing Cave, southwestern China, we construct and interpret a new, replicated, Asian summer monsoon (ASM) record covering 30.9–9.7 ka with decadal resolution. δ18O records from this site and other reported Chinese caves display similar long-term orbitally dominated trends and synchronous millennial-scale strong and weak monsoonal events associated with climate changes in high northern latitudes. Interestingly, Sanxing δ18O and Arabian Sea records show a weakening ISM from 22 to 17 ka, while the Hulu and Qingtian records from East and Central China express a 3-ka intensifying EASM from 20 to 17 ka. This decoupling between EASM and ISM may be due to different sensitivities of the two ASM sub-systems in response to internal feedback mechanisms associated with the complex geographical or land-ocean configurations. 相似文献
922.
以真空预压联合电渗和真空预压联合电动作用后的珠三角海(河)积软土为研究对象,利用扫描电镜对以上两种粘土的微结构基本单元的孔隙数和孔隙率、基本单元的平均等效孔径和平均孔隙面积、基本单元的丰度和面积概率分布指数、基本单元的概率熵和孔隙等方面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将真空预压联合电渗和真空预压联合电动试验的结果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于真空预压联合电渗试验,粘土经过真空预压联合电动试验后,土颗粒发生明显的破坏,小孔隙逐渐被挤压消失或孔隙之间自调整而互相连通形成大孔隙,软土也由蜂窝状-空架状结构逐步转变为骨架结构-团聚絮凝结构,真空预压联合电动的加固效果更加明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海相沉积土区的工程建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23.
924.
Siderophores from marine microorganism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LIJunfeng CHIZhenming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英文版)》2004,3(1):40-47
1 Introduction Ironisanessentialelementwhichisdifficulttoob tainduetoitslowsolubilityunderthephysiologicalconditions ,anditisalsothemostimportanttransitionmetalionfornearlyalllivingsystems.Manypatho genicbacteriausuallyobtainironfromtheiron bind ingprot… 相似文献
925.
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中国城市化发展与城市空气质量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中国28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16年的空气质量指数(AQI)和夜间灯光数据,运用空间滞后模型,从空间溢出效应视角出发探究了城市化发展与空气质量之间的定量关系。从空间滞后模型的估计结果来看,城市空气污染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周边地区空气质量的下降会导致本地空气污染情况加重。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引致的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张使得空气质量不断恶化;政府管制力的加强对空气污染的治理起到了促进作用,而居民环保意识和城市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空气质量的改善。此外,PM2.5质量浓度的上升导致空气质量恶化。公路货运量在统计上与空气质量的关系不显著。从研究结果来看,协调城市发展与空气质量的关系以及加强空气污染防治的联防联控机制,是未来空气污染治理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926.
对13个气象台站2014年5月上旬逐时风况的分析发现:(1)受高空槽和地面低压的影响,科尔沁沙地冷锋过境时瞬时风速8h内快速增加到10m·5s-1以上,风向转为西北风;(2)上风向锡林郭勒草原的冷锋推进速度约为12.5m·5s-1,科尔沁沙地主体部分则降到9.21m·5s-1,总体推进速度因地而异;(3)风速的功率谱以大兴安岭东麓的林西县幅值最大,科尔沁左翼后旗最小;(4)沙地和草原两地区分别存在区域性10h、25h和2h、4h周期性,而冷锋过境引起的强风周期性不明显;(5)常年稳定而频繁的冷锋过境,不仅造成了沙丘的形态变化和不同程度的位移,而且还塑造和维持着该区沙丘群的多种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927.
