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070篇 |
免费 | 2136篇 |
国内免费 | 105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697篇 |
大气科学 | 666篇 |
地球物理 | 955篇 |
地质学 | 3081篇 |
海洋学 | 905篇 |
天文学 | 55篇 |
综合类 | 405篇 |
自然地理 | 49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0篇 |
2024年 | 185篇 |
2023年 | 206篇 |
2022年 | 363篇 |
2021年 | 368篇 |
2020年 | 328篇 |
2019年 | 362篇 |
2018年 | 338篇 |
2017年 | 288篇 |
2016年 | 319篇 |
2015年 | 343篇 |
2014年 | 322篇 |
2013年 | 396篇 |
2012年 | 373篇 |
2011年 | 344篇 |
2010年 | 338篇 |
2009年 | 329篇 |
2008年 | 300篇 |
2007年 | 310篇 |
2006年 | 321篇 |
2005年 | 263篇 |
2004年 | 175篇 |
2003年 | 124篇 |
2002年 | 134篇 |
2001年 | 136篇 |
2000年 | 89篇 |
1999年 | 36篇 |
1998年 | 15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12篇 |
1983年 | 10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4篇 |
1979年 | 5篇 |
1976年 | 3篇 |
1975年 | 4篇 |
1957年 | 2篇 |
1954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60 a来塔里木河流域耕地面积净增100×104 hm2,在流域内部形成众多生态环境安全问题。通过选取水资源生态环境指数、社会生态环境指数和生态环境压力指数,运用ESDA空间分析方法和GWR模型对塔里木河流域35 a间土地开发与生态时空演变特征和空间响应关系进行研究,构建"土地开发-生态风险预警"模型,得出以下结论:1980-2015年克孜勒苏州和喀什地区生态等级正向转移比例较大,有84.86%的比例由较低等级(I)正向转移为低等级(Ⅱ);和田地区的克里雅河流域,阿克苏北部区域以及塔里木河末端且末县等级退化严重,负向转移比例23.46%。和田、阿克苏、喀什地区每增加1.0×104 hm2未利用地开垦规模,综合生态环境分值下降0.60到0.35,而克孜勒苏州则上升1.3~2.1;上游喀什与中游阿克苏两地区每1.0×104 hm2生态退耕,每年将分别化解32.06×104 t和15.60×104 t化肥污染压力。阿克苏地区与巴音郭楞州土地开发生态风险达到环境资源承载力指数的75%以上,预警程度超过Ⅱ级,而克孜勒苏州土地开发处于生态安全范围。每1.0×104 hm2未利用土地开发,全流域风险指数增长均值为0.003 4,下游巴音郭楞州在增加15×104~20×104 hm2耕地后,生态风险将逼近并超过环境预警界限,上游克孜勒苏州将在15 a之后进入中度警告阶段。 相似文献
12.
雅鲁藏布江流域降水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雅鲁藏布江流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该流域降水变化对青藏高原的水系统、生态系统和山地灾害系统的演变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流域水文分析,将雅鲁藏布江流域的三大水资源区细分为9个分区。基于雅鲁藏布江流域1979—2018年降水数据,综合分析了雅鲁藏布江流域及9个分区的年、干湿季、月降水量以及日、小时尺度极端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探讨了降水和典型大尺度大气环流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① 1979—2018年间,在流域尺度上,各时间尺度降水整体上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年降水量上升趋势最大,为2.5 mm·a-1;年、干湿季降水量以及典型小时尺度极端降水(Rx3hour、Rx12hour)均在95%信度水平下显著上升。在水资源分区尺度上,各分区不同时间尺度降水的变化趋势呈现更明显的非一致性,所有分区除小时尺度极端降水均呈上升趋势外,其余时间尺度降水的趋势变化方向各异。② 雅鲁藏布江流域降水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性,且降水空间分异性会随着降水指标时间尺度的缩短而增强。各时间尺度降水整体上均呈现出自东部向西部逐渐减少的趋势,流域东南部(分区Ⅲ-2)始终是高值中心,流域中西部(分区Ⅰ-2、Ⅱ-1)存在区域性高值中心。③ 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和北半球极涡对雅鲁藏布江流域降水变化具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有助于掌握当地降水的多尺度变化特征,可为雅鲁藏布江流域和青藏高原地区的水循环研究、水资源开发利用和山洪灾害防治等提供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3.
