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8480篇 |
免费 | 6958篇 |
国内免费 | 956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332篇 |
大气科学 | 7577篇 |
地球物理 | 9281篇 |
地质学 | 19331篇 |
海洋学 | 4843篇 |
天文学 | 1618篇 |
综合类 | 4138篇 |
自然地理 | 488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42篇 |
2023年 | 772篇 |
2022年 | 1877篇 |
2021年 | 2195篇 |
2020年 | 1767篇 |
2019年 | 2041篇 |
2018年 | 2212篇 |
2017年 | 1994篇 |
2016年 | 2347篇 |
2015年 | 2065篇 |
2014年 | 2463篇 |
2013年 | 2354篇 |
2012年 | 2275篇 |
2011年 | 2349篇 |
2010年 | 2441篇 |
2009年 | 2264篇 |
2008年 | 2085篇 |
2007年 | 1957篇 |
2006年 | 1601篇 |
2005年 | 1433篇 |
2004年 | 1081篇 |
2003年 | 1071篇 |
2002年 | 1022篇 |
2001年 | 1044篇 |
2000年 | 1179篇 |
1999年 | 1625篇 |
1998年 | 1268篇 |
1997年 | 1220篇 |
1996年 | 1119篇 |
1995年 | 983篇 |
1994年 | 851篇 |
1993年 | 777篇 |
1992年 | 615篇 |
1991年 | 482篇 |
1990年 | 360篇 |
1989年 | 344篇 |
1988年 | 285篇 |
1987年 | 168篇 |
1986年 | 168篇 |
1985年 | 118篇 |
1984年 | 105篇 |
1983年 | 81篇 |
1982年 | 72篇 |
1981年 | 61篇 |
1980年 | 48篇 |
1979年 | 38篇 |
1978年 | 14篇 |
1977年 | 11篇 |
1958年 | 33篇 |
1954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森林火普遍发生在地质历史时期中,它对自然植被系统的演替起着重要作用。不同强度和频率的森林火培育出不同类型的植被:频繁的森林火导致草甸的形成,而热带雨林形成的原因之一是森林火的缺乏。古炭屑作为古森林火的遗迹,具有分布广泛、细胞结构保存完好以及原地埋藏等特点,为研究古森林火发生的强度和频率提供了宝贵的材料。古炭屑的出现与当时的气候因素、植被类型和地理状况有密切关系:干旱、少雨的气候常常伴随高频率森林火的发生,表现出古炭屑的数量增多;易燃物种组成的植被易发生森林火,古炭屑的出现也会增多,而耐火树种会降低森林火的强度,古炭屑则出现少。因此,从古炭屑的数量和种类的变化,可探讨古森林火的发生规律,进而推断长期地质历史时期的气候、植被、地理状况的演变。 相似文献
142.
Mg/Al型双金属氧化物对六价铬的吸附作用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7
研究了水溶液中六价铬Cr(Ⅵ)在Mg/Al型双金属氧化物(Mg/Al-LDOs)上的吸附情况.双金属氧化物(LDOs)能通过吸附环境中的阴离子和水分子来恢复重建水滑石结构.实验表明,Mg/Al-LDOs对Cr(Ⅵ)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其吸附能力和吸附速度都远大于未焙烧的Mg/Al型水滑石,后者的吸附机制主要是离子-离子交换.吸附动力学研究表明,Mg/Al-LDOs对Cr(Ⅵ)的吸附主要发生在0~3h,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Mg/Al-LDOs对Cr(Ⅵ)的平均吸附量大约为64.2mg/g,略低于根据Langmuir方程算出的理论吸附量(74.83mg/g),远小于水滑石的最大阴离子交换容量(301.6mg/g),这主要是环境中的CO2-3离子的竞争吸附引起的. 相似文献
143.
文中材料采自黔北务川—正安—道真地区下二叠统大竹园组和梁山组。大竹园组孢粉化石类型单调,保存较差;而梁山组孢粉化石丰富,保存良好。孢粉组合特征为:(1)大竹园组包含丰富的Calamospora和Florinites及少量Torispora verrucosa,Gulisporites,Alisporites,Hamiapollenites和Striatopodocarpites,这一孢粉组合主要出现在上石炭统至下二叠统。按照大竹园组层位和孢粉化石特征,其地质时代应为早二叠世Asselian期—Artinskian期(相当于紫松期—隆林期)。(2)梁山组中可建立孢粉组合Laevigatosporites vulgaris-Gulisporites-Florinites ovalis,共计发现孢粉化石34属49种,其中蕨类植物孢子含量为51.6%~56.1%,裸子植物花粉含量为43.9%~48.4%。与大竹园组沉积时期相比,这一时期植被极为繁盛。根据孢粉组合特征,梁山组地质时代可能为早二叠世隆林期,即Kungurian期。 相似文献
144.