High-resolution structures of the Landers fault zone inferred from aftershock waveform dat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High-frequency body waves recorded by a temporary seismic array across the surface rupture trace of the 1992 Landers, California, earthquake were used to determine fault-zone structures down to the seismogenic depth. We first developed a technique to use generalized ray theory to compute synthetic seismograms for arbitrarily oriented tabular low-velocity fault-zone models. We then generated synthetic waveform record sections of a linear array across a vertical fault zone. They show that both arrival times and waveforms of P and S waves vary systematically across the fault due to transmissions and reflections from boundaries of the low-velocity fault zone. The waveform characteristics and arrival-time patterns in the record sections allow us to locate the boundaries of the fault zone and to determine its P - and S -wave velocities independently as well as its depth extent. Therefore, the trade-off between the fault-zone width and velocities can be avoided. Applying the method to the Landers waveform data reveals a low-velocity zone with a width of 270–360 m and a 35–60 per cent reduction in P and S velocities relative to the host rock. The analysis suggests that the low-velocity zone extends to a depth of ∼7 km. The western boundary of the low-velocity zone coincides with the observed main surface rupture trace. 相似文献
928.
21世纪的花岗岩怎样研究是一个需要探索的问题。作者认为,应当对现有的花岗岩理论、流行的说法以及术语等进行清理和反思,汲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抛弃那些不科学、不符合实际、不符合逻辑的部分。例如,在花岗岩研究中摈弃结晶分离的理论,缩小花岗岩混合作用的意义,限制花岗岩构造环境理论的应用,取消幔源、壳源和壳幔混合源的术语等。作者指出,今后花岗岩研究应当着重解决两个问题: (1)花岗岩是怎样的?(2)它何以是这样的?文中提出5个方面的任务作为今后研究的重点,即: 开展花岗岩立典式的研究,将花岗岩研究与古老地壳的研究结合起来,将花岗岩物理性质研究与地球化学究结合起来,开展广泛的实验岩石学研究和创建新的“大陆构造学”理论。鉴于花岗岩研究目前存在的严重误区,现有的花岗岩理论几乎全面崩溃,由四大基石支撑的花岗岩大厦行将坍塌,花岗岩研究正面临全球大洗牌。为此,作者建议开展一场关于花岗岩的大辩论,目的是清理思路,认清问题,明确方向,找到出路。作者呼吁,我们应当加强学习,加速引进人才,克服急躁情绪和浮夸的学风,摈弃从众思想和奴性思想,不以SCI论英雄,改进我们的学习,改善我们的制度,以推进花岗岩研究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929.
三峡库区巫山县翠屏小区岩溶引起的地质灾害危险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三峡库区移民迁建中发现的岩溶问题是一个重大工程地质问题.巫山县城翠屏小区是较早发现有确切岩溶证据的地方,研究证实小区三叠系嘉陵江组灰岩普遍遭受了强烈的岩溶作用.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岩溶特点和强度,在纵向上,从山顶到坡脚岩溶作用有增强的趋势;从地表向深部,有局部强烈岩溶层位.岩溶作用在小区产生了顺坡或顺层延伸的溶洞和深部蜂窝状溶孔.岩溶作用在小区形成了脖颈状溶蚀槽地、槽状谷地、溶蚀台地和与地貌相关的"飞雁状"褶皱、岩溶正断层及帚状密集节理带.岩溶过程中伴随着其他外营力作用,它们的相互耦合形成各种次生岩土体.岩溶轻则引起岩体质量降低,重则可能导致地面不均匀沉降、地裂缝、滑坡、崩塌、泥石流及地面塌陷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930.
煤矿瓦斯抽放井要求垂直精度高、井径大,通常采用常规钻探工艺时,需进行3-4次扩孔才能达到最终孔径,施工时间较长,钻进效率较低。此次在端氏煤矿施工的大口径瓦斯抽放井,采用了的一次成井钻进技术及工艺方法,钻进口径达到φ660mm,选用了江汉735型和715型系列镶齿牙轮钻头,采用塔式加重钻具控制并保证了钻井的重直度,采用密度较大的化学泥浆和保持大泵量排渣,避免了井底牙轮钻头的重复破碎,确保了钻进效果。与传统的扩孔工艺相比,缩短了施工周期,成井质量高,提高了钻进效率,降低了钻进成本。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