14.
15.
试论生态旅游的生态化道路--以自然生态旅游区为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生态旅游已成为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潮流。然而,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着众多的。非生态化”现象,尤其是在自然生态旅游区。分析当前自然生态旅游区旅游开发和建设中的“非生态化”现象,主要包括盲目开发,自然景观破坏严重;游客严重超载,生态环境受破坏;人造景观和设施泛滥,景观污染和趋同现象严重;管理和文明建设落后,文化景观功能退化或受损等。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和生态安全理论等,从景观功能分区、旅游生态管理容量、景观结构生态设计、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生态教育等方面提出自然生态旅游区的生态化道路。 相似文献
16.
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并结合高被引文献的阅读,总结了国外第二居所研究的特征、阶段与热点;国外第二居所研究呈现出总量上波动上升、学科上呈交叉融合、区域上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扩散的趋势,欧洲、北美与南非是第二居所研究的核心区域,该领域的研究已形成两个核心学术共同体;第二居所的研究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初始复兴期(1996年~2003年),研究成果较少;快速复兴期(2004年~2012年),研究成果迅速增加,研究视角趋于多元化;全面复兴期(2013年~2018年),研究区域不断向欠发达地区扩张,新的热点不断出现。主要研究热点包括第二居所的概念体系与理论辨析,第二居所旅游影响,第二居所业主行为特征与情感依恋。 相似文献
17.
IINTRODUCTIONInthepast,thesedimenttransportisconsideredinmostengineeringproblemsbecauseofitssignificanteffectonreservoir,navigation,floo'dingcontrolandstabilityofcoastallines(Xuetal.,1992;Heetal.,1997).Inrecentyears,impactsofsedimentontheecologicalhabitatshavebeennotedbymanyenvironmentalists(Klaus,1997).Itseemsthattheconceptofsedimenthazardsorsedimentimpactsmustbeextendedandtheenvironmentalorecologicalimpactmustbeincludedinanycomprehensiveassessment.Forexample,thelarge-scaleconstructiono… 相似文献
18.
基于特征的空间数据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传统的基于分层的数据组织方式相比,基于特征的空间数据组织方式更符合人们认识和分析现实世界的模式,有利于完整而精确地描述地理现象。本文详细论述了基于特征的空间数据组织的相关概念,对基于特征的空间数据模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Jian Hua Li Zheng Ping Zhang Rui Huan Jing Chong Fu Huang 《Stochastic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Risk Assessment (SERRA)》2009,23(4):485-492
In this paper, we introduce a value chain approach, on the view of the value chain analytic in business management, to be
the framework of a crisis response system serving for crisis management strategy in identifying risk sources, responding to
unexpected events, and recovering from a shock. This system is not only a computer system but also a system of governmental
emergency response mechanism and it is tremendous and complex. The system integrates and coordinates the correlative resources
of emergency response units of the city. We consider the efficiency of the system. In addition, the run cost of the system
also is taken into account. Based on this framework, the Qingdao’s practical situation is analyzed. As a result, a design
proposal of the Qingdao’s crisis response system is put forward. 相似文献
20.
以2020年第6号台风“米克拉”为例,采集了5916条新浪微博作为数据源,综合应用隐含狄利克雷分布(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LDA)主题模型、文本情感分析方法和空间分析技术,挖掘、分析台风的灾情时空过程。基于LDA主题模型建立了主题-词矩阵并进行隐含主题聚类,这些微博文本被分为灾损类信息、预警类信息、防御类信息和无关信息;从主题信息和文本情感值两个角度入手,对此次台风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米克拉”登陆前有大量积极情感的微博,主要包含渴望降雨、降温等信息,此类微博大量分布在漳州、厦门、福州等地区;在台风入境后消极情感的微博大量增多,主要描述道路、树木等受大风和大雨影响的灾损类信息,此类信息的空间位置主要分布在漳州和厦门,能较好地反映台风灾害影响的时空分布。通过对微博主题类别和情感极性进行时空分析,实现台风灾害事件发展趋势的监测,为防灾减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