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2篇
  免费   876篇
  国内免费   463篇
测绘学   324篇
大气科学   362篇
地球物理   552篇
地质学   1451篇
海洋学   309篇
天文学   100篇
综合类   233篇
自然地理   260篇
  2025年   6篇
  2024年   78篇
  2023年   106篇
  2022年   153篇
  2021年   199篇
  2020年   157篇
  2019年   169篇
  2018年   139篇
  2017年   150篇
  2016年   179篇
  2015年   150篇
  2014年   159篇
  2013年   166篇
  2012年   172篇
  2011年   153篇
  2010年   167篇
  2009年   151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3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61.
    
Hydrogeochemical evolution of interactions between surface water and groundwater is crucial for guaranteeing water supply quality in a riverside water source area.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seasonal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hydrogeochemical evolution affected by groundwater exploitation in the Hulan water source area using hydrochemical analyses and stable isotope tracers.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centrations of major ions and total dissolved solids (TDS) increase considerably during the dry season. A bicarbonate water type is primarily produced by the dissolution of calcite, dolomite and gypsum, as well as the cation exchange and human activities. Along the typical infiltration path, the proportions of surface water increase with proximity to the river from 8%-63% during the wet season to 11%-84% during the dry season, which are attributed to an increased hydraulic gradient by exploitation. The typical path is classified into two zones. The first is the intensive mixing zone (within 1 km) with increasing concentrations of major ions and TDS due to mixing effect. The second is the exploitation influence zone (1-3.3 km) with increased concentrations of Ca2+, Mg2+, SO42−, and HCO3 during the dry season due to two reasons of seasonal variations in evaporation, stronger water-rock interactions and mixing effects with increased surface water by exploitation.  相似文献   
962.
陕西咸阳地热田地热流体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陕西咸阳地热田位于关中盆地腹地,横跨两个不同的基底构造和岩性单元,南北分界线为渭北断裂。研究区地热水的水化学类型主要是Cl—Na型,渭北断裂北侧的水比南侧的水相对更成熟。氢氧同位素证据表明咸阳市区和武功县城的地热水来自于秦岭山区大气降水的补给;地热水γ(Na~+)/γ(Cl~-)均大于0.85,阳离子交换指数位于-0.42~5.93之间,脱硫酸系数均大于1,推断研究区的地热水主要形成于溶滤作用,其中武功地区的热储层较封闭,可能存在沉积水;惰性气体同位素n(~3He)/n(~4He)—n(~4He)/n(~(20)Ne)表明流体循环仅发生在地壳深度内,没有幔源物质的补给。  相似文献   
963.
毛翔  国殿斌  罗璐  王婷灏 《地质论评》2019,65(6):1462-1472
干热岩资源指内部不存在或仅存在少量流体,温度高于180℃的异常高温岩体,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地热资源类型。自20世纪70年代美国Fenton Hill项目实施以来,已在全球14个国家实施了41个干热岩开发项目,以干热岩储层建造和连通的目标地层周围或上部是否存在水热型储层为标准,25个属于传统意义的干热岩开发项目,16个属于增强型地热系统(Enhanced Geothermal System或Engineered Geothermal System,缩写为EGS)。从板块构造角度分析,这些干热岩开发项目主要分布在欧亚板块板内地热域、印澳板块板内地热域、东太平洋离散—汇聚板缘型地热域、西太平洋汇聚板缘型地热域和加勒比海火山活动岛弧区。按照盆地类型划分,全球干热岩开发项目所处的大地构造背景包括克拉通盆地、前陆盆地、裂谷盆地、弧前盆地、弧后盆地、近现代火山(火山带)和褶皱带地区,其中以欧洲阿尔卑斯褶皱带磨拉石盆地为代表的前陆盆地,和以欧洲阿尔卑斯褶皱带上莱茵地堑、北美新生代科迪勒拉造山带内华达盆地为代表的裂谷盆地是全球干热岩开发项目最为集中的两种盆地类型。考虑我国干热岩资源分布情况,上莱茵地堑、内华达盆地的干热岩开发历程对我国干热岩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64.
胡明鉴  张晨阳  崔翔  李焜耀  唐健健 《岩土力学》2019,40(11):4157-4164
钙质砂是指富含碳酸钙或其他难溶碳酸盐类的海洋成因的特殊介质,具有形状不规则、多孔隙且富含内孔隙等特点;土体因孔隙特性而存在广泛的毛细现象,植物根茎内的导管有如极细的毛细管,能由此吸收土壤里的水分,故钙质砂地层毛细水上升高度研究对岛礁生态研究有重要的意义。采用竖管法研究级配、粒径、干密度、盐度等因素对钙质砂毛细水上升高度的影响,结果显示:细颗粒含量越多、级配越好的连续级配钙质砂试样毛细水上升高度越高;单一粒径钙质砂试样毛细水上升高度随粒径的增大而减小;随着钙质砂干密度增加,粒径小于0.075 mm时毛细水上升高度逐渐减小,而粒径为0.075~0.250 mm时毛细水上升高度逐渐增大;与淡水相比,在低盐度下NaCl溶液对毛细水上升有抑制作用,海水对毛细水上升有促进但效果微弱。钙质砂中毛细水上升高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符合双对数坐标下的二次多项式关系,其参量与钙质砂的物理性质以及溶液类型相关。  相似文献   
965.
