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62篇
  免费   2551篇
  国内免费   3269篇
测绘学   1739篇
大气科学   1335篇
地球物理   1984篇
地质学   6298篇
海洋学   1672篇
天文学   131篇
综合类   716篇
自然地理   1607篇
  2024年   125篇
  2023年   376篇
  2022年   650篇
  2021年   847篇
  2020年   656篇
  2019年   740篇
  2018年   621篇
  2017年   577篇
  2016年   624篇
  2015年   703篇
  2014年   685篇
  2013年   801篇
  2012年   830篇
  2011年   868篇
  2010年   835篇
  2009年   744篇
  2008年   795篇
  2007年   760篇
  2006年   706篇
  2005年   611篇
  2004年   404篇
  2003年   317篇
  2002年   353篇
  2001年   252篇
  2000年   208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0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6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深层地热水开采与地面沉降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根据天津塘沽区深层地沉观测标观测到的地面沉降数据,分析了深层地下热水开采对地面沉降的影响比例.在分析地热水开采引起地面沉降机理的基础上,通过统计回归方法建立了深层孔隙型地热水开采量与地面沉降量的相关模型;提出了进行地热尾水回灌和建立深层沉降监测网以加强综合研究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82.
南秦岭东段新元古代中-晚期(676~833 Ma)耀岭河群、陨西群、武当群火山岩和基性岩墙群产生于大陆板内裂谷环境.根据岩石地球化学数据,南秦岭东段新元古代中-晚期裂谷基性熔岩和基性岩墙总体上属于低Ti/Y(<500)岩浆类型.元素和同位素数据表明,南秦岭东段新元古代中-晚期裂谷基性熔岩和基性岩墙的化学变化不是由一个共同的母岩浆结晶分异作用所产生,它们极有可能是源于地幔柱源(εNd(t)≈ 5,Mg#≈0.7,La/Nb≈0.7).大陆地壳或大陆岩石圈混染作用对于南秦岭东段新元古代中-晚期裂谷基性熔岩和基性岩墙的形成有重要贡献.我们的研究揭示,南秦岭东段新元古代中-晚期火山岩和基性岩墙存在空间上的地球化学变化.它们总体上是产生于幔源石榴子石稳定区.而西北部镇安地区耀岭河群基性熔岩的母岩浆则是形成于幔源尖晶石-石榴子石过渡带.碱性熔岩是产生于部分熔融程度较低(<10%)的条件下,拉斑玄武质熔岩是产生于部分熔融程度较高(10%~30%)的条件下.武当山地区的武当山群和耀岭河群基性熔岩的母岩浆经受了浅层位辉长岩质(cpx plag ± ol)分离作用,而其他地区基性熔岩和基性岩墙的化学演化则是受控于单斜辉石(cpx)±橄榄石(ol)分离作用.  相似文献   
183.
藏北高原地区地表辐射出支和能量平衡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马伟强  马耀明  李茂善  Z.   《冰川冻土》2005,27(5):673-679
对青藏高原地区地表能量的研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基于中日合作项目"全球协调加强观测计划之亚澳季风青藏高原试验"(CAMP/Tibet)在2001年8月至2002年9月的观测数据资料,分析研究了青藏高原藏北地区地表能量,即净辐射通量、感热通量、潜热通量和土壤热通量等的变化规律,获得了有关藏北高原地表能量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184.
基于MultiGen Creator构建三维数字小区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阐述数字小区构建意义的基础上,结合MultiGen Creator专业建模软件和Vega可视化仿真应用软件,详细论述了构建三维数字小区的理论与实践,重点阐述了小区场景中对象的分类以及各自的建模理论,并对典型的两种实体在实践上的构建技术具体描述了其在Creator中的实现步骤,体现了该软件在建模方面显著节约面片的功能以及所建模型在Vega系统中实时顺畅显示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5.
