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76篇
  免费   1227篇
  国内免费   1805篇
测绘学   653篇
大气科学   692篇
地球物理   965篇
地质学   3212篇
海洋学   976篇
天文学   52篇
综合类   411篇
自然地理   547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193篇
  2022年   338篇
  2021年   398篇
  2020年   318篇
  2019年   398篇
  2018年   328篇
  2017年   284篇
  2016年   307篇
  2015年   366篇
  2014年   328篇
  2013年   405篇
  2012年   399篇
  2011年   363篇
  2010年   385篇
  2009年   353篇
  2008年   338篇
  2007年   349篇
  2006年   373篇
  2005年   305篇
  2004年   206篇
  2003年   131篇
  2002年   147篇
  2001年   147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6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5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81.
目的:探讨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IVL)的临床和影像特点,增进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5年3例伴有下腔静脉及右心受累的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对其临床特点、影像表现、治疗及预后进行总结。结果:3例患者中2例既往有子宫肌瘤切除史,1例首次发病。2例因下肢水肿、夜间呼吸困难,1例因左协肋部不适发现肾盂积水就诊。CT扫描均发现腹盆腔巨大肿块,表面分叶状,增强多发结节样强化,同时见盆腔静脉增多增粗,静脉内瘤栓形成并经髂内静脉、髂总静脉蔓延至下腔静脉,1例达右心房并引起肝淤血表现。结论:IVL是少见变异的子宫肌瘤,病变可由盆腔静脉向上蔓延至下腔静脉甚至右心房,对生命造成一定威胁,应提高对IVL的认识。  相似文献   
782.
层状半空间中周期分布凸起地形对平面SH波的散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一种新的以层状半空间中周期分布斜线荷载动力格林函数为基本解的间接边界元方法,研究了周期分布凸起地形对平面SH波的散射问题.方法将散射波场分解为凸起内部散射波场和凸起外部散射波场.凸起内部散射波场通过在凸起闭合边界上施加虚拟斜线荷载产生的动力响应来模拟,而凸起外部散射波场则通过在凸起与半空间交界面上施加虚拟周期分布斜线荷载产生的动力响应来模拟.周期分布斜线荷载动力格林函数的引入,使得本文方法仅需针对一个凸起进行边界单元的离散和求解,便可完成问题的求解,避免了通过截断无限边界求解而引入的误差,方法具有较高精度的同时显著降低了求解自由度.文中通过与已有结果的比较,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并以均匀半空间和基岩上单一土层中周期分布凸起为例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研究表明,凸起间距对凸起地形间的动力相互作用有着显著的影响,同时层状半空间中周期分布凸起地形对SH波的散射与均匀半空间情况也有着显著的差别.

  相似文献   
783.

2017年四川九寨沟MS7.0地震是继2008年汶川MS8.0地震和2013年芦山MS7.0地震之后,青藏高原东缘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发生的第三个震级MS7.0以上的强震.这次地震发生在东昆仑断裂带东端,作为青藏高原东北缘的一条大型左旋走滑断裂带,东昆仑断裂带与东端其它构造之间的转换关系仍不清楚,因区内地质构造和地形复杂,东昆仑断裂带东端的主要构造仍缺少深入的研究.本文在总结区域地震构造活动特征、历史地震和现代地震基础上,通过东昆仑断裂带东端已有的和最近开展的活动构造定量研究结果,并结合现今GPS变形场资料和2017年九寨沟MS7.0地震灾害特征分析,发现东昆仑断裂带最东段塔藏断裂上的左旋走滑除了一小部分继续向东传播转移到文县断裂带上外,大部分转化为其南侧的龙日坝断裂带北段、岷江断裂和虎牙断裂上的近东西向地壳缩短,这可能是岷山隆起的构造机制,而2017年九寨沟MS7.0地震正是左旋走滑的东昆仑断裂带在东端继续向东扩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784.
为消除吊舱式航磁梯度测量中梯度仪转向差的影响,评价航磁梯度系统的测量精度,笔者尝试了计算重复线内符合精度的方法.通过推导,给出了重复线内符合精度新的计算公式,该公式和地面重力、磁法测量中重复观测、仪器多台一致性总精度计算及航空重力、磁法测量中利用测线与切割线交叉点计算总精度的公式具有形式上的统一.利用改进的水平调整方法显著的消除了航磁梯度测量中的转向差,并客观评价了梯度系统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785.
786.
煤层气吸附作用是发生在煤基质内表面的物理过程,而煤岩复杂孔裂隙网络为高压甲烷吸附提供了丰富的空间。开展沁水盆地南部高阶煤30℃高压甲烷等温吸附实验,结合煤岩煤质参数与孔隙特征参数,通过改进的D-R模型分析了煤岩性质、孔隙特征与吸附参数的相关性。煤岩性质对最大吸附能力和吸附热参数的影响是多因素叠加的综合效应,而最大吸附能力与微孔体积,吸附体积校正参数与大中孔比表面积呈较好的正相关性,表明甲烷分子在煤基质内表面会根据孔径尺度大小呈现不同的吸附方式。据此提出高压甲烷在煤基质微孔中呈紧密堆积状态而在大中孔中呈多层分子堆叠状态的新认识,为进一步研究煤层气吸附机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87.
煤矿井下石门揭煤诱发的煤与瓦斯突出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矿井地质动力灾害,严重威胁着煤矿安全高效生产。选取辽宁红山煤矿为工程背景,运用FLAC3D模拟分析矿井南翼瓦斯突出危险区石门揭12煤过程中围岩力学响应特征,揭示石门揭煤突出机理,提出瓦斯预抽措施配以改进金属骨架的综合防突技术方案。研究结果表明:石门揭12煤期间,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随石门掘进动态前移,距煤层6 m范围内,工作面前方围岩掘进扰动强烈,煤体出现明显应力集中现象,垂直应力为15~19 MPa,已超过煤体强度。同时,石门工作面围岩变形量急剧增大,顶板下沉位移为15~92.22 cm,煤体弹性变形能积聚;工作面围岩塑性区范围也迅速扩展,在石门中线垂直剖面上的面积为10~50 m2,裂纹贯通形成碎煤射流通道。综合模拟结果可知,石门揭12煤过程中煤体承载较高集中应力和瓦斯压力,且储存大量弹性变形能,极易诱发突出。基于此,在传统瓦斯预抽防突措施的基础上,对现有金属骨架防突技术进行改进,使其同时具备瓦斯预抽、煤体固化和超前支护的综合防突作用,并通过现场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为类似条件石门揭煤防突研究提供重要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88.
高密度电法在岩溶勘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对岩溶发育带的位置、形态、规模、填充等情况进行有效探测。本文建立几种典型岩溶地电模型,计算其高密度电法响应并分析其特征,结合工程实例,认为将实测数据的拟断面图和定量的反演断面图相结合分析的方法,能提高对异常体的识别。  相似文献   
789.
790.
地热的运移和聚集主要沿断裂带进行,查明勘查区的断裂构造是地热勘探的重要目标。张掖—民乐盆地内断裂众多,且埋藏深,地表难以发现,特殊的地质条件使得传统物探方法的优势无法得到有效发挥。活性炭测氡法抗干扰性强、探测深度大、成本低,在探测隐伏构造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本次勘查在张掖—民乐盆地应用活性炭测氡法进行隐伏构造研究,通过对氡浓度测量值的趋势分析,提取局部异常,确定了研究区地下热水勘查有利部位,并为进一步进行钻探和浅层人工地震勘探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