巴音布鲁克地区位于中天山地块中天山多期复合陆缘岩浆弧。通过研究发现,该地区奥陶纪侵入岩岩性主要为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通过锆石U-Pb定年识别出中奥陶世(462.7±6.2) Ma、(463.4±2.8) Ma、(471.5±5.9) Ma侵入体,岩石地球化学结果表明岩体具有准铝质钙碱性系列岩石特征。稀土元素配分型式呈明显的右倾模式,具负Eu异常,微量元素显示出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高场强元素亏损的配分模式。地球化学特征指示侵入体形成于俯冲碰撞环境,其岩浆来源为壳幔混源岩浆。综合分析认为,南天山洋盆初始向北发生俯冲作用的时间为中奥陶世早期,与俯冲过程中的右旋运动有关,岩浆活动在中天山地区显示出由西部逐步向东部扩展演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96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1 Introduction Gastropods are one of the most diverse groups in the living animals.The rich,long-ranging and extensive occurrences of gastropod fossils make them a unique animal group for evolutionary,ecologic,and biogeographic studies (Fryda and Rohr,2004).As a major component of shallow-water benthic fauna,gastropods bear great potential for palaeogeographic reconstruction (Fortey and Cocks,2003;Ebbestad et al.,  相似文献   
967.
青海省北大滩地区煤炭勘查工作的关键是沉积期的聚煤环境和沉积前后构造作用对煤层赋存的控制作用。为明确柴北缘东部北大滩地区石门沟组的控煤因素,有效指导该含煤区的煤炭勘查工作,基于野外露头、钻孔、地球物理勘探等地质资料,在分析北大滩地区石门沟组聚煤环境和构造作用的基础上,从聚煤环境、古隆起和断裂、向斜等方面深入探讨了石门沟组的控煤因素。其中,扇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间的泥炭沼泽和滨湖环境的滨湖沼泽是有利的成煤环境,控制着煤层横向发育、分布特征;古隆起控制着有利聚煤区和煤层分布区;北大滩向斜内部次级背斜和逆断层的上盘控制着煤层埋藏深度,煤层埋藏浅降低了后期煤炭勘查的难度。  相似文献   
968.
覆盖层上土石坝非线性动力响应分析的地震波动输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翔  孔宪京  邹德高  周晨光 《岩土力学》2018,39(5):1858-1866
较多已建和待建的土石坝直接修筑于覆盖层上,合理描述土石坝与覆盖层之间的动力相互作用对大坝抗震安全评价至关重要。基于等效荷载和人工边界的地震波动输入方法能较好地反映出结构-地基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得到了广泛应用。等效荷载和人工边界参数在均质线弹性地基条件下易于获得,而对于覆盖层地基,土体动力非线性特性给求解带来很大困难。鉴于此,首先根据覆盖层侧向边界的位移模式,发展了能高效、精确地获取多向地震动垂直入射时均质或成层覆盖层自由场非线性动力响应的简化模型;结合能动态实时获取地基材料参数的非线性人工边界,发展了一套覆盖层上土石坝非线性动力响应分析的地震波动输入方法。算例表明,发展的地震波动输入方法可大大减小计算网格量,并能较好地反映覆盖层对地震动频谱特性的影响且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969.
吴建斌  陆海明  孙祥  李晓红 《水文》2018,38(6):77-80
水功能区达标评价是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和水污染防治重要抓手。年均值法和频次法是水功能区达标评价两种主要方法。以太湖流域平原河网区S市W区2013~2017年64个水功能区水质数据为例,比较了两种方法区域水功能区达标评价结果差异。结果表明:(1)年均值法评价区域水功能区达标率高于频次法,双因子(CODMn和NH3-N)、三因子(CODMn、NH3-N、TP)年均值法达标率分别高于频次法18%、24%;(2)CODMn、NH3-N、TP单项因子评价年均值法达标率分别高于频次法11%、12%、14%;(3)两种方法评价结果差异的水功能区占功能区总量的41%,多次出现两种评价方法结果差异的水功能区主要分布在水流不畅易发生滞流的水域,水体污染源和降水可能是影响评价结果的主要因素。选择达标评价方法时应综合考虑水功能区水质变化特征、水生态系统对水质响应关系、水质评价结果的历史连贯性和实际管理可行性等多方面因素。  相似文献   
970.
西藏蒙亚啊铅锌矿床是冈底斯北缘一个重要的层状或似层状矽卡岩矿床,来姑组为矿床的主要容矿层位。矿区矽卡岩矿物主要有硅灰石、辉石、石榴石、透闪石、阳起石、绿帘石和绿泥石等。根据矿物的共生组合及交代关系,推断矿床经历了4个成矿阶段:早期矽卡岩阶段、晚期矽卡岩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和碳酸盐阶段。结合矿物手标本及显微镜下观察,通过对矽卡岩矿物的电子探针测试,分析石榴石、辉石和硅灰石的矿物特征,结果表明:西藏蒙亚啊铅锌矿床属钙质矽卡岩矿床,石榴石和辉石的组分变化较大,分别为And599~9472Gro0~3787(Pyr+Spe+Alm)087~678和Di1885~9444Hd339~7058Jo009~1114,硅灰石的矿物组分为Wo9900~9944Fs037~078En007~023。石榴石属钙铁榴石-钙铝榴石系列,且环带发育,辉石为透辉石-钙铁辉石系列,硅灰石组分较纯。西藏蒙亚啊矽卡岩为钙质矽卡岩,其矿床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热液流体的多期多阶段演化,矿床形成环境也并不是稳定的封闭体系。矽卡岩矿物成分特征表明,蒙亚啊铅锌矿床的成矿环境是一个低酸性的氧化-弱氧化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