针对常规桥梁挠度变形分析方法仅能获取有限数量离散监测点的几何变形,且存在自动化程度低、效率低、局限性大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点云数据的桥梁挠度变形分析方法。首先通过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桥梁变形体上的点云数据,经过精确配准,获取可靠点云数据。然后利用滑动窗口法得到桥梁线形,并通过两期线形叠差分析得到桥梁挠度变化。最后以跨度40 m+65 m+40 m的连续钢构桥实体工程为试验对象,利用本文方法发现该桥梁存在最小值为8 mm、跨中最大值为17.5 mm、平均值为14.9 mm的挠度变形。结果表明,该方法理论严密、计算效率高、简单实用。研究结果对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变形监测领域的深度应用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6.
Bare patches in alpine meadow are the main manifestation of its degradation. The change of bare patches in an alpine meadow in the Yellow River Source Zone during 2018-2019 was studied in relation to the disturbances caused by plateau pika(Ochotona curzoniae) population and simulated grazing via artificial mowing both independently and interactively. The disturbance was set at three levels of high, medium and no disturbance(control group). Bare patches were mapped by from 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 images with fine resolution of 1 cm obtained in August 2018 and August 2019 in ArcG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otal area of bare patches decreased by 112.05 m~2 in sub-plots devoid of pika disturbance but increased by 126.37 m~2 in other subplots. The highest rate of increase is 89.02%. The individual effect of pika exceeds the joint effect of pika and mowing disturbances. The sole effect of mowing is lower than the joint effect of pika disturbance and intensive mowing, but higher than the joint influence of pika disturbance and moderate mowing. Strong pika disturbance(14 per sub-plot) caused the influence of mowing from moderate to intensive to increase by five-fold. The area of bare patches treated with moderate mowing and no pika disturbance decreased at the highest pace(-37.22%). Intensive mowing and medium density pikas(100 pikas/ha) are considered the thresholds at which the bare patches start to expand. Even if the meadow is mowed at the medium and high intensity, the area of bare patches can be significantly reduced if plateau pika population is controlled to a low level. ANOVA analysis and longterm macro-scale satellite-derived results reveal that pika disturbance is more important in causing the bare patches to change than simulated grazing. Therefore, it is more important to control the number of pikas than to reduce grazing intensity to prevent the expansion of bare patches in the degraded alpine meadow in the study area.  相似文献   
187.
摘要:在核地球物理勘查中,对获取的核地球物理数据进行处理很重要。介绍了采用组件GIS技术-MapObjects控件来对核地球物理数据进行处理。研究了核地球物理数据处理中的几个关键问题:数据网格化,shape文件的形成和点数据图层分级显示。  相似文献   
188.
建立适用于多类型植被场景的热辐射方向性模型是进行地表热辐射方向性研究的一种手段。利用真实植株几何及生理参数的统计平均值来刻画理念植株,并给定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不同生长期植被冠层的描述。基于冠层双向孔隙率思想构建了冠层热辐射方向性3维模型,模型继承了孔隙率模型在计算冠层热辐射方向性上的简洁优势同时以几何光学的思想考虑了冠层空间异质性对冠层热辐射方向性的影响。以玉米冠层为例,进行了不同生长期玉米冠层热辐射方向亮温的模拟,通过与实地测量数据的比对表明,本文发展的模型能够较准确地模拟不同生长期玉米植被场景的方向亮温变化规律,模拟误差主要来自理念株的刻画误差、玉米叶片形状的近似以及忽略了多次散射贡献等3个方面。模型的构建方法对稀疏植被场景、浓密植被场景、多类型植被的混合场景均可适用,不同观测几何下的植被场景4组份面积比计算结果有望应用于复杂地表条件下地表返照率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9.
土壤湿度分析传统方法中存在时空变化大、易受仪器设备及天气等因素影响,因而难以提供大范围连续长时间观测数据。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利用GPS反射信号研究土壤湿度变化的测量方法,结合GPS反射信号地面反射轨迹,建立GPS反演土壤湿度变化模型,并通过试验验证了其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0.
从GIS数据库中挖掘空间离群点的一种高效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GIS的空间特性,借鉴已有的定义和概念,定义了空间离群点是和在其非空间属性邻域内其他空间对象在空间位置上差异十分显著的空间对象,并设计了SOD算法。实验结果验证了SOD算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给出了从GIS数据库中挖掘空间离群点的一般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