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9641篇 |
免费 | 19694篇 |
国内免费 | 1043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8375篇 |
大气科学 | 5672篇 |
地球物理 | 7945篇 |
地质学 | 29451篇 |
海洋学 | 8421篇 |
天文学 | 477篇 |
综合类 | 3430篇 |
自然地理 | 599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04篇 |
2024年 | 1620篇 |
2023年 | 1749篇 |
2022年 | 2919篇 |
2021年 | 3421篇 |
2020年 | 2834篇 |
2019年 | 3276篇 |
2018年 | 2767篇 |
2017年 | 2589篇 |
2016年 | 2680篇 |
2015年 | 3124篇 |
2014年 | 2895篇 |
2013年 | 3533篇 |
2012年 | 3986篇 |
2011年 | 3838篇 |
2010年 | 3880篇 |
2009年 | 3631篇 |
2008年 | 3482篇 |
2007年 | 3236篇 |
2006年 | 3171篇 |
2005年 | 2583篇 |
2004年 | 1915篇 |
2003年 | 1356篇 |
2002年 | 1415篇 |
2001年 | 1283篇 |
2000年 | 1022篇 |
1999年 | 446篇 |
1998年 | 157篇 |
1997年 | 90篇 |
1996年 | 79篇 |
1995年 | 59篇 |
1994年 | 44篇 |
1993年 | 52篇 |
1992年 | 67篇 |
1991年 | 21篇 |
1990年 | 36篇 |
1989年 | 25篇 |
1988年 | 28篇 |
1987年 | 28篇 |
1986年 | 46篇 |
1985年 | 30篇 |
1984年 | 45篇 |
1983年 | 28篇 |
1982年 | 30篇 |
1981年 | 10篇 |
1979年 | 30篇 |
1978年 | 13篇 |
1975年 | 8篇 |
1957年 | 16篇 |
1954年 | 2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针对海洋地质调查数据集成管理与三维可视化表达不足等影响“数字海底”建设问题,以多波束、侧扫声呐、浅地层剖面数据为例,采用GIS技术,设计海洋地质空间数据库;结合传统陆地“钻孔-层面模型”三维空间建模方法,基于海底浅地层剖面数据实现了测区地层的快速建模;最后,为了对海底三维地质信息进行综合的分析,实现海底多维地质信息在真三维环境下地形、地貌、地层空间分布特征全面、直观的表达,基于ArcGISEngine10.0进行了客户端/服务端架构的三维海底虚拟仿真系统的开发。 相似文献
212.
为解决无人机高光谱影像图幅较小的问题,通过计算高光谱影像各个波段的峰值信噪比筛选特征波段,基于SIFT(scale-invariantfeaturetransform)算法对筛选出的特征波段提取特征点并对特征点进行匹配,图像拼接过程中利用墨卡托投影(Mercator)纠正图像的变形,同时利用经纬度信息及重投影(Reproj)算法细化高光谱相机参数,从而实现大范围高光谱影像的拼接。为检验拼接高图像的光谱是否发生畸变,利用光谱角填图(spectralanglemapping,SAM)、波谱特征拟合分类法(spectralfeaturefitting,SFF)及二进制编码(binaryencoding,BE)3种方法对拼接前后的图像典型地物光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拼接前后光谱畸变较小。 相似文献
213.
多源数据的匹配是数据集成与融合、数据更新等操作的关键,道路网作为城市数据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物流、交通导航与定位等方面起到巨大的作用。提出一种基于模拟退火技术的道路匹配方法,通过缓冲区分析确定解空间并得到初始值,以缓冲区重叠度作为评价指标确定目标函数,确定初始温度并随着温度的缓慢下降,对初值进行迭代,根据接受机制是否接受新解,直至达到系统稳定状态,得到最终解。实验表明,该方法提高了道路匹配的效率与准确度,对于偏移较大的情况也能很好的匹配。 相似文献
214.
熊沁;徐之俊;李维庆;亢孟军;刘婷婷;翁敏 《测绘地理信息》2017,42(4):8-12
提出了一个从可获性方面优化的引力模型,其优化之处在于对医疗需求强度的表达,即将原始引力模型中对每个医院的医疗需求强度从人口势能改为所有居民地来该医院的就医人口数。该就医人口数由各居民地的社会人口学、经济学指标数据和医院信息,经过多元有序logit回归模型估算得到。通过考虑个人就医行为,新的需求强度指标能更贴切地反映对医疗服务的需求竞争,并从可获性方面改进医疗可达性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15.
李琴;任福;朱一姝;张海静 《测绘地理信息》2017,42(3):83-87
高铁的发展与城市密切相关,为了解中国高铁城市的体系特征,以高铁班次为基础,利用热点分析、聚类分析、相关分析、空间统计等空间分析方法对中国高铁城市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高铁城市空间分布不均衡,集中分布在经济较为发达、人口较为密集的城市群内,城市等级呈明显的金字塔特征。全国性高铁中心城市与其他城市之间的联系具有一定的方向性,联系密度和联系强度差异较大,集聚特征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216.
结合OGC SWE的规范和工作流技术,提出了一种水文传感网环境下的河道槽蓄量自动计算方法。该方法基于SOS规范的水文观测服务实现水文数据的发布,采用WPS规范实现河道槽蓄量计算,利用BPEL工作流技术实现服务的组合。实验采用金沙江下游水文观测数据实现了河道的槽蓄量计算,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17.
N-FINDR算法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端元提取算法。由于N-FINDR算法时间复杂度高导致此算法运行时间长,相关学者提出了迭代N-FINDR算法(IN-FINDR)。基于IN-FINDR算法及凸体几何性质,提出了一种候选像元迭代N-FINDR算法(CIN-FINDR)。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时间复杂度较小,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218.
张文;黄声享;李洋洋 《测绘地理信息》2017,42(2):94-97
碾压施工质量过程控制的关键就是精准获取碾压机械运行中的连续空间位置信息。测量机器人可直接获取目标三维坐标,具有实时、连续跟踪、自动化、高精度以及使用环境灵活、远程可控等特点,将其应用于碾压施工监控中,能实现实时、高效、高精度的过程监控。介绍了基于测量机器人的碾压施工监控系统软件的设计,论述了软件实现中的关键技术,并在实际工程中对系统软件进行了应用验证。结果表明,系统软件具有自动化、全程实时监控、质量信息可视化等特点,为填筑碾压施工质量的过程控制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219.
李亚平;蔡忠亮;谢彩云;王淼 《测绘地理信息》2017,42(1):83-87
大数据时代引发的数据增长以及地理空间数据的开放为地理空间数据的应用带来了便利,但数据的可用性难以评判,为了实现数据的优化利用,需要对开放式地理空间数据的可用性进行评价。本文针对开放式地理空间数据的特点以及数据可用性的相关内容,选取数据数学精度、数据时间精度、数据完整性与正确性、逻辑一致性、元数据质量、数据权威性、数据适用性以及数据可获得性作为评价指标,建立一种开放式地理空间数据可用性评价方法,并以西安市开放街道地图道路数据为例进行可用性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评价开放式地理空间数据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220.
徐健;蔡忠亮;赵军;杨文;李伯钊;王淼 《测绘地理信息》2017,42(1):73-77
智能移动终端以及移动互联网的不断成熟与普及,使得电子地图向着移动便携化发展。移动计算环境下,电子地图的呈现方式不再保持固定不变,而是需要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根据具体情境做出动态变化。本文阐述了以自我为中心电子地图的概念、特点以及内容,并提出从自我的角度对电子地图进行空间信息组织以及可视化。 相似文献