145.
选取2015年阿拉善左旗5.8级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科学台阵探测-南北地震带北段项目、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科学探测台阵数据中心及内蒙古测震台网记录到此次地震序列的78次地震波形资料,采用单纯型法、Hyposat法、双差定位方法、确定性方法(PTD方法)、CAP地震矩张量反演法重新测定深度,并将所获深度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确定性方法(PTD方法)和双差定位方法较符合震源区构造特征的深度测定,单纯型法、Hyposat法效果不佳,CAP法适用于较大地震;地震序列平均震源深度为(15.54±8)km。 相似文献
146.
大气臭氧与气溶胶垂直分布的高空气球探测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本文给出了1993年9月12日利用高空科学气球在河北省香河地区探测到的大气臭氧和气溶胶的垂直分布。结果发现:(1) 大气臭氧的数密度在整个对流层较低(~10[12]mol/cm3),并从地面到对流层顶略有下降;对流层顶以上开始快速增加,极值层高度在~24 km,其值为4.78×10[12]mol/cm3;臭氧分压有类似的分布特征,极值146×10[-4]Pa,位于同一高度;(2) 在平流层低层,臭氧分压有一个次极值62×10[-4]Pa,位于15~16 km;(3) 0~30 km大气气溶胶数密度呈现出三个峰值:143,8和1.1 个/cm[3],分别位于近地面、5 km和21 km;(4)气溶胶的数密度谱在对流层为双模态;在平流层,次峰消失。同时,我们还与其他观测结果作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47.
暖切变型江淮梅雨锋结构及其形成和维持机制 总被引:20,自引:6,他引:20
对在1991年7月上旬特别稳定的梅雨形势下持续10天的特大暴雨期作了合成和典型过程研究,并进一步探讨了暖切变型江淮梅雨锋天气系统模型。它在自由大气层表现为结构竖立的相当正压切变线和一种不同于经典地转动量近似的带状准二维运动场。边界层的浅层锋生倾斜环流以及偏于切变线轴以南的Ekman抽吸与自由大气层中基本上由积云对流加热驱动的竖直环流相互依存和耦合,造成持续的大暴雨。这种系统的初生和中断后复苏的机制可能是由斜压性极弱的副热带高空东移的短波扰动在低层“湿度锋”带紧南侧触发导致的一种带状CISK。 相似文献
148.
149.
150.
To reconstruct the productivity changes for the last 10 500 a in the northeastern East China Sea (ECS), biogenic compounds (such as carbonate, organic carbon and opal), marine micropaleontological fossils (planktonic foraminifera, benthic foraminifera, radiolarian and silicoflagellate) and the compositional characters of benthic foraminifera fauna analyses were carried out on a sediment core DOC082 obtained from the western slope of Okinawa Trough (29°13.93′N, 128°08.53′E; 1 128 m water depth). The long-term changes of biogenic and micropaleontological proxies display some similarities through the last 10 500 a, which show three different phases: lower values are recorded during the early and middle Holocene (before about 4 000 a BP), followed by an abrupt and remarkable increase at about 4 000 a BP, the late Holocene (after about 3 000 a BP) is characterized by continuously high values. The multi-proxy data of paleoproductivity and percents of benthic foraminifera genera (Uvigerina and Bulimina) show that during the early and middle Holocene (10 500–4 000 a BP) productivity was relatively low with a sudden and distinct increase at about 4 000 a BP, and the late Holocene (3 400–0 a BP) is marked by significantly higher productivity. Also, the radiolarian-based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records reveal a distinct decline in SST in the late Holocene after 3 200 a BP, very different from the early and middle Holocene. For the last 3 000 a, the enhanced biological productivity and distinctly lower SST indicate a major change of oceanographic conditions in the northeastern ECS. These marine environmental anomalies are consistent with other paleoclimatic records for the late Holocene in the Chinese continent and its surrounding regions. After analyzing the mechanisms of modern productivity and SST changes in the northeastern ECS, and based on the climatic anomalies in the Chinese continent and variations in the Kuroshio Current during modern El Niño periods, we suggest that the anomalous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in the northeastern ECS may imply intensified El Niño activity during the late Holocene.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